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单元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学期)教学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体育人”为指导思想,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通过结构化教学,将技术学习融入实战情境,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采用游戏化、竞赛化手段激发兴趣,强化“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培养学生篮球实战应用能力、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教材分析急停急起是篮球突破防守的核心技术,对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及动态控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在七年级运球基础上深化学习,重点解决重心控制和动作衔接流畅性问题。技术要点:急停:重心下沉,跨步制动(前脚掌着地),触球部位转向球体前上方。急起:后脚爆发蹬地,身体前倾,触球部位转向球体后上方,低重心加速。技术进阶路径:无防守练习→信号反应练习→标志物应用→1v1对抗→组合技术(突破+传球/投篮)。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基础运球能力,但动态平衡能力和对抗中技术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男生技术应用意愿强,女生需更多情境激励。需采用分层教学:基础组强化动作定型,进阶组侧重实战衔接,通过差异化任务(如弱侧手练习、变速距离调整)满足个体需求。核心素养目标维度 具体目标运动能力 1.85%学生掌握急停急起重心控制要点,60%能在1v1中成功应用 2.发展灵敏、协调、反应时素质,折返跑成绩提升10%健康行为 1.理解变速移动对避免运动损伤的意义 2.在对抗中合理运用身体保护规则体育品德 1.在小组练习中主动互助纠错 2.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与裁判单元教学安排(共7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 重难点 教学策略1 掌握急停急起动作模式 跨步急停定型/信号反应练习 重心转换与触球部位准确性 游戏导入→慢动作分解→标志桶变速→小组互评2-3 结合传球发展组合技术 急停急起+肩上传球 技术衔接流畅性 2人移动传接→三角传抢→1v1突破分球4-5 强化突破终结能力 急停急起+低手上篮 起跳节奏与护球稳定性 梯步练习→“Z字型”上篮→小组挑战赛6-7 提升战术应用能力 2攻1配合/3v3实战 阅读防守与决策时机 多打少模拟→半场攻防→规则嵌入式比赛八年级《篮球运球急停急起》第1课时教学内容 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 课型 新授课重点 重心控制与触球部位准确性 场地器材 篮球40个、标志桶16个、心率监测手环难点 急停→急起动作连贯性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时间 强度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学习任务及要求 3.安排见习 1.清点人数,明确学习任务及目标。 2.检查装备/提示“三步检查法”:场地平整、鞋带固定、首饰摘除 快速列队→根据提示自查互查→安全承诺手势 四列横队:如下图 要求 : 集合快、静、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 低准备部分 1.动态球感练习 2.协调性激活 领做复合练习:高低运球+滑步8字绕膝+转髋跳 跟练并同步喊节奏(如“降重心-加速-制动”) 组织:如图: 要求:空间利用最大化;认真体会动作要求,积极参与体会,结合教师讲解与练习勤思考:学习评价 8' 中基 本 部 分 1.游戏:抢占信号区 规则:听哨声急停至指定区域,完成3次低运球 1.用色卡标识安全区 2.逐步增加听觉/视觉干扰信号 1.急停时喊“停!”强化本体 2.失败者分享1个护球技巧感觉 分4组轮换 要求:注意力集中,遵守规则,相互监督。 安全提示:急停时前臂护球 6' 中高2.技术初步建构: ①.无球跨步急停模仿 ②.弱侧手控球急停 ③.标志桶变速练习 1.慢动作示范“重心下沉-蹬地启动” 2.巡回指导→录制典型动作视频对比分析 1.两人一组互评动作要点 2.根据视频自评改进(“我做到了__,需加强__”) 分组扇形站位,如图: 要求:听口令,守纪律;想到观察学习,急停角度≥90° 15' 中3.实战:1v1突破得分(防守者持乒乓拍干扰) 设定分级任务:铜级:成功急停3次 银级:突破至罚球线 金级:上篮得分 1.强调“变速优于绝对速度” 2.引导防守者反馈突破有效性 组织:分区域分组进行 半场4组同时进行 规则:防守者仅横向移动消积防守 10' 高结束部分 1.呼吸放松+平衡训练 2.小结(心率曲线分析) 3.布置视频作业 1.指导“单脚闭眼运球”恢复平衡。 2.展示课堂能量消耗数据→关联健康效益 1.分享“最成功1次突破”心得2.提交练习视频 组织:同心圆队形 要求: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器材小组负责回收器材。 4' 低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密度:65% ±5% 心率:125±5率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