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课题 第一节 认识地球 课时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 9.宇宙中的地球9.2地球绕地轴自转 7~9年级:④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地球仪上地轴、极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学会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初步形成宇宙空间观念。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通过类比“生活中标定位置的方法”和发现“平面图与球面图的不同”,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变。探究实践:通过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模拟切割和理由阐述,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和反思评价;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提升动手实践、作品检验、改进完善等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态度责任:通过地球仪来认识和研究地球,感受地球仪这一模型的实用价值;通过使用卫星定位软件,体会经纬网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能发挥巨大作用。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和自转方向,也在生活中接触和使用过地球仪,但对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以及利用经纬度来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并不十分清楚。且初中生虽已具备基本的观察、实验、绘图、制作等技能,但他们理性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模型建构能力都尚显不足。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困难是运用二维方式展现三维空间的物体,认识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认识地球》第二课时,是在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基础上,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了实物模型——地球仪。教材围绕“在地球仪上,人们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先认识纬线、纬度及其划分,再通过对比认识经线、经度及其划分,进而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随后,通过“探索半球划分”,认识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通过“实践制作地球仪”,增进对地球自转、经纬线及其形状、经纬度及其划分,以及经纬网意义的理解。此外,本课时还为下一课时“阅读地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整节《认识地球》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学习任务① 创设情境,聚焦问题学习活动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研究,实现 教学活动 2024年4月30日,汤洪波、唐胜精准定位,人们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杰、江新林三位宇航员乘坐着神舟十七号返制成了一个实物模型,这样就可以将“地球” 回舱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东风着陆场安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 全着陆,地面搜救人员十分关注着陆点的精“地球仪”。 确位置,以便于快速赶往现场展开检查、出舱等后续事宜。在茫茫沙漠中,我们怎样描述返回舱着陆点的精确位置 过程诊断创设大家非常关注的神舟十七号返回舱安全着陆的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从实用价值的角度自然引出“地球仪”,为后续建构地球仪这一实物模型做好铺垫。学校任务② 初构“地球仪”学习活动 这根轴表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 教学活动 既然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那它应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 反映地球的哪些信息 的这一极,叫北极,用符号“N”表示;另一 地球仪有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的地球仪所极叫南极,用符号“S”表示。 反映的信息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两个相对请拿出简易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分别从 的点将圆球倾斜地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能侧面、北极上方、南极上方进行观察,并交 绕两个固定点所在的轴转动。流大家所观察到的现象。过程诊断通过构想地球仪所要反映的信息和利用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参与地球仪模型的建构过程,从而认识地球仪的地轴、南北极和自转运动。教学过程学习任务③ 再构“经纬网”学习活动 尝试将1张田字格纸裹到地球仪 教学活动请联系生活中电影院座位或围棋棋上,你们发现平面图放到球面上出现了什 盘上位置的标定方法,想一想在地球仪上人么现象 应该如何改进 如果某点的位置没 们怎样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有的组建议画有落到纵横线条交叉的点上,对应编码数 出相同的格子,从横向、纵向对格子进行据就无法使用,又该如何改进 依次编号来确定位置;有的组建议画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对横向、纵向的线条进行依次编号来确定位置;有的组建议将棋盘纸直接贴到地球仪上,利用棋盘上原有的编号就能确定位置等。过程诊断通过类比生活中标定位置的方法和体验平面图到球面图的转变,逐步建构经纬网,并利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让学生运用二维方式展现三维空间的物体,实现从平面思维到空间思维的转变。学校任务④ 探索“两半球”学习活动 请观察地球仪,指认东半球和西 教学活动先观察标有经线或纬线的圆萝卜,半球的分界线、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讨论应该沿哪两条经线将其分成东西两半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 球,或沿哪条纬线将其分成南北两半球;再属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南半球还是北半 将圆萝卜切成东西两半球或南北两半球。球 展示切好的半球,并阐述划分半球的理由。过程诊断通过对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模拟切割、理由阐述、观察指认,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感悟科学探究需要搜集、处理信息和反思评价。达标检测如图为地球仪的侧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甲、丙两地的地理位置。甲 ,丙(2)甲、乙、丙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3)甲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4)下图分别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北半球俯视图和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南半球俯视图,请分别在图上标出甲、丙两地的位置。课堂小结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