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案

资源简介

水平四七年级排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预备姿势、侧滑步、交叉步、正面下手发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正面双手垫球
单元教学目标:
1.充分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传、垫球和准备姿势与移动的基本技术与学习要点,在学练中体会排球运动对促进健康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基本掌握传、垫球技术动作并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学会使用正确的技术动作进行游戏活元动,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3.发展协调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以及弹跳能力和应变能力,使技术技能的掌握更趋合理,提高在激烈运动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胆展示自我的勇气,以及乐于助人的学习风格,提高交往能力,从中感受运动的快乐,为终身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课时规划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 了解排球相关知识,球性练习。 准备姿势与侧滑步、交叉步移动技术。 1.学生能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增强对球的预判,激发学生对排球的运动兴趣。 2.提高学生对球的预判能力,加强排球移动步伐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能把准备姿势和移动步伐很好地衔接起来,使7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各种排球移动步伐,并能结合抛球、接球等简单技术进行综合练习。 3.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协作互助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重点:移动步伐 难点:准备姿势与移动步伐的衔接以及全身的协调用力
2 复习移动技术,球性练习。 排球双手正面垫球。 1.通过排球垫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学习使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能自主学习与锻炼,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 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3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1.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步骤,理解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技术动作,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原理。 2.进一步提高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技术动作,初步学会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有组织,有纪律,顽强、勇敢的优良品质。 重点:夹臂,插入球下,提肩送臂。脚部动作蹬、移、跟 难点:利用身体协调力量,缓冲来球力量,将球垫到指定的位置
4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 1.初步了解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学生能够基本的掌握正面下手发球的技术要领。 2.通过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学习85%,学生能掌握正面下手发球,并提高,学生灵敏及身体协调。 3.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动学习的思想,促进身心发展。 重点:抛球和直臂击球 难点:击球的位置及身体的协调发力
5 排球正面双手传球 1.使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击球部位和出手手型。 2.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传球时的手型,击球点 难点:传球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应用
6 排球移动垫球 1.提高排球移动垫球的基本方法,掌握并步、交叉步移动垫球。 2.通过移动垫球的渐进地练习能找到准确的击球点,提高移动垫球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进一步增强主动与同伴合作练习的意识,提高与同伴沟通和相互移动垫球合作练习的能力。 重点:移动到位、找到准确的击球部位 难点:找到准确的击球点
7 排球正面扣球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正面扣球在排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及作用。 2.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排球正面扣球技术,增强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重点:扣球的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难点:助跑起跳与挥臂结合技术
8 排球比赛 1.使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熟练运用各项排球技术。 2.通过比赛练习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 3.让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培养学生自信心,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排球比赛 难点: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合理运用各项排球技术
9 测评:排球对墙垫球40秒/次 1.通过学习和掌握排球垫球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使8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排球垫球,对垫正确动作,让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通过游戏和比赛培养学生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优良品质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重点:脚部动作与垫球动作的配合 难点:击球点判断以及垫球的力度、角度
