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公元前2070年
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
进入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
战国时期开始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贫富分化阶级出现
奴隶主-统治阶级
奴隶-被统治阶级
压迫与被压迫
剥削与被剥削
东周→春秋+战国
导入
早期国家和王朝有何区别?夏商西周三朝有何联系?
【《史记·夏本纪》宋乾道七年(1171)蔡梦弼东塾刊本书影】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史记·夏本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王朝的产生
《七年级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
王朝的更替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1.夏朝的建立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地位:
统治措施:
约公元前2070年
夏禹
阳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根据教材和图示,完成夏朝的相关信息。
中心地带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2.王位世袭制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公天下
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王位和财产按照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不接受
父死子继
夏朝建立后,王位继承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禅让制
世袭制
3.考古发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二里头遗址: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区。
阶级分化,等级界限严格
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如何证实夏朝的存在的呢?
【青铜爵】
3.考古发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与铜铃】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夏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网格纹青铜鼎】
【陶水管】
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市排水系统的先进
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
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青铜鼎
4.夏朝的灭亡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拓片】
时日(桀)曷丧?予及汝偕亡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
(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书纪年》
桀(jié):凶暴
太阳(夏桀称自己为太阳)什么时候才灭亡啊,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矛盾激化,国势衰微
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
阅读史料,思考夏朝灭亡的原因
1.商朝的建立
二、商朝的统治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盘庚迁殷)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措施:
任贤才,重生产,
设监狱,制酷刑。
--商朝走向强盛
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於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史记·夏本纪》
根据教材和图示,补充商朝的相关信息
2.商朝的迁都
二、商朝的统治
商朝为什么多次迁都?
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的都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标志着商朝统治进入新阶段
躲避自然灾害
缓和阶级矛盾
发展经济
安阳殷墟:发现了大型宫殿、宗庙建筑和墓葬区。内有专门铸造铜器和制造玉器、骨器和陶器的作坊,手工业发达,出土刻有占卜记事文字的甲骨。
战争征服
订立盟约
3.商朝的统治
二、商朝的统治
对外
征战,商朝控制的范围不断拓展
王畿地区
(内服)
直接控制
方国
(外服)
间接控制
朝贡纳税,随商王征伐
对内
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戴枷锁奴隶俑】
【殉葬奴隶】
商朝在生产力与大量使用奴隶,奴隶没有人生自由,地位与牲畜等同
4.商朝的灭亡
二、商朝的统治
大规模对外征伐
耗费国力
使用酷刑
残害百姓
阅读教材和史料,思考商朝灭亡的原因
【炮烙之刑】
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
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
大兴土木、横征暴敛
实行暴政,失去民心
1.周的崛起
三、西周的兴衰
周部族日益强盛,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历史背景
【文王求贤图】
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古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带领族人迁到周原
农业立国,拓展疆土
重用人才(吕尚等)
2.牧野之战
三、西周的兴衰
【利簋及铭文拓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译文:周武王在甲子日清晨伐纣,岁星(木星)当空为吉兆,一日之内攻占商都。七日后(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赏赐右史利金属,利铸此簋以祭祀先祖檀公。
【《尚书》书影】
互相印证:二重证据法
实物史料+文献史料
3.西周的建立
三、西周的兴衰
公元前1046年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要战役:
周武王
镐京
周朝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辽阔的疆域和稳定国家政治的?
根据教材和图示,补充商朝的相关信息
牧野之战
4.分封制
三、西周的兴衰
实行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封邦建国
封立亲戚(周王室的同族)建立邦国作为藩篱拱卫周王室
≠封建制度中的封建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地方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2)依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3)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4.分封制
三、西周的兴衰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贵族)
被统治
阶级
【分封等级示意图】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有较强的独立性;可自己的在封地里再分封【(4)权力】
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5)义务】
周天子
(封者)
诸侯
(受封者)
(6)实质:确立了周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再分封
分封制稳定政局下
潜藏问题!
后期诸侯势力不断增强,威胁周王室
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5.礼乐制
三、西周的兴衰
乐舞也有不同的标准,天子用八横八纵共64人的规模,诸侯用六横六纵36人的规模,大夫用四横四纵共16人的规模
礼乐制度,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利益相配套的乐舞
【周公旦】
结合教材知识,概述西周灭亡的过程。
6.西周的衰亡
三、西周的兴衰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东周建立】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西周被犬戎所灭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夏、商、西周的兴亡有什么共同之处?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四、总结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时间 建立者 亡 重要事件/地位



约前2070-1600
前1046-前256
大禹
周武王
夏桀残暴
厉幽无道
商纣残暴
商汤
约前1600-前104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盘庚迁都
分封制、礼乐制和(宗法制)
勤政爱民,以民为本,重视生产
施行暴政,残害百姓,民不聊生
随堂练习
1.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冀,东控徐淮。(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
A.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 B.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
C.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 D.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
2.2024年掀起龙年寻“龙”热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彰显了二里头文化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3.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4.“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两段话反映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西汉的“大一统”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