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1章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拓展性评价(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答题卷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1) ; (2) ;(3) ;(4) .17.(1) ;(2)18.(1) ;(2) ;(3) 。19.(1) 。(2) 。(3) 20.(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1) 。(2) 。(3) 。(4) 。22.(1)(2)(3) 。(4) 。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1) (2) ;(3)24.(1) (2) 。(3) 25.(1) (2)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特此声明!、产士三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0307766/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1章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拓展性评价参考答案及解析(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总结了食盐、纯碱、小苏打和碳酸钙的用途,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纯碱可治理盐碱地C.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D.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答案】B【解析】A. 食盐(氯化钠)是常见的调味品,用于增加食物咸味,正确。B. 纯碱(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盐碱地本身因盐分过多、碱性过强而不利作物生长。使用纯碱会加剧碱性,无法治理盐碱地,错误。C. 碳酸钙含钙元素,在胃中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吸收的钙离子,常用作补钙剂,正确。D. 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胃酸(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治疗胃酸,对人体无害,正确。2.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Ca(H2PO4)2 B.FeSO4 C.K2CO3 D.CO(NH2)2【答案】A【解析】A.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正确;B.FeSO4中不含有N、P、K元素,不属于化学肥料,故B错误;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3.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NO3)2 B.KNO3 C.Ca(H2PO4)2 D.(NH4)2SO4【答案】B【解析】复合肥是含有N、P、K这三种营养元素中至少两种的化肥。A、Ca(NO3)2 中只含有氮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料,A 错误;B、KNO3 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B 正确;C、Ca(H2 PO4 )2中只含有磷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是复合肥料,C 错误;D、(NH4)2 SO4 中只含有氮元素这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料,D 错误。4.为了预防荔枝在成熟期发生果实裂开现象,果农给荔枝树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钾肥为( )A.NH4NO3 B.K2CO3 C.K2SO4 D.KNO3【答案】C【解析】该钾肥的阳离子是钾离子,向该钾肥的水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应为硫酸钡,即该钾肥的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故该钾肥是硫酸钾(K2SO4)。5.春节临近,小宁想利用调味品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写”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家人作为祝福礼物。下列哪种调味品能帮他实现愿望( )A.食盐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答案】D【解析】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食盐水反应,故选项错误。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白酒反应,故选项错误。C、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蔗糖水反应,故选项错误。D、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白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能帮小宁实现愿望,故选项正确。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A 学农活动: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B 家务劳动: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C 养护植物:给花木施用草木灰(含K2CO3) 钾肥能使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D 烹饪劳动:用小苏打发面,做包子 利用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A说法正确;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与酸反应,醋酸中含有乙酸,所以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故B说法正确;C、钾肥能使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草木灰(含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说法正确;D、小苏打是指碳酸氢钠,利用碳酸氢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碳酸钠不易分解,故D说法错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检验Cl﹣的方法是向被检测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pH>7【答案】D【解析】A、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显缄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是含有银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检验Cl﹣的方法是向被检测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每98份质量的硫酸和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pH>7,故选项说法正确;8.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HCl、FeCl3 B.K2CO3、HCl、NaNO3C.K2SO4、Ba(OH)2、Na2CO3 D.Na2CO3、BaCl2、KCl【答案】A【解析】A、观察颜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溶液与其余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没有变化的是盐酸,不加试剂可以鉴别,故A正确;B、将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钾和盐酸,剩余的是硝酸钠,但是盐酸和碳酸钾无法进一步鉴别出来,故B错误;C、将溶液两两混合,氢氧化钡能与其余两种试剂混合产生白色沉淀,但是无法鉴别硫酸钾和碳酸钠,故C错误;D、将溶液两两混合,碳酸钠和氯化钡混合能产生沉淀,剩下的是氯化钾,而碳酸钠和氯化钡都不能与氯化钾反应,不可以鉴别,故D错误。9.生物检索表常用于鉴定生物的种类。小科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钠、硫酸4种溶液的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la溶液呈酸性……2 lb……3 2a滴加BaCl2有沉淀……甲 2b滴加BaCl2无沉淀……乙 3a滴加HCl有气泡………丙 3b滴加HCl无气泡……丁A.“▲”代表的是溶液呈碱性B.甲表示碳酸钠C.乙表示盐酸D.