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实心球投掷单元教学设计(8课时)教学内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目标:运动能力能准确描述发力顺序(蹬地→送髋→展腹→挥臂→拨指)和最佳出手角度(38°-42°)的生物力学原理。80%以上学生能连贯完成动力链传导动作,70%以上学生投掷远度提升8-10%。通过专项循环训练,上肢爆发力(实心球前抛成绩提升15-20%)和核心旋转力量(30秒仰卧起坐+转体增加5次)显著提升。健康行为目标安全规范:100%学生遵守投掷安全规则(侧向站位、统一拾球指令、隔离区管理)。恢复意识:90%学生掌握投掷后肩臂拉伸方法(如弹力带肩关节牵拉),主动应用放松环节。器械管理:小组责任制实现器材0丢失(课后清点签收表)。体育品德目标团队协作:在小组挑战赛(如搬运接力、积分赛)中,95%学生能主动担当角色(指挥/记录/保护)。意志品质:85%学生突破自我远度纪录,失败后主动尝试≥3次(课堂观察记录)。规则尊重:在互评环节中,100%学生使用直观语言(如“出手角度偏低,需要适当增加出手角度”等)。课时安排:课时 主题 核心目标 学练赛评重点 体能衔接1 技术感知与基础发力 建立动作概念,掌握持球姿势和下肢蹬地发力 学:动作模仿 评:发力顺序自评 下肢爆发力训练2 动力链整合 强化“蹬地送髋躯干挥臂”动力链 练:阻力带辅助练习 评:同伴动力链观察 核心力量训练3 出手角度与速度 优化出手角度(38°-42°),提升出手速度 赛:过线挑战赛(不同高度橡皮筋) 上肢快速力量训练4 完整动作巩固 连贯完成动作,解决“屈臂过早”“后仰不足”问题 练:视频反馈纠错 评:技术动作打分 全身协调性训练5 应用拓展(投准+投远) 结合情景(投掷目标区/远度区)提升实战能力 赛:积分挑战赛(精准+远度双维度) 旋转爆发力训练6 力量强化 发展专项力量,提升投掷距离 练:加重器械练习 评:力量进步检测 抗阻力量循环训练7 考核模拟与策略 模拟考核流程,制定个性化策略(如预摆节奏) 赛:分组模拟考核; 评:考核标准解读 核心稳定性训练8 正式考核 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评:成绩记录+动作技术评价 恢复性拉伸八年级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贯彻2022版新课标“学练赛评”一体化理念,以结构化技能学习为核心,通过8课时大单元设计帮助学生掌握投掷的发力原理和技术应用。注重在真实运动情境中(如投远、投准比赛)发展力量素质、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落实“以体育人”目标。教材分析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发展全身协调用力的典型投掷项目,需整合下肢蹬伸、躯干鞭打、上肢推送的动力链。实心球归属“体能+运动技能”模块,要求掌握发力顺序优化(重点)和出手角度控制(难点),并与中考项目衔接。安全要点:强调器械管理、投掷区隔离、统一拾球指令。学情分析(八年级)生理基础:学生处于力量敏感期,但躯干核心力量不足,易出现“屈臂代偿”“后仰不充分”问题。心理特点:竞争意识强,热衷挑战性任务(如远度纪录),但动作精细控制能力待提升。前期经验:已掌握垒球单手投掷项目基础投掷动作,有一定的手臂鞭打的经验,需细化发力顺序和动作速率。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重点:自下而上的发力顺序①阻力带绑髋牵引练习②蹬地送髋标志点(踩踏标志垫)③跪姿持球顶髋④通过羽毛球(或自制纸球等)轻器械体会身体“鞭打”发力难点:出手角度与速度控制①不同高度橡皮筋过线挑战②激光笔轨迹模拟训练③通过轻实心球、羽毛球等轻器械提高速度体验安全风险预计及预防措施风险1:被飞行球击中。学生未进入安全区或注意力分散,被投出的球击中。预防措施:1.保证充分的投掷距离,投掷区与等待区严格隔离,设置警戒线;2.执行“双哨制”指令(一声预备、二声投掷、三声捡球);3.适时提醒教育,禁止背对投掷区或嬉闹。风险2:捡球碰撞/踩踏。捡球时争抢奔跑引发碰撞,或追逐滚动球导致摔倒。预防措施:1.严格按哨音指令捡球(第三声哨后行动);2.要求行走捡球,球滚远时先用脚底阻挡再拾取;3.分组有序捡球,确保落地区平整无障碍。风险3:器材使用不当致伤。实心球脱手砸脚、弹力带断裂抽打、搬运掉落或加重球使用拉伤。预防措施:1.课前检查器材完好性(实心球无裂缝、弹力带无老化);2.规范持球(双手抱胸前)和搬运(轻拿轻放);3.加重球限教师监督下使用,弹力带确保固定端牢固。4.准备相关应急处置药品,必要时进行冷敷、清洁伤口等应急处置;风险4:技术动作错误致伤。过度后仰致腰部拉伤,发力错误引发肩肘劳损。预防措施:1.专项热身激活肩腰髋关节;2.从徒手→轻器械→标准球循序渐进;3教师实时纠错(如限制后仰幅度),强调核心发力。风险5:场地器材管理混乱。器材随意放置绊倒学生,课后遗漏器械。预防措施:1.课前规划固定器材存放点(避开通道);2.课中非使用球入筐管理;3.