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 周末八年级的小明参加学校的物理实践日,经历了以下活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体育课上练习投篮,测得常用的篮球质量约为
B. 参加体检时,站在水平电子秤上,对秤面的压力约为
C. 课间休息,小明与大家分享零食,将一粒西瓜籽平放在手心,估算其对手的压强约为
D. 帮食堂阿姨收拾时,将个鸡蛋从地面捡起到高约的桌面上,估算自己做的功约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大气将铁桶压扁
B. 用手拉长弹簧
C. 磁铁改变小钢球运动轨迹
D. 跳高运动员压弯撑杆
3.在日常生活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现象随处可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八年级的同学在水平操场上进行拔河比赛,若其中一队受平衡力作用,此时队伍的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 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毫发无损”,说明只有石头对鸡蛋施加了力而鸡蛋对石头没有力的作用
C. 推开教室门时越靠近门轴越费力,这说明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 学校运动会上,无人机表演环节中,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
4.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以下是关于惯性的一些场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末大扫除时,小敏拍打沾满灰尘的窗帘,灰尘纷纷掉落。这是因为拍打使窗帘运动,而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与窗帘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
B. 锤子的锤头变松后,人们常用撞击锤柄的方法使其套紧,是因为撞击时锤头有惯性而锤柄没有惯性
C. 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这是因为乘客上半身受到向前的惯性作用
D. 射击体验馆里,高速射出的子弹击中墙板后停留在墙板中,此时子弹的速度变为零,其惯性也随之消失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背着书包水平行走 B. 提起气罐扛到肩上
C.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D. 用力搬石头石头没动
6.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活动会用到各种工具,而这些工具里藏着有趣的杠杆知识。来看看下面这些场景中的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开瓶器开瓶盖 B. 钓鱼竿钓鱼
C. 独轮车运砖 D. 羊角锤拔钉
7.下列工具利用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用吸管喝饮料:口腔的吸力 B. 注射器的针头:减小压强
C. 吸盘挂钩:大气压强 D. 高压锅:降低沸点
8.周末,阳光正好,小华和朋友们相约骑行郊游。一路上,大家边骑车边聊起了各自的“爱车”。他们发现自行车上好多设计都藏着物理知识,下列关于自行车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B. 车座设计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 车闸是一个省杠力杆,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D. 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以滑动代替滚动,减小摩擦力
9.如图所示装置叫作单摆,细线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由点静止释放后,将在、两点之间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如果小球运动到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 )
A. 保持静止
B. 竖直落下去
C. 向上漂起来
D.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0.下列是小红同学在物理课堂上所做的一些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潜艇是通过改变所受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下沉的
B.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从于达到省功的目的
C.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11.以下四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砸打稻米时,碓头的重力势能越大,稻米越容易去皮
B. 图乙,水由高处流下时,水的动能减小
C. 图丙,牛拉“犁担”在水平地面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牛的机械能减小
D. 图丁,稻粒落入木桶的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2.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同一个梨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 梨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C. 梨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D. 将乙图中露出液面的那部分梨削掉,梨将浸没在液体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3.如图弹簧测力计在测量物体重力前要在______方向上调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
14.如图所示,放风筝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一般来说,______选填“逆风”或“顺风”放飞风筝,风筝更容易升空,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风筝上表面空气流速快,压强______,可以产生足够的升力,使风筝顺利升高。
15.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建造的,如图所示,在轮船从上游驶向闸室的过程中,应关闭下游闸门,打开阀门______,使闸室与______构成连通器。
16.“踢毽子”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如图所示,在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中,哪吒也酷爱踢毽子。踢毽子时脚疼,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若毽子重,则它竖直下落时,重力做功为______。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毽子上升和下降过程中,______过程所受到的合力较大。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7.如图甲所示是一名中学生用笤帚清扫落叶的情景,图乙是其简化示意图,为支点,为动力作用点,为阻力作用点,请画出阻力的力臂。
18.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9.小杨同学在学习液体压强时,为了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
图甲是压强计,实验前要检查其气密性,小杨用手轻压橡皮膜,若发现形管中液面______,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好不漏气;
比较图乙、丙的实验可初步判断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着______的增加而增大。利用这一结论,可解释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当金属盒在水和盐水中处于相同深度时,小杨发现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够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小杨计划采取的操作中,可行的是______。
A.将形管换成更细的
B.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20.利用弹簧测力计,物体、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若、、、之间满足______的关系,则可以得出小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
以下情况不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是______。
A.图甲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只将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水中
C.图乙中物体触碰到了容器底部
物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弹簧测力计示数随物体浸入深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戊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当物体刚好浸没时,其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21.如图所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每个钩码质量都相等。
实验前,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端调节;
如图乙所示,若在位置挂两个钩码,需将三个钩码挂在杠杆右侧______选填字母位置,才能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时,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弹簧测力计由图中位置改变至位置,则其示数将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2.如图所示,在年“春晚”上,创意舞蹈秧震撼了全国观众,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若一个机器人总质量,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求该机器人:取
受到的重力;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3.周末,小明和爸爸一起将仓库里的货物抬上货架。为了省力,他们使用了滑轮组如图所示,在一次提升货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内绳子自由端竖直匀速移动,货物竖直匀速上升。已知动滑轮总重,提升的货物重。请计算该过程中: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果想提高该滑轮组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列出一条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体育课上练习投篮的篮球质量约为,故A错误;
