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很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瓦特”作为单位与下列物理量对应正确的是()A. 质量 B. 浮力 C. 功率 D. 压强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A. 重力的方向 B. 重力的大小 C. 重力的作用点 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根据平衡力知识,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静止的是()A. B.C. D.4.下列工具或装置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锅炉水位计 B. 弹簧测力计 C. 无液气压计 D. 微小压强计5.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A. 用反水弯防止反味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C. 用吸管喝饮料 D. 用硬纸片托杯中水6.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C. 动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D.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7.如图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她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应选择右图中的()A. 甲与乙 B. 乙与丙 C. 甲与丙 D. 以上都不对8.矗立在操场上的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如图所示,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动滑轮 B. 它是定滑轮 C. 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 利用它可以省力9.如图所示情境中,人正对物体做功的是()A. 小车推而未动B. 石块搬而未起C. 篮球脱手飞出D. 杠铃被举起来10.在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便做成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A.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B. 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C. 甲、乙两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一样大 D. 无法判断甲、乙两烧杯中液体密度的大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11.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运动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A. 滑雪运动员穿好滑雪板滑雪——减小摩擦B. 跳远运动员需要助跑再起跳——利用惯性C. 足球运动员佩戴护腿板踢球——减小压强D. 游泳运动员前行时向后划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下图是一瓶水分别正立、倒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情景,两种情况下水对瓶盖及瓶对桌面的压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大 B. 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大C. 正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大 D. 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大13.小静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把鸡蛋先后缓慢放入盛满水和盐水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测得溢出水和盐水的重力分别为和,(已知水的密度为)下列关于鸡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甲中受浮力是 B. 在乙中受浮力是C. 鸡蛋的密度为 D. 鸡蛋的密度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4.天津的“泥人张”彩塑是中华民族雕塑的重要代表之一,艺人将泥揉捏成形态各异的人物,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下图是明代学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用桔槔汲水的场景,这种提水工具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了 原理。15.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列车发生事故,在高铁站的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之外候车。这是由于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在节能技术上,高铁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方式: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 ,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16.甲、乙两人同时推一张桌子,甲用50N的力向右推,乙用70N的力向左推,两个力沿同一直线。桌子受到两个力的合力是 N,合力的方向向 (选填“左”或“右”)。17.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其排水量约为8万吨,表示它满载时排开水的 约为8万吨;当航母上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汽车发生故障失去动力后,用另一辆汽车将其沿平直道路匀速拉至1km外的维修站,用时2min。若拉力为720N,则在此过程中拉力对汽车做功 J;拉力的功率是 W。19.小宁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拉着一个物体在空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物体始终未与容器底部接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20.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器材,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前,利用U形管、橡皮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红墨水等组装成压强计,放在空气中静止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填字母):A.将U形管右侧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B.向U形管中继续盛装液体C.取下橡皮管,重新进行安装(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仪器;(3)通过比较图中 和 (均选填“乙”“丙”或“丁”)的两个实验,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1.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一定高度的位置滚下,钢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碰上木块C并将C推动一段距离,通过推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动能的大小。(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字母);A.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钢球撞击后的动能(2)图甲、乙为小明两次实验的示意图,钢球A、B的质量关系为,高度关系为,距离关系为。他 (选填“能”或“不能”)推断出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3)小红让钢球A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撞击木块,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 的关系。22.下图是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重0.5N,(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3)小明按图乙进行实验后,又做了两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1 1.0 0.15 1.5 0.12 0.5 0.2 1.0 0.13 3.0 0.1 2.0 0.15(4)如图丙,在A点挂两个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如图丁,在B点沿不同方向施加力,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沿 (选填“a”“b”或“c”)方向施加的力最小。23.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测量酒精的密度。除了酒精,老师还提供了下图所示器材:两个玻璃杯、一个正方体木块(密度小于酒精和水的密度,表面经处理后不吸水)、刻度尺、足量的水(密度为)。小辰同学经过思考,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②在其中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使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在外面的高度;③ 。请你接着解答下列问题:(1)依据小辰的实验思路,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全实验步骤③;(2)推导出酒精密度的表达式(要求有推导过程,表达式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4.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将一个质量为0.1kg的塑料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塑料球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水深12cm,如图所示。已知,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塑料球受到的浮力。25.工人师傅用图所示的装置,把重力为1200N的货物从地面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500N。求:(1)整个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总功;(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1.【答案】 【解析】【详解】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浮力的单位是牛顿,功率的单位是瓦特,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 【解析】【详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铅垂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用重力的方向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 【解析】【详解】A.细线两端的钩码数量不同,小纸片两侧受到细线的拉力不同,松手后不能保持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D.细线两端的钩码数量相同,小纸片两侧受到细线的拉力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松手后能保持静止。故D符合题意;BC.小纸片转过一个角度或将小纸片向上一提,小纸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 【解析】【详解】A.锅炉水位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无液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产生形变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微小压强计是利用液体压强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 【解析】【详解】A.