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鹰潭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天津
3. 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 《变法通议》
4.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不包括: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5.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 丰岛海战
B. 黄海海战
C. 威海卫战役
D. 旅顺战役
6.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A. 1894年
B. 1895年
C. 1898年
D. 1900年
7. 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是:
A. 李鸿章、张之洞
B. 康有为、梁启超
C. 孙中山、黄兴
D. 袁世凯、段祺瑞
8.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民族、民权、民生
D. 扶清灭洋
9. 《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A. 1895年
B. 1898年
C. 1900年
D. 1901年
10. 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 兴中会成立
B. 同盟会成立
C. 武昌起义
D. 中华民国成立
11. 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A. 1911年
B. 1912年
C. 1915年
D. 1919年
12.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青年杂志》创刊
B. 《新青年》创刊
C. 《狂人日记》发表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
13.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 1919年
B. 1921年
C. 1924年
D. 1927年
15.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召开
B.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黄埔军校建立
D. 北伐战争开始
16.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A. 袁世凯、段祺瑞
B.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 蒋介石、汪精卫
D. 日本帝国主义
17.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
A. 1927年8月1日
B. 1927年9月9日
C. 1928年4月
D. 1931年11月
1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标志是: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古田会议
19. 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是:
A. 1931年
B. 1934年
C. 1935年
D. 1936年
20. 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 1934年1月
B. 1935年1月
C. 1936年10月
D. 1937年7月
21. 关于《马关条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
②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③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 改革政府机构
②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 开办新式学堂
④ 训练新式军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一的主张出自:
A. 林则徐
B. 魏源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24. 材料二的主张是哪一运动的指导思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5. 材料三的主张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纲领:
A. 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国民党
D. 共产党
26. 关于鸦片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1840年爆发
②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③ 签订了《南京条约》
④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 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口号是"自强""求富"
② 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③ 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
④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8.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1894年爆发
②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③ 签订了《马关条约》
④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9. 关于辛亥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1911年爆发
② 推翻了清朝统治
③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④ 建立了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0. 关于新文化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1915年开始
② 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③ 促进了思想解放
④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
32. 比较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8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3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的主张有何本质区别?(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种思想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34. 论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A 2. D 3. A 4. C 5. C
6. B 7. B 8. D 9. D 10. C
11. B 12. A 13. B 14. B 15. B
16. B 17. A 18. B 19. B 20. B
21. D 22. D 23. B 24. B 25. B
26. D 27. D 28. D 29. D 30.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8分)
主要内容:
1.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3分)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分)
3.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2分)
4.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2分)
影响:
1.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2.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比较(8分)
相同点:
1. 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1分)
2.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1分)
3.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分)
不同点:
1. 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2分)
2. 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分)
33. 材料解析题(12分)
(1)洋务运动指导思想(3分):
"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分)
在保持中国封建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2分)
(2)本质区别(3分):
材料一、二主张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1分)
材料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制度变革(2分)
(3)历史背景(6分):
1. 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2分)
2. 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3. 反映了中国近代化从技术到制度的深化过程(2分)
34.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12分)
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2分)
口号"自强""求富"(1分)
2. 戊戌变法(1898年):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2分)
推动政治制度改革(1分)
3. 辛亥革命(1911年):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2分)
传播民主共和思想(1分)
4. 新文化运动(1915年后):
提倡民主与科学(1分)
促进思想解放(1分)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1分)
总结: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