丁表示氢氧化钠【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钠、硫酸4种溶液分别显碱性、酸性、碱性、酸性,则2是盐酸、硫酸,1b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代表的是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则甲表示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则乙表示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D、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丁表示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10.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为红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答案】D【解析】A、②中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溶液为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并且盐酸过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同时产生大量气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11.小科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盐类: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后,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 )A.NaCl B.Na2CO3 C.NaHCO3 D.CaCO3【答案】B【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M指的是与酸反应产生气泡、加热不分解、可溶于水,在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四种物质中,氯化钠不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碳酸钠;1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C 取少量实验室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没有产生气泡 说明NaOH溶液保存完好D 将某溶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性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某些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硫酸根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因为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将某溶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含有Ba2+的溶液中: B.碱性溶液中:C.含有Ag+的溶液中: D.酸性溶液中:【答案】D【解析】A、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与铜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14.下列物质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H2SO4、BaCl2、CaCl2 B.K2CO3、NaNO3、CaCl2、KClC.NaOH、BaCl2、KNO3、NaNO3 D.KOH、CuSO4、NaCl、KNO3【答案】C【解析】pH=1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硫酸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B、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四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D、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15.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B.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D.一定含有K+、Mg2+、Cl﹣、SO42﹣【答案】C【解析】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说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由于有硫酸根离子,故一定不会含有钡离子;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溶于盐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废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钾离子;A、溶液中还可能含有Cl﹣和K+,故A错误;B、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K+,一定含有Mg2+、SO42﹣,故B错误;C、溶液中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故C正确;D、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和K+,故D错误;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答案】(1)a;(2)b;(3)d;(4)c【解析】(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盐酸,故填:a;(2)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降低土壤酸性,故填:b;(3)常用作调味剂的是食盐,故填:d.(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纯碱碳酸钠,故填:c.17.某学校在进行校园植物园建设,其中设置了一个无土栽培区。无土栽培是利用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等盐类配制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很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1)氯化铵(NH4Cl)各组成元素中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的元素是 ;(2)小宇同学在氯化铵中加了熟石灰,结果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氮元素;(2)2NH4Cl+Ca(OH)2=CaCl2+2H2O+2NH3↑。【解析】(1)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的元素是氮元素。(2)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18.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2)NaHCO3固体在煅烧炉内分解,得到纯碱、可回收利用的物质X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母液(NH4Cl与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冷却后,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 。【答案】(1)过滤;(2)2NaHCO3Na2CO3+H2O+CO2↑;(3)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解析】(1)操作A能将碳酸氢钠固体和母液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2)NaHCO3固体在煅烧炉内分解,得到纯碱、可回收利用的物质X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X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3)将母液(NH4Cl与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冷却后,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19.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请归纳有关知识。(1)在归纳性质①时,选择硫酸铜和铁两种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归纳性质③时,X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3)在归纳性质②时,利用 (填化学式)和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答案】(1)Fe+CuSO4=FeSO4+Cu;(2)酸;(3)Na2CO3。