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镇海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三科学考生须知:1.全卷共4个大题,32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4.本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Fe:56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024年4月29日,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减缓全球变暖目标的是( )A. 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B. 积极推进植树造林C.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D.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2.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B. “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C. “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D. “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固体试剂C.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D. 验满4. 如图为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B. 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功C. 从翻站到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D. 举着杠铃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功5. 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如图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的关系。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A. 稀盐酸 B. 氯化钠 C. 熟石灰 D. 石灰石6. 小科蘸取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涂抹在白色纸花上,再喷无色酚酞试剂,然后挂在装有浓盐酸的烧杯上方(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将看到纸花颜色先变红,然后红色褪去B. 使用浓盐酸进行该实验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挥发性C. 该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D. 该实验可以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7. 电动车充电不当引起的火灾时有发生,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都加强了对电动车充电的整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电动车充电线绝缘皮破损后仍可继续使用B. 电线着火时应迅速泼水浇灭火焰C. 充电时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D. 发生电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8. 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这项成果不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还可以解决粮食危机。如图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关键步骤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和的分子个数比为 B. 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9. 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如图所示,小科用手提起哑铃,这一动作可以认为桡骨在肱二头肌的牵引下绕着肘关节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杠杆的阻力是哑铃受到的重力B. 此杠杆的支点为A点C. 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D. 用手提起哑铃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10. 图中的物体被匀速吊起或拉起,所有物体重力均为G,不计动滑轮和杠杆的重力、绳重和一切摩擦,则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A. B.C. D.11. 如图所示是四个科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中,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 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水蒸气的热量转移给了木塞C. 丙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也未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丁图中,迅速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活塞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12. 如图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将、两电阻丝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且,瓶内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两管中煤油温度上升将变慢C. 该装置可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D. 选用比热容小的煤油做实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明显13.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种类 鉴别方法A 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先滴加硝酸钡再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白色沉淀是否消失B 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C 与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观察粉末颜色变化D 固体与固体 加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观察温度变化A. A B. B C. C D. D14.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当打开活塞K时,下列对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逐渐消失B. 装置②中液面会升高并产生蓝色沉淀C. 装置③中会有气泡冒出,液体倒流入装置②D. 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并产生蓝色沉淀15. 生活中灯泡被烧坏经常发生在开关闭合的一瞬间,兴趣小组为了找到原因,将一个标有“,”的小灯泡接在电压为的恒压电源上(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的瞬间利用传感器记录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可以观察到前灯丝经历了从不发光、微微发光到逐渐变亮的过程;从第后灯泡逐渐变为稳定发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灯丝的实际功率先变小后不变B. 小灯泡稳定发光后实际功率为C. 灯丝从逐渐变亮,实际功率逐渐变大D. 开关闭合瞬间,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所以容易烧坏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食用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有机物”或“无机物”)。已知醋酸溶于水时会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用白醋清洗淋浴头能使淋浴头的出水量变大,这是因为醋酸能与出水口集聚的钙镁固体化合物发生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的类型)。17. 如图所示,先用砂纸擦除锌片和铜片表面的氧化膜,再用导线将两者分别接到灵敏电流计的正负极,然后把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锌片部分溶解,铜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蓝色溶液变浅,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1)实验中的能量形式转化是__________。(2)请写出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3)将硫酸铜溶液换成稀硫酸,其它条件不变,铜片表面可能出现__________。18. 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长时间的在轨停留,载人航天器中要解决氧气的再生问题。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并配合水的电解来实现氧气的再生,大致流程如下: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根据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进入到萨巴蒂尔反应器充分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气体。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和各装置的增重质量如下图所示:请使用数据,列出它们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19. 小科观察到家用电能表的情况如图所示。从原来票据上查出上月电能表的示数是。若按0.5元/(kW·h)计费,小科家本月应缴电费__________元;当小科家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内转盘正好转过5圈,则该灯泡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若小科家中目前有的电视机一台,的电饭锅一只,根据电能表规格小科家最多还可接“”的电灯_________盏。20. 小科在实验室找到一只可拆卸的电流表,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1)打开外壳,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将电流表__________联接入电路,通电后线圈转动,带动指针偏转;撤去磁体再次通电,指针不动。其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相同。(2)若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指针偏转方向会与(1)中的偏转方向相反,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__________有关。21. 现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由、、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小科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1)由实验1可确定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2)由实验1和2可确定原溶液的组成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可能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22. 