实行小组责任制(管理员负责领取、清点、归还并签收)。4.及时清理散落器材,教育责任人。八年级《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第3课时教案教学内容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出手角度与速度教学目标 1.运动能力目标: (1)90%学生能解释出手角度(38°-42°)与远度的关系,描述“展肩送髋”对提升出手高度的作用。 (2)75%学生过2.8m基准线(成功率≥5-8次),40%学生挑战3.0m高度线;出手速度提升(轻球速抛验证)。 (3)上肢爆发力(1分钟俯卧撑次数增加4-6次)、躯干旋转功率(俄罗斯转体次数+3-5次)达标率≥75%。 2.健康行为目标 (1)100%执行“双哨制”安全流程(一声预备、二声投掷、三声捡球)。 (2)90%学生在放松环节主动采用“弹力带肩部牵拉”(教师示范动作)。 3.体育品德目标 (1)小组挑战赛中,担当角色率(记录员/安全员/观察员)≥85%。 (2)失败后主动尝试≥3次,并能够说出改进点(如“我出手高度不够”等)。教学重点 由下向上的用力顺序教学难点 出手角度控制教学 流程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练赛评设计 组织与要求开 始 部 分 2' 1.课堂常规及安全检查 2.导入目标:“如何让球飞得又高又远?” 3.安排见习生 学:纪律意识、思考 评:提问引导思考发力与角度的关系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积极思想准 备 部 分 8' 一、一般性准备活动: 1.行进间徒手操 2.动态拉伸 二、专项准备活动: 1.弹力带绕肩(20次×2组) 2.二人背向拉伸 3.跪姿实心球前抛(体会躯干发力) 学:学会配合,相互提醒;有节奏地进行练习; 练:专项动作迁移至投掷发力链 赛:动作的规范度,发力顺序 图1: 徒手操:二路纵队,绕球场边线进行进; 图2: 动态拉伸及专项准备组织 分组循环练习,强调动作幅度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15' 一、技术学练: 1.过线挑战:(3’) 设置2.8m/3.2m高橡皮筋,要求抛物线过线 2.速抛练习: 持轻球(1kg)快速出手,强化挥臂速率 3.小组投准积分赛: 落地区域分3环(3/2/1分) ①蓝色区域得1分,绿色区域得2分,红色区域得3分; ②每人掷5次,计算部分或平均分 4.小组反馈: 出手角度与得分关系? 学:分层训练(高度/速度可选) 1.积极将球按照技术要求抛过橡皮筋; 2.观察其他练习动作:蹬地→送髋→展腹→挥臂→拨指 赛:融合精准与远度目标 评:量化数据驱动反思 内容1、2组织(如下图): 1. 双投掷区轮换,听哨统一投/拾球。 2.中间设置高度2.8-3.2米标志线(学生按高矮顺序站,球需从标志线上方掷过)。 3.距标志线3米和5处各设置一条投掷线(锥形筒,分层练习)。 内容3组织(如下图): 1.分10个组,圆形站位; 2.虚线处为投掷线,三个靶环依次为3.5米(1分)、5.5米(2分)、7.5米(3分); 3.组长交叉记录总分,1组记2组,2组记3组,依次进行。 练习4组织:以教师为中心散点站位。 要求:1.统一听指令捡球,球滚到面前,先用脚底挡下再捡。 2.实行“双哨制”(1预备,2掷)。 3.掷完后返回安全区域,其他同学站安全区域等候。 4.犯规(踩线)不得分。10' 二、体能强化(10'): 循环训练(3组): ①实心球砸地(发展挥臂爆发力、体操垫缓冲) 方法:双脚平行站立,重心升高,双手持球,举过头顶,腰腹快速发力,带动身体发力,二臂迅速由上至下挥摆,将实心球砸体操垫上。 ②俄罗斯转体(持实心球,20次) 方法:坐体操垫上,上体微后倒,抬起双腿,手握实心球进行转体练习,中途脚不沾地。 ③弹力带推举(15次) 方法:坐弹力中间,双手分别握带图带二端,调节长度,完成向上推举动作。 练:投掷专项力量迁移; 15次×2组 评:身体先发力/手臂发力? 练:增强核心,打牢基础; 6–12次×3组 (分层练习,基础组每组6–8次/组,提高组8-12次/组) 评:练习过程身体是否稳定?完成一组前脚是否触地? 练:强化上肢力量,补足短板; 12次×3组 评:是否因完成过快而发力不充分?弹力带长度适合? 组织(如图):4人一组分12组,以体操垫分隔成同心圆站立,二人一组开展练习,另二人进行提醒、指正、评价; 要求: 1.按分组依次有序开展练习; 2.轮换的同学作好观察和记录,能对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3.作好安全防护和提醒。结 束 部 分 5' 1.静态拉伸(肩、背、腰) 2.小组总结: “出手角度如何影响远度?” 3.回收器材 4.布置课后作业 评:结合物理原理(抛物线)深化认知 散点放松,分享关键发现运动负荷 心率预计:140-150 练习密度:60-65% 场地器材 体操垫12块、实心球24个、锥形筒6个、弹力带24根、橡皮绳若干。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