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势在必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大约是3010000000人一年的口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10000000为(  )
A.3.01×109 B.0.301×109 C.3.1×108 D.301×107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昆明市打算在某条街道新建一所中学,为了方便居民区A、B的学生上学,要使A、B两小区到学校的距离之和最小,则学校C的位置应该在( )
A. B.
C. D.
5.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是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则的度数为()
A. B. C. D.
6.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
B.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为3个
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不超过6
D.用长度分别为的三根小木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7.如图,中,,E为边上的一点,连接并延长,过点A作,垂足为D,若,,.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则的值为( ).

A.56 B.66 C.74 D.84
8.如图,在四边形中,,在上分别找一点M,N,使得的周长最小时,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已知a+b=3,a2+b2=6,则ab= .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写出这个矩形的面积关于宽的函数表达式 .
1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一些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已知袋中有红球5个,白球23个,且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则袋中黑球的个数为 .
12.中,O是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到的距离是 .
13.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点,分别是线段,上的点,将沿直线折叠,点,分别落在点,处.当点落在折线上,且时,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4.计算: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5.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做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游戏,他们共做了100次试验,结果如下:
朝上的点数 1 2 3 4 5 6
出现的次数 15 14 23 19 15 14
(1)计算“1点朝上”的频率和“6点朝上”的频率;
(2)小明说:“根据这次试验结果可知,在每个掷骰子试验中出现3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亮说:“若投掷1000次,则出现5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50次.”小明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小明将一枚骰子任意投掷一次,求朝上的点数小于5的概率.
16.“五一”节假期间, 小亮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亮和他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他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他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与小亮离家的时间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亮和妈妈坐公交车的速度为 ;爸爸自驾的速度为
(2)小亮从家到度假村期间,他离家的距离与离家的时间的关系式为 ;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他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是
(3)当小亮和妈妈与他爸爸第次相遇后,一直到全家会和为止,为多少时小亮和妈妈与爸爸相距
17.下面是小芳同学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1,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 .
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 .
作法:如图2,
① 以P为圆心,大于P到直线l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于A、B两点;
② 连接PA和PB;
③ 作∠APB的角平分线PQ,交直线l于点Q.
④ 作直线PQ .
∴ 直线PQ就是所求的直线.
根据小芳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2(保留作图痕迹);
(2)补全下面证明过程:
证明:∵ PQ平分∠APB,
∴ ∠APQ=∠QPB.
又∵ PA= ,PQ=PQ,
∴ △APQ≌△BPQ( )(填推理依据).
∴ ∠PQA=∠PQB( )(填推理依据).
又∵∠PQA +∠PQB = 180°,
∴ ∠PQA=∠PQB = 90°.
∴ PQ ⊥ l .
18.【操作探究】
(1)如图① ,四边形是长方形纸片,,点E,F分别在边,上,以为折痕折叠纸片,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与相交于点G.探究和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 ,在(1)中折叠的基础上,再将纸片沿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是点,,使得经过点E.探究两次折痕和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升】
(3)在(2)的条件下,若的度数比的度数大,则的度数为多少度
19.定义:如果,那么称为的布谷数,记为.
例如:因为,所以,
(1)根据布谷数的定义填空:
因为,所以__________.
(2)布谷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为正整数,则,.
根据运算性质解答下列各题:
①已知,求的值;
②已知,求.
20.【问题初探】(1)数学课上,李老师给出在中,已知,求证:.
证明:作的平分线交于点D.
∴.
在和中,
∵,
∴,
∴.
结论: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接着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1,在中,,点F是上一点,点E是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交于点D,若,求证:.
①如图2,小乐同学从中点的角度,给出了如下解题思路:在线段上截取,使,连接,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和已知条件,并应用了李老师前面证明的结论得出此题结论;
②如图3,小亮同学从平行线的角度给出了另一种解题思路: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利用两个三角形全等和已知条件,得出了结论;
请你选择一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类比分析】(2)李老师发现两位同学的做法非常巧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李老师提出了新的问题,请你解答.
如图4,在中,点E在线段上,D是的中点,连接与相交于点N,若,求证:;
【学以致用】(3)如图5,在中,,平分,点E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过点E作,交于点N,交于点D,且, ,,求的长.
参考答案
1.D
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2.A
【详解】3010000000= .
故选A.
3.D
解:选项A:,故选项A错误;
选项B:,故选项B错误;
选项C:,故选项C错误;
选项D:,故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4.C
解:∵要使A、B两小区到学校的距离之和最小,
∴先作点A关于街道的对称点,再连接,与街道的所在直线的交点即为点,学校C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
故选:C.
5.D
解:如图,