【解析】(1)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2)盐能够分别与某些酸、碱、盐和金属反应生成盐,所以在性质③中,X代表酸类物质,故答案为:酸。(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在归纳性质②时,利用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和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2CO3。20.小科对一包固体粉末中的成分进行鉴别,粉末中可能含有CaCO3、NaCl、Na2CO3、K2SO4、KOH、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仅由步骤Ⅰ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步骤Ⅱ中分离出B和C的操作称为 。(3)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答案】(1)CaCO3;(2)过滤;(3)Na2CO3、KOH。【解析】(1)碳酸钙难溶于水,仅由步骤Ⅰ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CO3;(2)步骤Ⅱ中分离出B(固体)和C(液体)的操作称为过滤;(3)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KOH。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碱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方案设计】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来计算样品的纯度。(1)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交流讨论】方案设计好之后,甲、乙两小组同学对该实验的误差有着不同的观点,甲小组认为按此方案测得的碳酸钠的纯度会偏低,而乙小组同学认为按此方案测得的碳酸钠的纯度会偏高。(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甲小组结果偏低的理由是 。(3)乙小组分析其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注射器注入的稀硫酸古用了部分体积,导致测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要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何措施? 。【实验改进】(4)甲小组同学听从建议,用食用油将集气瓶中水进行液封或者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但乙小组认为这样改进之后测量值依旧偏低,于是对图1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量筒中装满水),对于图2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在量筒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B.图2与图1相比,可以减少b导管中的残留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D.完全冷却后,量筒水位高于水槽水位,液面所示刻度为生成的气体体积【答案】(1)锥形瓶。(2)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3)把注射器换成具有连通器功能的分液漏斗。(4)AB。【解析】(1)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2)甲小组结果偏低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3)乙小组分析其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注射器注入的稀硫酸古用了部分体积,导致测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注射器换成具有连通器功能的分液漏斗。(4)A.若在量筒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故选项正确。B.图2与图1相比,可以减少b导管中的残留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选项正确。C.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原则,故选项不正确。D.完全冷却后,调整量筒水位与水槽水位相平时再读数,如果量筒水位高于水槽水位,液面所示刻度大于生成的气体体积,故选项不正确。22.生活中有时会用果蔬清洗盐来清洗果蔬,兴趣小组对某果蔬清洗盐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果蔬表面的残留,主要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等物质,常见杀虫剂多数呈酸性,少数为碱性或中性;②某市售蛋壳类果蔬清洗盐(以下简称“清洗盐”)产品标签部分内容如下:××蛋壳类果蔬清洗盐 【功效】除果蜡、高效去杀虫剂、除虫卵 【成分】蛋壳提取物(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使用方法】取适量清洗盐加入水中,再放入瓜果,轻轻揉搓并浸泡3分钟(1)某同学对该清洗盐“高效去杀虫剂”的功效提出质疑,理由是 ;(2)瓜果表面的人工果蜡中含有石蜡,根据石蜡的物理性质及清洗盐的成分和使用方法推测,该产品能除去人工果蜡,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条);【深入探究】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该清洗盐的成分并确定各成分的质量比,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资料:碳酸钙高温分解会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3)定性分析: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可以确定清洗盐中含有 ;高温反应后固体成分为 ;根据实验目的,试剂X应为 。(4)定量计算:要求得各成分质量比,除了清洗盐质量外,需要测定的质量至少包括 。【答案】(1)分析该清洗盐的成分,该清洗盐可能只能除去酸性杀虫剂,不能除去所有类型杀虫剂(合理即可)(2)清洗盐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使果蜡熔化(合理即可)(3) 碳酸钙 氧化钙 浓硫酸(4)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解析】(1)由该清洗盐的成分分析,该清洗盐的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均能与酸性物质反应,能除去酸性杀虫剂,但是不能除去碱性、中性杀虫剂,故该清洗盐不能除去所有类型的杀虫剂,故对该清洗盐“高效去杀虫剂”的功效提出质疑;(2)石蜡受热易熔化,该果蔬清洗盐中含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故该产品能除去人工果蜡,可能的原因是:清洗盐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使果蜡熔化;碳酸钙难溶于水,清洗时可作摩擦剂,也可除去果蜡;(3)碳酸钙高温分解会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清洗盐中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钙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所以高温反应后固体成分为氧化钙;由图可知,试剂X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可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试剂X为浓硫酸;(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要求得各成分质量比,除了清洗盐质量外,需要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氢氧化钙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若要求出氢氧化钙的质量,需要知道生成水的质量(等于清洗盐质量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而氧化钙的质量=清洗盐质量-碳酸钙的质量-氢氧化钙的质量,可得各成分质量比,所以除了清洗盐质量外,需要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钾肥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O32﹣,需用到的试剂是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答案】(1)钾肥;(2)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3)13.8%。