B、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的体重大约,则对秤的压力:,故B错误;
C、将一粒西瓜籽平放在手心,其对手的压强约为,故C错误;
D、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举高做功约,故D正确。
故选:。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本题考查了对质量、压力、压强、功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答案】
【解析】解:、大气将铁桶压扁,拉长弹簧,压弯撑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磁铁改变小钢球运动轨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符合要求。
故选:。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性题目。
3.【答案】
【解析】解:、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那么八年级的同学在水平操场上进行拔河比赛,若其中一队受平衡力作用,此时队伍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毫发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施加了力而鸡蛋对石头也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可见是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
D、学校运动会上,无人机表演环节中,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受到的重力和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
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本题考查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难度变大。
4.【答案】
【解析】解:、拍打窗帘时,窗帘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与窗帘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故A正确;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撞击时锤头和锤柄都有惯性,故B错误;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这是因为乘客上半身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当子弹的速度变为零时,其惯性也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此题通过不同的选项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5.【答案】
【解析】解:、背着书包水平行走,人给书包一个竖直力,而书包没有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所以人对书包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提起气罐扛到肩上,有一个向上的力,且液化气罐沿向上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该过程中人对液化气罐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
C、在空中飞行的足球,虽然有距离,但不再受到人的作用力,所以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对石头有力的作用,石头没有在该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人对石头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判定有没有做功,就从是否具备这两个必要因素入手。
注意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但没有距离:如推而不动,搬而未起。
先有力后有距离:离开脚的足球、抛出的物体。
力和距离相垂直:背书包水平行走。
6.【答案】
【解析】解:、开瓶器开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钓鱼竿钓鱼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独轮车运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羊角锤拔钉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合题意。
故选:。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7.【答案】
【解析】解:、用吸管喝饮料时,首先嘴把吸管中的空气吸走,内部气体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所以是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误;
B、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锐,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把吸盘紧压在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钩上可以挂物体,利用了大气压强,故C正确;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由于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故D错误。
故选:。
用吸管喝饮料是大气压的应用;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压强的相关知识,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8.【答案】
【解析】解:、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而非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车座设计得较宽,是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而不是增大压强,故B错误;
C、车闸属于省力杠杆,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正确;
D、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通过滚动代替滑动的方式来减小摩擦力,而不是以滑动代替滚动,故D错误。
故选:。
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施加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省力杠杆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需要更大的力,但可以移动更小的距离;
等臂杠杆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主要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摩擦力、压强、杠杆的综合应用。
9.【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知,当小球运动到点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保持静止。
故选:。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属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解: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的,故A错误;
B.使用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故B错误;
C.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同时发生的,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
D.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的一个实验,第一次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D正确。
故选:。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且同时发生的,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精确的测量了大气压的值。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的应用、功的原理、力的相互作用和大气压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
11.【答案】
【解析】解:、图甲,砸打稻米时,碓头的重力势能越大,稻米越容易去皮,故A正确;
B、图乙,水由高处流下时,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动能增大,故B错误;
C、图丙,牛拉“犁担”在水平地面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牛的动能和势能都不变,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图丁,稻粒落入木桶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故选:。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机械能,属于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梨在甲中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梨的密度等于甲液体的密度;梨在乙中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梨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乙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甲悬浮,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等于梨的重力;乙漂浮,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等于梨的重力,可知梨两次所受浮力一样大,梨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则梨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一样大,故B正确,C错误;
D、将乙图中露出液面部分的梨削掉,梨的质量减小,但密度不变,梨的密度依然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处于漂浮状态,但由于梨的质量减小,其重力也将减小,所受浮力也将减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将减小,梨将上浮,故D错误。
故选:。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大小关系和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根据分析排开的液体的质量的大小关系;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梨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