∵,





故选∶D.
6.C
解:A、车辆随机到达一个路口,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B、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为3个,是随机事件,不符合题意;
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不超过6,是必然事件,符合题意;
D、用长度分别为的三根小木棒摆成一个三角形,是不可能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
∴,
由知,又

故选:B.
8.B
解:作A点关于的对称点E,作A点关于的对称点F,连接交于点M,交于点N,连接,
∵,
∴,此时周长最小,
由对称可知,,
∵,
∴,
∴,
∴,
∴,
故选:B.
9..
解:∵a+b=3,a2+b2=6,
∴2ab=(a+b)2﹣(a2+b2)=32﹣6=3,
∴ab=.
故答案为:.
10.
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11.22
解:设袋中黑球的个数为,
根据题意得,解得,
即袋中黑球的个数为个.
故答案为:22.
12.
解:如图,连接,过点O作于D,于E,于F,
∵,
∴,
∴,
∴,
∵O是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
∵,
∴,
∴,
解得:,
则O到的距离是2,
故答案为:2.
13.2或
解:∵四边形是矩形,
∴,
,,

当点落在上时,
将沿直线折叠,




当点落在上时,如图2,连接,过点作于,





将沿直线折叠,




综上所述:的长为2或.
故答案为:2或.
14.(1)19
(2),7
(1)解:原式

(2)解:

当时,原式.
15.(1);
(2)错误,理由见解析
(3)
(1)解:“1点朝上”的频率为;“6点朝上”的频率为;
(2)解:两位同学的说法均错误;
小明的说法错误,因为实验100次的次数较少,只有当试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每个点数概率都会趋于相同;
小亮的判断是错误,因为事件发生具有随机性,若投掷1000次,则出现5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正好是150次;
(3)解:朝上的点数小于5的概率.
16.(1)20,60;(2),30或45;(3)或时,小亮和妈妈与爸爸相距
解:(1)由图可得,
小亮和妈妈坐公交车的速度为:60÷3=20km/h,爸爸自驾的速度为:60×(2-1)=60km/h,
故答案为:20,60;
(2)∵小亮和妈妈坐公交车的速度为20km/h,
∴小亮从家到度假村期间,他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20t,
当1≤t≤2时,设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kt+b,则,得,
即当1≤t≤2时,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60t-60,
当2≤t≤3时,设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ct+d,则
,得,
即当2≤t≤3时,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60t+180,
令20t=60t-60,得t=1.5,此时,s=20×1.5=30,
20t=-60t+180,得t=2.25,此时s=20×2.25=45,
故答案为:,30或45;
(3)解:由题意:第2次相遇时,小明离家,离家的时间(h)为45÷20=h,
①当爸爸在回家途中当≤t≤3时,20t-(-60t+180)=10,解得,,
即小明离家,小亮和妈妈与爸爸相距
②当爸爸再次返回,3≤t≤4时,设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s=et+f,则
,得,
∴当3≤t≤4时,小亮爸爸离家的距离s(km)与离家的时间(h)的关系式为:
s=60t-180,
令60-(60t-180)=10,得,
即小明离家,小亮和妈妈与爸爸相距,
综上:或时,小亮和妈妈与爸爸相距.
17.(1)见详解;(2)P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如图:
(2)PB;两边及其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18.(1),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
(1).理由:
∵四边形是长方形,
∴.
∴ .
∵纸片以为折痕折叠,
∴ .
∴ ,
(2) .理由:
由(1)已证得 .
∵ ,
∴ ,
∵纸片以为折痕折叠,纸片沿折叠,
∴ , .
∴,

(3)设,
的度数比的度数大,
∴.
由(1)可知
∵.
∴ .
∵.


解得,即.
∵纸片以为折痕折叠,
∴,
∵,
∴ .
19.(1)10;(2)①;②3.807
(1)10;
(2)①;
②g(14)=g(2×7)=g(2)+g(7),
∵g(7)=2.807,g(2)=1,
∴g(14)=3.807.
20.(1)见解析;(2)见解析;(3)
(1)①证明:在线段上截取,使,连接,如图2所示:
在和中,

∴,
∴,
∴,
∴;
又∵,
∴,
∴,
∴,
∴;
②证明:过点E作,交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3所示:
∴,
在和中,

∴,
∴,
同理可得,
又∵,
∴,
由题设结论得:,
∴;
(2)证明:延长到H,使,连接,如图4所示:
∵D是的中点,
∴,
在和中,

∴,
∴,
∵,
∴,
又∵,
∴,
由题设结论得:,
∴;
(3)解: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K,如图5所示:
∵,平分,
∴,
∵,
∴,
∴,
∴,
∴,
∵,
∴,
∵,
∴,
∴,
在和中,

∴,
∴,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