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新课导入1871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合影刘步蟾14岁林泰曾15岁林永升13岁邓世昌17岁黄建勋19岁1878年中国第一批赴英留学生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师生合影刘步蟾23岁林泰曾24岁林永升22岁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通过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并且结合当时国际背景,能够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结合地图,能够梳理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事迹,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通过和《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屈辱条约做对比,能够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进一步能够分析出来《马关条约》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观察《时局图》并结合所学,能够归纳出来《马关条约》与民族危机加剧之间的关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新课导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011868年,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在“富国强兵,日本加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伴有浓厚的封建性与侵略扩张性。但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开拓海外市场……美国入侵日本——黑船事件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胎换骨,迅速成为强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蒙满,必先征服朝鲜”————《田中奏折》亚洲中国满蒙朝鲜台湾日本世界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日本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材料: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2)中国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可能性清政府避战求和战前中国:清政府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国力衰败。1.原因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支持不干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紧殖民和侵略(资本)(3)国际环境: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1.原因东学党领袖全琫准发动起义1894年1月10日日本伺机而动,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兵进入朝鲜。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应朝鲜要求派兵镇压日本联合舰队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4)导火线1.原因慈禧太后: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她60岁生日, “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清朝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不足为惧。——山村睿清朝消极备战(可乘之机)2.双方态度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平壤战役平壤陷落左宝贵黄海海战丧失黄海制海权邓世昌辽东战役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徐邦道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战争爆发3.战争过程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丰岛海战1894-7-25丰岛海战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3.战争过程平壤战役左宝贵(1837-1894)回族抗日英雄。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清军高级将领血战沙场,壮烈殉国的第一人。“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丰岛海战平壤战役1894-7-251894-9-中旬3.战争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黄海海战邓世昌(1849-1895)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调赴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平时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队官兵壮烈殉国。1894-9-中旬1894-9-中旬1894-7-25花园口3.战争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陆战辽东陆战徐邦道(1837-1895)清末名将,其指挥的土城子阻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1895年病逝于军营。1894-9-中旬1894-9-中旬1894-7-251894-10花园口3.战争过程『日本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犯下令人发指得罪行。旅顺大屠杀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陆战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丁汝昌(1836-1895)清朝晚期将领,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因令在港内待援,最后援军未至,拒绝劝降,自杀殉国。1894-7-251894-9-中旬1894-9-中旬1894-101895-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信念。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3.战争过程总吨位总马力编队航速大口径火炮发射量/分战略思想海军体制两国皇室舰队指挥34325吨北洋日本42200匹10节58门23发避战求和相互独立挪用军费无海战经验408400吨68900匹14.5节104门232发精心策划整体统辖带头捐款留学英国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力低日本蓄谋已久战事准备充分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根本原因)4.战败原因日本马关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马关媾(gòu)和谈判图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1895年3月24日,小山丰太郎在李鸿章乘坐轿子出行时,用手枪击中其左脸。李鸿章遇刺后大喊“此血可以报国矣。”5.战败结果类别 内容 危害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百姓负担,清政府举借外债,便利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开埠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建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6.《马关条约》内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02《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被俄国知道了...思考:三国干涉还辽是出于好心吗?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日本借此又提出了什么条件?策划还辽支持法国德国辽东半岛归日本之条款,既有危及中国首都之虞,亦使朝鲜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远东之永久和平,故劝谕日本政府放弃占领辽东半岛。——《马关条约》签订六天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向日本发出通知根本目的:日本在远东的积极扩张,侵犯了三国的利益。条件:日本向中国索取了 3 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德国俄国法国英国日本胶州湾租借地旅大租借地广州湾租借地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山东长城以北、新疆、东北广东、广西、云南长江流域福建1903年版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代表德国《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被美国知道了...1899年,美国政府提出在华“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中国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均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这一照会为英、德、俄、法、日等国所接受。美国在华虽无势力范围,但凭借这一政策,得到了整个中国市场。 ——康广仁《与易一书》“相互协商人人有份”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美国日本沙俄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德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不但划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03名词解释:民族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1.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背景: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的影响,我国开始出现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3.代表:张謇张謇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他还创办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热心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学校、图书馆、博物苑等机构。其中,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4.影响:此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南通大生纱厂大生织物公司大生码头通燧火柴公司俄国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清政府割让台湾后,台湾人民和留台清军不甘作亡国奴,在内乏饷械、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对日本的侵占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年5月日军登陆基隆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日本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台湾抵抗力量,包括吴汤兴、徐骧等在内的台湾义勇军和杨载云等在内的留台清军将士,大部分战死。这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的壮烈篇章,值得后人永远纪念此后,台湾人民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活动。课堂小结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背景: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划分“势力范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经过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黄海海战 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背景、代表、影响巩固练习041.“据统计,从光绪十一年四月起至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止的十年中,整个三海大修工程(慈禧归政后颐养之地)的经费总额约为600万两,其中从海军衙门经费中挪用436.5万两”。材料可以佐证( )A.清朝海军实力弱小 B.北洋海军支出过多C.清朝政府腐败不堪 D.甲午海战必然爆发2.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通过英国路透社发布有偿新闻,每次付给606英镑。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后,国际社会听不到清政府的呼吁申冤,反观日本,却邀请英美公使到现场调查,诉说清军如何残暴,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罪犯。由此可见( )A.西方列强放弃支持清廷 B.晚清政府缺少明确的军事策略C.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D.日本以国际舆论掩盖战争罪行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下列历史人物可以入选“近代英雄人物”的是( )A.岳飞 B.戚继光C.邓世昌 D.黄继光5.有学者说:“1894年的那场‘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94年的大败(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迫使中国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D.使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焚毁6.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场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7.1844年,美国提出“利益均沽”原则。1897年,英国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河南怀庆建立福公司,取得这里的矿权和修筑铁路的权利。英国所为“均沾”了《马关条约》的( )A.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 B.开放重庆为商埠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赔偿军费2亿两8.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随后以两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由,占领了胶州湾。俄国借口保护中国不受德国侵略,强行占领旅顺与大连。而英国不甘落后于德、俄两国,租借了威海卫与九龙新界。法国又以99年为期租借了广州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对外资本输出日益增大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D.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彻底激化9.“德俄合作干涉之结果,可能由中国获得一海军军港或煤站之割让。法国也想借此向中国邀功,取得南海岛旁中国一小岛”。据材料可知,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 )A.迫使中国“门户开放” B.为中国争取利益C.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攫取在华最大利益10.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写道:“如果美国容忍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蔓延,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为此,美国( )A.要求中国割地赔款 B.提出“门户开放”政策C.大力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D.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感谢您的收看历史 八年级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