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A符合题意;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先将胶管内的空气排出,松手后,大气压将药液压入胶管内,故B不符合题意;C.用力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杯口的纸片不下落,是典型的“覆杯实验”,内部液体压强小于下方的大气压,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 【解析】【详解】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变大,速度变大,故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答案】 【解析】【详解】左图是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A.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故B符合题意;C.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C不符合题意;D.乙与丙这一组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 【解析】【详解】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固定在旗杆顶端的,轮轴不随旗的升降而移动,是定滑轮,不能省力,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向下拉旗的绳子,旗向上移动。拉下的绳子长度与旗上升的高度相同,不省距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答案】 【解析】【详解】A.小车推而未动,小车没有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没有对小车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B.石块搬而未起,属于有力无距离,所以人没有对石头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C.篮球脱手飞出,人对篮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人没有对篮球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D.杠铃被举起来,杠铃在手的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杠铃做了功,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 【解析】【详解】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所以F浮甲=F浮乙=G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又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ρ甲>ρ乙故选A。11.【答案】 【解析】【详解】A.穿滑雪板滑雪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B.跳远助跑是为了增大运动员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以较大速度继续向前运动,可以跳得更远,故B正确;C.足球运动员佩戴护腿板踢球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正确;D.向前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对水施加了向后的作用力,同时,水对人施加了向前的作用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故选BCD。12.【答案】 【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正立时水对瓶盖没有压强;当水瓶倒立时,水的深度较大,根据 ,水的密度不变,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倒立时水对瓶盖的压强更大,故A错误,B正确。CD.由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正立、倒立放置,瓶、水的总重力不变,则瓶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由图可知倒立时受力面积小,根据 可知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3.【答案】 【解析】【详解】A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甲中溢出水的重力为 ,故鸡蛋在甲中受浮力 ;乙中溢出盐水的重力为 ,故鸡蛋在乙中受浮力 ,故AB正确;CD.鸡蛋在乙中漂浮,根据浮沉条件,鸡蛋重力 则鸡蛋质量 鸡蛋在甲中沉底,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鸡蛋体积,所以鸡蛋在甲中受浮力 则鸡蛋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 可得鸡蛋密度 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14.【答案】 【解析】【详解】[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泥受到手的作用力,形状发生了改变,被揉捏成形态各异的人物,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从图中可以看出,桔槔在工作过程中,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符合杠杆的定义,所以运用了杠杆原理。15.【答案】 【解析】【详解】[1]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当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人背后的空气流速相对小,压强大,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向列车方向的压强差,容易把人“吸”向列车,所以这是由于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2]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动车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行,所以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惯性,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16.【答案】 【解析】【详解】[1]甲用50N的力向右推,乙用70N的力向左推,两个力方向相反。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合力大小为两个力的差值,即F合=70N-50N=20N[2]由于乙施加的力较大,且方向向左,因此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一致,即向左。17.【答案】 【解析】【详解】[1]排水量是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所以福建舰排水量约为8万吨,表示它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约为8万吨。[2]航母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当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浮力也会减小,所以航母受到的浮力变小。18.【答案】 【解析】【详解】[1]此过程中拉力对汽车做功 [2]拉力的功率是 19.【答案】 【解析】【详解】[1]物体在空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即物体重力 ,由图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根据称重法可得浮力 [2]物体始终未与容器底部接触,继续向下移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物体浸没),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则浮力不变。因为 , 和 都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20.【答案】 【解析】【详解】(1)A.将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并不能解决U形管两侧初始液面不平的问题,因为根本原因是橡皮管内气压不平衡,故A错误;B.继续盛装液体不仅无法调节初始液面,还可能导致液体溢出,不能解决气压不平衡的问题,故B错误;C.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可以使U形管两侧液面上方气压相同,从而让液面自动调平,这是正确的调节方法,故C正确。故选C。(2)压强计利用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3)[1][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需控制深度相同而液体密度不同。比较丙(水)和丁(盐水)两个实验,探头所处深度相同,但盐水密度大于水,可观察到U形管高度差更大,说明液体压强与密度有关。21.【答案】 【解析】【详解】(1)一个物体能量的多少,可由它对外做功的多少来确定,本实验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钢球撞击木块时对木块做功,通过木块被推移的距离远近来反映做功的多少,所以本实验探究的是钢球在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大小,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2)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要控制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不同,甲、乙两次实验中,钢球在斜面上的高度不同,从斜面上滚下来碰撞木块的速度不同,所以不能推断出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3)小红让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的质量相同,而钢球的速度不同,则本次实验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关系。22.【答案】 【解析】【详解】(1)杠杆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所以,甲图中杠杆静止时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2)调节平衡时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由表格中数据知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1]设杠杆上1小格长度为L,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力臂最大时,力最小,由图丁知道,当力与力臂垂直时,力臂最大,力最小,故沿 b方向施加的力最小。23.【答案】 【解析】【详解】(1)①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 ;②在其中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使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在外面的高度 ;③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将木块放入酒精中使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在外面的高度l2;木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均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均等于自身重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得出酒精的密度表达式。(2)在其中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木块放入水中使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在外面的高度 ;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将木块放入酒精中使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露在外面的高度l2;木块排开酒精的体积为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因为两次都是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均等于自身重力,则 即 则酒精的密度为 24.【答案】 【解析】详细解答过程见答案25.【答案】 【解析】详细解答过程见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