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复习巩固1.列举两例明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属于什么方式?这两种方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启示?2.明成祖时,派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目的、条件、出发地、最远到达的地区、其远航与欧洲航海相比的特点、地位及影响。3. 以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严格训练:招募矿工、农民,操练新阵法平定浙东倭患:1561年,台州九战九捷在东南沿海地区 的时候,明朝派年轻将领 到东南沿海抗倭。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 概括并评价作者的历史贡献。4.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 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对__ __ 产生了深远影响。5.1573年,_________攫取在 的租住权。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交往戚继光抗倭——战争冲突明朝由国力雄厚逐渐衰落(国力由盛转衰)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关键(国力影响外交,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要加强海防建设,维护国家海权。倭寇猖獗战斗意志:“戚家军”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历史贡献:基本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评价: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丰臣秀吉东亚政治军事格局葡萄牙人澳门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学习目标: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草根、强权失踪造反、工作狂吃货皇帝蟋蟀皇帝战俘皇帝临时皇帝姐弟恋皇帝一妻皇帝好玩乐皇帝修仙狂魔躺平皇帝好罢工皇帝一月皇帝木匠皇帝背锅侠帝皇帝多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材料一:(宦官)虽间有贤者…然利一而害百也。(宦官)…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成于魏忠贤。——《明史》刘瑾魏忠贤王振力邀英宗幸其宅第,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被瓦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杀死。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欢心,以数次升迁。逐利腐败,任人唯亲。时人称之“立皇帝”。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时人“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问题1:明朝中后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局面?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党争不断,包括东林党、浙、齐、楚、宣、昆等党派,无论在政治还是在军事问题上,都争论不休,互相攻击、排除异己。——整理自《北大中国古代史讲稿》之际党社运动考》宦官专权 统治集团内部结党营私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利: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 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弊: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皇权的强化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根源,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士人类注现实生活,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和担当。天下之势,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流离转徙,卖子抛妻,哭泣道途,萧条巷陌。——《明史》万历以后,赋敛日重,而吏缘为奸,豪右兼并,小民失业。——《明史·食货志》御史吴姓劾顺天巡抚陈祖苞贪赃巨万,括地害民,帝竟以‘边事需人’姑息之。——《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在明代中期的嘉靖时,通行的社会准则就已经是: 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明史·杨廷和传》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问题1:明朝中后期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局面?中央对社会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土地兼并,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时间 措施 经济政治军事意义 万历初年(明神宗)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整顿吏治(考成法)巩固边防问题2:张居正如何改革?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①简化税收手续,减少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②政治局面为之一新问题3:张居正改革结果如何?对改革有何认识?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折银征收,简化了税制,但触动了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巨大。——韦庆远《张居正改革研究》张居正去世后,改革废止。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问题1:起义首先爆发于?为何会爆发?起义主力军?臣乡延安府(今陕西省延安),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官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则见在之民止有抱恨而逃……转相逃则转相为盗。此盗之所以遍秦中也。——马懋才《备陈大饥疏》根本原因:政治更加腐败,经济盘剥,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灾荒,官府催征如故。“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明末歌谣广大民众对李自成起义军的态度如何 为什么 态度:热烈支持“均田免粮”的口号,规定严明军纪,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因此得到广大贫民的热烈拥护。1644年4月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问题2:为何最后是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崇祯《血衣遗诏》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我看来,自称日月双悬的'明',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和最沉闷的朝代。——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问题3: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后有何表现?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 ——《明史》贼初入城,不甚杀戮,数日后,渐渐放肆。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甲申纪事》追赃助饷严刑杀人【唯物史观】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明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李自成农民起义;间接原因:满洲兴起,进攻明朝,消耗明朝国力(清军入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家国情怀】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教训?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势力的双重夹击下崩溃。勤于政事,整顿吏治;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关注民生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明朝形势图(1433年)1616年努尔哈赤基本统一女真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定族称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努尔哈赤皇太极问题1:女真族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名字 族名 政权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皇太极女真金女真后金满洲清问题2:驻守山海关的将领是?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王炎平:《明清易代与<圆圆曲>》山海关陈圆圆问题3:吴三桂如何反复摇摆?吴三桂刘宗敏(李自成的部下)系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于狱,索饷二十万。——《平寇志》囚父之仇 夺妾之恨引清入关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吴三桂,明朝辽东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康熙十二年,撤藩议起。三桂愤,谋举兵。十一月,杀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帜色白,以明年为周王元年。——《清史稿·吴三桂》兴明讨虏四、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以北京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统治政策/措施 政治思想文化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统治。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根本原因: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明朝的灭亡满洲兴起清军入关清朝的建立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直接原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北京。启示:勤于政事,整顿吏治;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关注民生【课堂小结】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朝政腐败,宦官擅权□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征派苛捐杂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课后活动随堂演练1.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政治腐败 ②旱灾连年③赋税沉重 ④各地起义爆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均田免粮”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D.“尊王攘夷”3.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为大金的是( )A.皇太极 B.阿骨打 C.努尔哈赤 D.铁木真D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