【解析】(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因此碳酸钾属于钾肥;检验草木灰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取少量草木灰的浸出液放在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然后加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混,则证明含有CO32﹣,因此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3)设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K2CO3+CaCl2═2KCl+CaCO3↓138 10050gx 5gx=13.8%答: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24.《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金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1)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 (选填“①”“②”或“①和②”)。(2)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褪去。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 。(3)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 (补全实验方案)。【答案】(1)②;(2)Ca(OH)2+2HCl=CaCl2+2H2O;(3)滴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未完全分解,若无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完全分解。【解析】(1)①中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此实验不能推断石灰石煅烧产生二氧化碳,因为酒精燃烧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而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煅烧石灰石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②;(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酚酞溶液的红色褪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3)若石灰石部分分解,则石灰石中还含有碳酸钙,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可设计的实验是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未完全分解,若无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完全分解。故答案为:(1)②;(2)Ca(OH)2+2HCl=CaCl2+2H2O;(3)滴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未完全分解,若无气泡产生,说明石灰石完全分解。25.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骤Ⅰ中反应的原理是NaCl+NH3+CO2+H2O═NH4Cl+NaHCO3。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通常状况下,NH3的溶解度远大于CO2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 (填“NH3”或“CO2”)。(2)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为检测产品纯度,质检员取样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请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NH3;(2)2NaHCO3Na2CO3+H2O+CO2↑;(3)96.4%。【解析】(1)通常状况下,NH3的溶解度远大于CO2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NH3,形成碱性环境,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2)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纯碱(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3)设5.5g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Ca(OH)2=CaCO3↓+2NaOH106 100x 5gx=5.3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6.4%。答: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6.4%。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1章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 拓展性评价(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总结了食盐、纯碱、小苏打和碳酸钙的用途,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纯碱可治理盐碱地C.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D.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2.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下列物质属于磷肥的是( )A.Ca(H2PO4)2 B.FeSO4 C.K2CO3 D.CO(NH2)23.下列物质均可用于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a(NO3)2 B.KNO3 C.Ca(H2PO4)2 D.(NH4)2SO44.为了预防荔枝在成熟期发生果实裂开现象,果农给荔枝树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钾肥为( )A.NH4NO3 B.K2CO3 C.K2SO4 D.KNO35.春节临近,小宁想利用调味品在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上“写”出一个“福”字(如图),送给家人作为祝福礼物。下列哪种调味品能帮他实现愿望( )A.食盐水 B.白酒 C.蔗糖水 D.白醋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A 学农活动: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B 家务劳动: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C 养护植物:给花木施用草木灰(含K2CO3) 钾肥能使植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D 烹饪劳动:用小苏打发面,做包子 利用碳酸钠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松软A.A B.B C.C D.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检验Cl﹣的方法是向被检测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l﹣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pH>78.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HCl、FeCl3 B.K2CO3、HCl、NaNO3C.K2SO4、Ba(OH)2、Na2CO3 D.Na2CO3、BaCl2、KCl9.生物检索表常用于鉴定生物的种类。小科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氢氧化钠、盐酸、碳酸钠、硫酸4种溶液的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la溶液呈酸性……2 lb……3 2a滴加BaCl2有沉淀……甲 2b滴加BaCl2无沉淀……乙 3a滴加HCl有气泡………丙 3b滴加HCl无气泡……丁A.“▲”代表的是溶液呈碱性 B.甲表示碳酸钠C.乙表示盐酸 D.丁表示氢氧化钠10.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为红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是氢氧化钠C.④中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l﹣、Na+、Ca2+、H+D.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观察到沉淀消失,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同时产生大量气泡11.