13.【答案】竖直
【解析】解:测量物体重力时,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由图可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则此时物体的重力大小为。
故答案为:竖直;。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需要在所测力的方向上调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及指针指示的数值。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使用,较简单。
14.【答案】逆风 小
【解析】解:一般来说,逆风放飞风筝,风筝更容易升空,这是因为逆风时,风筝上表面空气流速更快,压强更小,就会产生一个更大的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风筝容易顺利上升。
故答案为:逆风;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该题以风筝为例,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5.【答案】 上游河道
【解析】解:在轮船从上游驶向闸室的过程中,应关闭下游闸门,打开阀门,使闸室与上游河道构成连通器,待水位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故答案为:;上游河道。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当连通器内装入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会保持相平,船闸工作过程中,闸室分别跟上游和下游形成连通器,用来调节水面落差,使船通行。
本题考查连通器原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6.【答案】相互的 上升
【解析】解:踢毽子时,脚给毽子施加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毽子也给脚施加力,所以感到脚疼;
重力做的功;
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毽子竖直上升时,受到的重力、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此时毽子受到的合力;在竖直下降过程中,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阻力方向竖直向上,此时毽子受到的合力;所以,即上升过程所受到的合力较大。
故答案为:相互的;;上升。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计算重力做的功;
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毽子竖直上升时,受到的重力、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在竖直下降过程中,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阻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同一直线上同向、反向的二力的合成求出合力,再比较合力大小。
本题考查了力的相互性、功的计算、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属于基础题目。
17.【答案】
【解析】解:从支点向动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动力臂,如图所示:
根据力臂的概念画出动力的力臂。
力臂的画法: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18.【答案】解:物体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于处于悬浮状态,并且静止,浮力等于重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9.【答案】变化不明显; 深度;上窄下宽;
【解析】用手轻压橡皮膜,发现形管中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该装置漏气;
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探头在海水中深度越深,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利用这一结论,可解释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根据可知,液体的压强一定时,密度越小,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与形管的粗细无关,“将形管换成更细的”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变化不明显;深度;上窄下宽;。
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气密性差,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根据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及的运用。
20.【答案】; ; ;
【解析】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根据称重法,石块受到的浮力,石块排开的水;当;可初步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大小;
溢水杯的水没装满,物体放入溢水杯时,先要使溢水杯满了才可以向外排水,导致排开水的重力偏小,则测得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对完全浸没的物体和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是适用的,所以,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如果物体触碰到了容器底部,所测拉力偏小,计算的浮力偏大,故影响实验结论,故选:;
分析图象可得:时,;
时,拉力不变,浮力不变,此时物体浸没,
压强,
,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有:;------
物体浸没时;
根据可得:;-----------
联立得:

故答案为:;;;。
根据求出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等于石块浸没时溢水杯流入空桶中的水;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对完全浸没的物体和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是适用的;溢水杯的水没装满,会导致物体排开水中有一部分水没有排出溢水杯;
根据浸没的深度结合计算压强,根据称重法计算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列出重力表达式,根据浸没时浮力列出浮力的表达式,解方程计算物体的密度。
本题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考查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及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密度公式的运用,综合性强。
21.【答案】右; ; 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得出普遍的杠杆平衡条件; 变大
【解析】观察甲图,杠杆的左端下沉,根据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杠杆每格的长度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解得,所以应挂在杠杆右侧位置,才能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时,多次施测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这样做可以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通过多组数据的分析,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杠杆平衡条件。
观察丙图,两弹簧测力计在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弹簧测力计从位置变到位置,拉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动力就会变大,所以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右;;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得出普遍的杠杆平衡条件;变大。
根据杠杆平衡螺母的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分析。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实验时,多次施测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这样做可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杠杆平衡条件。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从位置变到位置,拉力的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动力就会变大。
本题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掌握杠杆的平衡公式是关键。
22.【答案】受到的重力为;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解析】解:机器人受到的重力为:

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答:受到的重力为;
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根据求出机器人受到的重力;
机器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利用求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23.【答案】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解析】由图象可知内拉力做的总功为,则拉力做功的功率: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
有用功:,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果想提高该滑轮组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答: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图象可知内拉力做的总功,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根据得出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
利用求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果想提高该滑轮组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减小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