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初中学校
水平四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为目标,通过结构化知识技能的学习(理解垫球原理与动作结构)、多样化的学练活动(探究、模仿、练习、游戏、比赛)和积极的评价反馈(自评、互评、师评),引导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和应用能力。创设“学习共同体”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设计趣味性游戏和小型比赛,渗透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和顽强拼搏的体育品德。营造安全、宽松、积极、互动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综合育人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教材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2011课标版七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课时为第一课时。
排球运动是隔网对抗性集体项目,具有趣味性强、安全性高、锻炼价值全面的特点,非常适合初中生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防守和接发球技术,是组织进攻的起点,也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
本课内容的学习是落实新课标“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能水平”、“养成锻炼习惯”、“塑造体育品德”等要求的重要载体。通过垫球学习,直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空间感知、手眼协调、反应速度、身体控制、力量运用);在学练赛过程中,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安全运动意识、积极锻炼习惯、团队协作);在规则遵守、同伴互助、克服困难中培育体育品德(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技术链的基础环节。掌握规范、稳定的垫球技术,是学习传球、发球、扣球以及进行简单比赛的前提。本课作为垫球单元的起始课,重点在于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核心动作要领(击球点、触球部位、发力顺序),为后续的移动垫球、组合技术运用及实战对抗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敢于挑战,思维具有探索性。有部分学生曾接触过排球,但是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对排球垫球部位和击球点不准确,本节课主要针对学生垫球部位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教师将对本课的学习加以指导。
四、教学目标
(一)运动能力:
通过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正确的触球部位(腕关节上方约10cm的前臂桡骨内侧平面)和基本动作要领(准备姿势、插、夹、提、蹬地跟重心),体验全身协调发力的感觉。
在垫固定球、一抛一垫等练习中,发展手眼协调、空间感知和对球的基本控制能力。
在体能练习中,增强腰腹及下肢力量。
(二)健康行为:
在学练和游戏中,养成主动观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分组合作、垫球接力等活动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同伴有效沟通、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形成安全运动的意识,在练习和游戏中注意保持合理间距,遵守规则。
(三)体育品德:
在探究、练习和比赛中,表现出认真专注、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面对练习中的困难(如垫不准、垫不稳),展现出坚持不懈、积极克服的意志品质。
在小组合作和竞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同伴和对手,体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一)教学重点:击球点和手臂触球的部位。
处理: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探究学习最后师生互动找出了击球点和手臂触球的部位并用彩色标志物贴于触球部位便于学生掌握。
(二)教学难点:提、夹、插、送和全身协调用力。
处理: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示范讲解,比赛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
六、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收心热身
一是课堂常规,二是游戏热身,三是排球操
环节二: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寻找击球点和手臂触球的位置
通过问题驱动,利用挂图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再由师生互动共同找出击球点和手臂触球的位置并把彩色透明胶贴在触球点上。
2探究学习.提、夹、插、送全身协调用力。(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通过问题驱动,利用挂图合作探究模仿学习并把顺口溜喊出来。
2、师生互动教师示范讲解整个技术动作。
3、学生跟着老师做徒手练习.
4,两人一组做垫固定球
5、自垫球练习(先分组尝试学习再由老师示范讲解最后学生自主学习)
6巩固练习--垫球接力赛
7展示评价
环节三:补偿性练习
下肢力量练习
环节四:放松总结
在音乐的陪伴下用排球来放松拍打肌肉。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总结,收拾器材
七、效果预计:
本课预计平均心率130-150,练习强度中上,预期密度65%。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年级:七年级 课时:第1课时
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课型: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并且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健康行为: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 3.体育品德: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击球部位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器材 排球52个、U盘1个、挂图4张、音响1个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与学法 运动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次 数