小科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盐类: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后,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 )A.NaCl B.Na2CO3 C.NaHCO3 D.CaCO31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C 取少量实验室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没有产生气泡 说明NaOH溶液保存完好D 将某溶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该溶液一定是碱性A.A B.B C.C D.D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含有Ba2+的溶液中: B.碱性溶液中:C.含有Ag+的溶液中: D.酸性溶液中:14.下列物质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H2SO4、BaCl2、CaCl2 B.K2CO3、NaNO3、CaCl2、KClC.NaOH、BaCl2、KNO3、NaNO3 D.KOH、CuSO4、NaCl、KNO315.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Mg2+、SO42﹣B.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D.一定含有K+、Mg2+、Cl﹣、SO42﹣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6.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17.某学校在进行校园植物园建设,其中设置了一个无土栽培区。无土栽培是利用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等盐类配制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很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1)氯化铵(NH4Cl)各组成元素中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的元素是 ;(2)小宇同学在氯化铵中加了熟石灰,结果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反应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2)NaHCO3固体在煅烧炉内分解,得到纯碱、可回收利用的物质X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母液(NH4Cl与NaCl的混合溶液)浓缩、冷却后,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主要原因是 。19.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请归纳有关知识。(1)在归纳性质①时,选择硫酸铜和铁两种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归纳性质③时,X代表的物质类别为 。(3)在归纳性质②时,利用 (填化学式)和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20.小科对一包固体粉末中的成分进行鉴别,粉末中可能含有CaCO3、NaCl、Na2CO3、K2SO4、KOH、C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仅由步骤Ⅰ可知,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步骤Ⅱ中分离出B和C的操作称为 。(3)结论: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碱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方案设计】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来计算样品的纯度。(1)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交流讨论】方案设计好之后,甲、乙两小组同学对该实验的误差有着不同的观点,甲小组认为按此方案测得的碳酸钠的纯度会偏低,而乙小组同学认为按此方案测得的碳酸钠的纯度会偏高。(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甲小组结果偏低的理由是 。(3)乙小组分析其实验结果偏高的原因是注射器注入的稀硫酸古用了部分体积,导致测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大。要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何措施? 。【实验改进】(4)甲小组同学听从建议,用食用油将集气瓶中水进行液封或者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但乙小组认为这样改进之后测量值依旧偏低,于是对图1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量筒中装满水),对于图2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在量筒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B.图2与图1相比,可以减少b导管中的残留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D.完全冷却后,量筒水位高于水槽水位,液面所示刻度为生成的气体体积22.生活中有时会用果蔬清洗盐来清洗果蔬,兴趣小组对某果蔬清洗盐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果蔬表面的残留,主要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等物质,常见杀虫剂多数呈酸性,少数为碱性或中性;②某市售蛋壳类果蔬清洗盐(以下简称“清洗盐”)产品标签部分内容如下:××蛋壳类果蔬清洗盐 【功效】除果蜡、高效去杀虫剂、除虫卵 【成分】蛋壳提取物(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使用方法】取适量清洗盐加入水中,再放入瓜果,轻轻揉搓并浸泡3分钟(1)某同学对该清洗盐“高效去杀虫剂”的功效提出质疑,理由是 ;(2)瓜果表面的人工果蜡中含有石蜡,根据石蜡的物理性质及清洗盐的成分和使用方法推测,该产品能除去人工果蜡,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条);【深入探究】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该清洗盐的成分并确定各成分的质量比,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资料:碳酸钙高温分解会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在一定温度下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蒸气。(3)定性分析: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可以确定清洗盐中含有 ;高温反应后固体成分为 ;根据实验目的,试剂X应为 。(4)定量计算:要求得各成分质量比,除了清洗盐质量外,需要测定的质量至少包括 。四、综合题(共3小题,23小题8分,24、25小题各6分,共20分)23.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O32﹣,需用到的试剂是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24.《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金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1)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 (选填“①”“②”或“①和②”)。(2)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褪去。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红色褪去的原因: 。(3)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 (补全实验方案)。25.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骤Ⅰ中反应的原理是NaCl+NH3+CO2+H2O═NH4Cl+NaHCO3。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通常状况下,NH3的溶解度远大于CO2的溶解度。为了提高产率,吸氨碳化塔中应该先通入的是 (填“NH3”或“CO2”)。(2)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为检测产品纯度,质检员取样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请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九上 第1章 第6节 拓展性评价(学生版).docx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九上 第1章 第6节 拓展性评价(教师版).docx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九上 第1章 第6节 拓展性评价(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