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据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1860年新疆建立行省1885年台湾建立行省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进入京津地区;八国联军侵入中国1894年《辛丑条约》签订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加据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程标准】: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甲午中日战争指的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1.时空观念: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识读地图,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2.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史实认识到《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3.家国情怀: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国。1884年12月,日本驻朝鲜公使联合朝鲜亲日派发动政变,被驻朝清军迅速平定。事后中日双方在天津举行谈判,清政府妥协退让,承认日本与中国一样有权向朝鲜派兵,为后来日本侵略朝鲜提供了借口。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中日之间的战争是怎样爆发的 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任务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1.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材料1: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李鸿章材料2: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可能性2.日本黑船来航日本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亚洲世界“大陆政策”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行大陆政策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必然性3.国际环境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支持不干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催化剂4.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索1894年·东学党起义材料三:中日《天津条约》约定,朝鲜今后若发生重大变乱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必须事先互相知照。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总结: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日本侵华野心蓄谋已久。(“大陆政策”)(2)主观原因:清政府腐朽没落,军备废弛,国力衰败。(3)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大批英雄人物为什么没能阻止战争的失败?二、甲午战争的过程你认识这些历史人物吗?你能讲讲他们的事迹吗?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什么精神?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及教材完成表格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平壤陷落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海战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邓世昌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4.7-1895.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致远舰直冲敌舰民族英雄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军舰被鱼雷击中沉没时,邓世昌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自己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时 间:1894年9月17日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1837-1895)清末名将,其指挥的土城子阻击战是甲午战争爆发以来清军的一次重大胜利。1895年病逝于军营。1894-9-中旬1894-9-中旬1894-7-251894-10花园口辽东半岛战役辽东战役结果如何?日军犯下了什么罪行主要战役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大屠杀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4天大屠杀,2万人被杀戮。全城只存活36人搬运尸体。体现了日军在中国的野蛮侵略和残暴罪行『日本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影响: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丁汝昌清朝晚期将领,北洋水师提督。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因令在港内待援,最后援军未至,拒绝劝降,自杀殉国。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主要战役材料一:日本……岁添巨舰。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材料二: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耗费银子500万两。(1)客观原因:日本蓄谋已久。(2)主观原因:清政府封建落后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3)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不能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项目 主要内容 危害割地赔款增开商埠设厂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反割台斗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国干涉还辽俄国法国德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俄国的盟国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还辽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清政府俄国法国策划干涉支持干涉所有国家均同情中国,但没有一个国家帮助它……日本战胜中国,都可以分一杯羹。——(英)赫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纽约时报》评论请你思考一下沙俄、德国、法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合作探究】对比《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点。《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比较结果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全岛澎湖列岛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埠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设厂 协定关税 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割地增多赔款增多侵略势力深入侵略方式转变1. 开端: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德国、法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实质:列强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手段)三国干涉还辽漫画2. 瓜分中国狂潮任务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日本 福建沙俄日本德国英国美国法国3、瓜分中国和划分“势力范围”①时间:1899年②内容:德国奥地利英国沙俄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 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③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4.“门户开放”政策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19世纪70年代,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我国开始出现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任务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阶段特点主要 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12年产生并初步发展①产生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②初步发展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自主学习】结合课文和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背景目的口号概况影响2. 张謇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挽救民族危亡“实业救国”①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大生沙厂、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②创立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1903年张謇建立的大生沙厂分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促进了教育文化实业的发展3. 发展特征(1)结构不平衡,集中轻工业(2)分布不平衡,集中沿海沿江城市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