开始 部分 (2’) 课堂常规 集合、报数,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及课堂要求 指定集合地点 听取体育委员汇报出席人数 师生问好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检查服饰、安排见习生。 1.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情况。
2.向老师问好。
3.见习生出列,在旁观看并协助老师。 4.认真听讲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所示: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见习生场边听课 2’ 1
准 备 部 分 (8’) 二、游戏:一块五毛 游戏方法讲解:1、游戏规则:在游戏中,男生就是一块钱,女生则是五毛钱。 游戏开始前,大家全站在一起,裁判站边上。裁判宣布游戏开始,并喊出一个钱数(比如3块5、6块或8块5这样的),裁判一旦喊出钱数,游戏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打比方说喊出的是3块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类的小团队。 强调规则: 1.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振奋员工士气。 2.反应要快,裁判一说出来钱数,就要立刻知道分别由几男几女的团队可以达到要求;动作也要快,抢五毛和踢一块都要又快又狠。 3.未达要求者为违规,深蹲2次。 1认真听讲,听清方法、规则和要求; 2.积极遵守和履行规则。 组织:如图 要求: 1.遵守组织纪律,注意安全 2.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游戏 3-4’ 4-6次
三、排球操(动感音乐) 1.胸前持球上下,带动头部上下拉伸。 2.两脚开立,两臂伸直持球与胸前,进行左右拉伸。 3.双手持球于头顶进行左右拉伸。 4.持球俯身转体触脚尖。 5.双手持球进行弓步压腿。 1.教师示范,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做各运动的各关键部分。
2.教师边示范边口令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
动作应到位,口令响亮。 1.观看教师示范,跟随教师进行热身练习。 2.动作有力,整齐到位,使各个关节充分伸展。 组织:同上图 要求:
队伍整齐,动作到位,注意力集中。 3-4’ 1
基 本 部 分 (25’) 基 本 部 分 (25’) 四、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排球的运动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女排在世界比赛中获得过多少次世界冠军吗?那你们知道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吗?那你们知道他们在比赛中是如何接球的吗? 2.组织学生分组看教学示列图,讨论观察模仿技术动作,并找出击手臂触球的部位。 1.听讲,回答; 2.观察图示,并根据教师提示进行思考。 组织: 以教师为中心,散点式站位 要求: 注意行进安全; 积极思考和互动; 注意力集中,认真思考。 1-2’ 1
五、探究学习—排球垫球的部位及动作要领。 技术方法: “叠掌式”手型 准备姿势 垫球动作要领:插、夹、提、移、蹬、跟 教师指导学生把彩色透明胶贴在腕关节以上十厘米左右的两小臂处,并告知学生用彩色透明胶触球的后中下部。 讲解技术动作 击球手型: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 强调要领 徒手示范 1.把提前准备好的彩色透明带贴在腕关节以上十厘米左右的两小臂处 2.认真听讲,细心观察示范,注意观察老师讲的重难点和老师的手型。 3.记住要领,认真练习,体会动作。 组织:以教师为中心,散点式站位 要求: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 5
六、垫固定球 方法:两人一组原地练习,一人拿球,一人练习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主要体会击球的部分和动作的连贯性。 组织学生,示范讲解练习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并指出易犯错误 请优秀学生做示范 适时提醒交换 根据教师的要求的进行分组和练习; 组织:如图 要求: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2 40
七、一抛一垫 方法:两人一组,相距3米左右,进行一抛一垫练习。 教师示范讲解抛球高度及要求; 巡回指导; 统一讲解易犯错误。 垫抛球练习:两人一组,相距3米左右,一抛一垫。 组织:如下图 要求: 保持安全距离,随时观察和调整练习位置; 注意抛球高度和力度。 3 30
八、拓展延伸 练习方法:三人一组,每人相距2米,中间同学抛球,其前面的同学垫球超过中间的同学给后面的同学,10个为一组进行轮换练习。 讲解示范三人抛垫练习方法和要求;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分组,按要求开展抛垫练习。 组织: 要求: 注意练习安全; 用双手由下向前上方拋球,抛出的球弧度适宜,球不旋转; 注意观察落点(腹前)准确。 5 20
九、体能练习 1.腰腹力量练习
①坐姿抬腿 坐姿蹬伸腿 2.抛球跑动接力 (60次) 方法:8人一组,分成二队,相距5米相向站立;前面其中一人持球抛向对面第一人,然后从右侧快速跑向对面排尾,同时大声报数1;依次循环进行;以完成60次的所用时间进行排名,用时少者排前。 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强调要点和要求; 组织分组; 口令指示,领做1-3次; 提示动作要求和控制休息节奏。 观察安全情况,及时终止危险情况。 组织一:如图 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分组和练习; 结合教师的提示,积极改进动作质量,保证效果。 组织二: 要求: 收紧核心,注意力集中; 根据教师的提示纠正动作; 团结协作。 4分钟 5’ 1-2 2
结束 部分 (5分钟) 1.拉伸放松; 2.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3.教师总结 3.宣布下一次课的内容及准备要求 4.收还器材、下课 1.带领学生进行的放松活动 2.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漏斗情况进行评价性表述; 3.教师对完成度较高的和有待改进的点,进行总结。 4.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1.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放松 2.集合,认真聆听总结,谈谈收获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组织:同开始部分 要求:积极参与拉伸放松;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自我反思。 5分钟 1
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钟;练习密度:60+-5%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