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课件(1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1._______统治后期,朝政日益腐败,_______的权力逐渐膨胀。
2.______年至_____年,_______和_______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结果被平息。
3.影响:安史之乱对_______ _造成了极大破坏,______地区损失严重;使唐朝国势_________;逐渐形成了_________的局面。
4.______起义给唐王朝以_________。
5._____年,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中国进入__________时期。
6.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的延续,______因素不断增长,后周世宗的改革为日后 统一打下基础。
唐玄宗
节度使
755
763
安禄山
史思明
社会经济
北方
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
黄巢
致命打击
907
朱温
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局面
统一
北宋
【温故知新】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标要求】知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西突厥
东突厥
吐 蕃
南 诏
回纥
靺鞨
1、背景:
①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②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请婚。
③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松赞干布
(629—650年)
一、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2、概况:
(1)时间:
641年
(2)文化传播:
一、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等方面的书籍
3.影响: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民族交融。
一、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阅读课本P26“相关史事”,归纳继文成公主入藏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的史实
金城公主
嫁给尺带珠丹
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
“和同为一家”
唐蕃会盟,
订立盟约
文成公主
入藏
唐中宗
唐玄宗
唐穆宗
唐太宗
据统计,从634~846年的二百多年间,唐蕃之间使臣往来共191次。唐使入蕃66次,蕃使入唐125次。
和同为一家
一、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6世纪中期,突厥控制了整个西域,隋朝时,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①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其继位者接受唐廷册封。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西北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1、背景:
2、和唐朝关系:
②唐高宗时,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③744年,平定突厥汗国反叛,突厥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
二、突厥
①骨力裴罗接受唐玄宗册封,号“怀仁可汗”;
1、背景:
2、和唐朝关系:
回纥是居住在漠北的游牧部落。唐玄宗时,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
三、回纥
②安史之乱爆发,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上表改名回鹘(hú);
③ 9世纪,回鹘汗国灭亡,西迁到新疆地区的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维吾尔族先民主体。
3、影响:
促进了双方贸易往来,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回纥
2、和唐朝关系:
1、渤海概况:
靺鞨是东北的古老民族,7世纪时,粟末靺鞨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唐玄宗封渤海郡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渤海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
①背景:
②和唐朝的关系:
③影响:
促进渤海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被称为“海东盛国”。
四、渤海和南诏
2、南诏概况:
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部的部落统一其他部落。
唐玄宗封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崇尚儒学,派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
①背景:
②和唐朝的关系:
③影响:
有利于民族交融。
四、渤海和南诏
意义:
①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②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
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大海
南海
咸海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贝加尔湖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唐朝时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盛的国家。
隋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结果
少数民族政权 交往表现 交往方式 意义
吐蕃
突厥 回纥 渤海 南诏 ①边疆地区得到开发;②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③统一的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
击败东、西突厥;
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和亲
会盟
战争
设置机构
册封
【课堂小结】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1.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我国的(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2.这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 )
A.宗教绘画的风格
B.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
C.民族政策的践行
D.贞观时期的中外交往
【课堂练习】
A
C
3.民族交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在唐朝与突厥的交往过程中,没有体现哪种方式 ( )
A.战争 B.任命官职 C.和亲 D.设置机构
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强大的军事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具备“天可汗”的素质
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C
B
5.在我国民族关系中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主流,在下列民族中
不仅与中央王朝友好交往,还曾出兵帮助唐朝平叛的是 ( )
A.吐蕃 B.回纥 C.突厥 D.匈奴
6. 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来管辖突厥故地;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这体现了唐代( )
A.实行灵活务实民族政策 B.消除了民族分裂的隐患
C.实现了各民族间的平等 D.导致藩镇问题威胁中央
B
A
材料一:“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隋唐统一时期汉族传统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深深地吸引着周边民族,甚至亚洲诸国……因此许多内迁的西北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接受了隋唐文化,而逐渐汉化。”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几百万胡族成员涌进中原,广泛地与汉族杂居混融……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亦汉亦胡又非汉非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民族结构。”
结合材料,归纳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②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根本原因)
③长期以来的民族交融。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突厥可汗)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二、突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