镇海蹦技学校被誉为“冠军摇篮”,源源不断的蹦技健儿一次又一次“蹦”出新高度,将镇海蹦床的声音传递得越来越远。如图为蹦床运动简化示意图,其中运动员在O点时速度为零,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若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则:(1)从O点下落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蹦床的弹性势能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在__________点(填A、B或C)处运动员的动能最大。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 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元素外,还含有、、三种元素。(1)依据锈蚀物的组成元素,推测空气中的__________肯定参加了反应,但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反应。为了确认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系列实验,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两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填字母)。(注:蒸馏水是煮沸迅速冷却的,固体干燥剂仅吸收水分)(2)若金属是铜,铜器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兴趣小组欲探究的性质。【查阅资料】①的化学性质与和混合物的性质相似。②受热分解生成和,的化学性质和相似。③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结合以上信息分析推测,加热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实验探究】为进一步验证受热分解的产物,兴趣小组选择并连接下图中的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按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24. 兴趣小组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每个钩码重均为)(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甲图所示,此时杠杆__________(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2)同学们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分析后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②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验证哪个结论正确,他们继续进行实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竖直向下和斜向下拉动杠杆,如图丙所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结论②是错误的。(3)他们又设计了一个方法证明①结论是正确的。他们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如图丁所示,若已知以为圆心的三个同心圆的半径关系,,则在点悬挂4个钩码,需要在点挂上__________个钩码才能使圆盘平衡。为了改变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他将挂在点的钩码先后挂在__________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图示位置平衡。此发现加深了他们对杠杆平衡条件和力臂的认识。25. 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磁性粉末。由、和按的个数比构成。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的粉末的流程简图。已知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保持不变。(1)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个过程中粉末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受到力的作用。(2)第②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4)第③步中只有部分转化成。为了确保最终生成,第③步的产物中和的质量比应等于__________。26. 小科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 0 1 2 3 4温度 甲液体 20 21 22 23 24乙液体 20 22 24 26 28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让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__。(2)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_________。(4)由实验数据可知: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填“大”或“小”)。27. 小科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1)闭合开关,小科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原因可能是( );A. 灯泡断路 B. 灯泡短路C. 滑动变阻器断路 D. 滑动变阻器短路(2)小科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_________;(3)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A. “”的滑动变阻器B. “”的滑动变阻器(4)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__________(填>、<或=)。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28、29题各6分,第30、32题各8分,第31题7分,共35分)28. 无土栽培是一种不使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培养液来提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种植技术。不同的作物要求不同配方的营养液。某种营养液含有三种成分,它们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1)该营养液中的硫酸钾属于( )A. 钾肥 B. 磷肥 C. 氮肥 D. 复合肥(2)硝酸铵中氮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328克该营养液可为植物提供__________克磷元素。29. 小科用迷你电动机制成了一台升降机模型,如图。电路中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匀速提升重为的物体,此时电压表示数为。(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_。(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3)若电动机正常工作,可使物体上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30. 胃酸过多会引起不适,患者常用碳酸氢钠片和铝碳酸镁片等抗酸药物来治疗,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胃液中的过量盐酸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反应前 加入稀盐酸稳定后测量 再次加入稀盐酸稳定后测量甲 乙(1)铝碳酸镁片的主要成分是铝碳酸镁,该物质中含有、、、,其中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符号)。(2)为测定碳酸氢钠片中有效成分的占比,兴趣小组取10片碳酸氢钠片研磨成粉,用图乙装置将稀盐酸分两次加入装有粉末的大烧杯。请利用图中数据计算每片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3)为了进一步比较药效,兴趣小组取等量的两种药片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利用传感器和传感器分别测出容器内浓度和溶液变化,得到图丙所示两幅曲线图。通过分析曲线图你认为__________片(填“碳酸氢钠”或“铝碳酸镁”)治疗胃酸的效果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31. 如图是滑轮和斜面构成的一种组合机械。重物为,在拉力作用下,重物以速度沿斜面匀速移动,重物上升的高度为,该组合机械的机械效率为,求:(1)有用功的大小。(2)拉力的功率大小。(3)拉力的大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2. 项目化学习小组以“校园直饮水机结构探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实践活动。【项目一】加热原理(1)现用电热片、接入图甲电路模拟电热开水器的电路。已知电热片、的阻值为或,但因铭牌不清无法确定,项目化小组同学利用图甲确认电热片阻值大小。已知电源电压恒为,变温油墨纸片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红色会褪去。将红色油墨纸片同时放在、上面,闭合开关S,发现上的油墨纸片红色先褪去,则的阻值为__________;(2)图甲电路能模拟电热开水器保温和加热两档功能。根据(1)实验,计算图甲电路加热功率为多少________?【项目二】热交换器设计项目化小组的同学想到将电热开水器中的开水变成温开水,需要冷却放热。若将冷却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用于提高进电热开水器前水的温度,可以节约电能。于是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的方案。(3)该方案用波纹管比直管冷却效果更佳的原因是__________。【项目三】节能效果(4)校园直饮水机采用上述热交换的方式,使进水管的常温自来水从变成的热水,再通电加热至。要得到的开水,相较于将的自来水直接烧开,可节约电能多少_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镇海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三科学考生须知:1.全卷共4个大题,32个小题。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4.本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Fe:56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C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题答案】【答案】 ①. 有机物 ②. 复分解【17题答案】【答案】(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3)气泡【18题答案】【答案】(1)(2)【19题答案】【答案】 ①. 60 ②. 7200 ③. 5【20题答案】【答案】(1) ①. 串 ②. 电动机(2)电流方向【21题答案】【答案】(1)(2) ①. 和 ②.【22题答案】【答案】(1)不变 (2) ①. 减小 ②. 增大(3)B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3题答案】【答案】(1) ①. 、 ②. AC(2) ①. CuO、H2O、CO2 ②. A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4题答案】【答案】(1)处于 (2)不同(3) ①. 6 ②. G、P【25题答案】【答案】(1)有 (2)(3)过滤 (4)【26题答案】【答案】(1)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加热时间 (3)受热均匀(4)小【27题答案】【答案】(1)A (2)05(3)B (4)>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28、29题各6分,第30、32题各8分,第31题7分,共35分)【28题答案】【答案】(1)A (2)2∶3(3)6.2【29题答案】【答案】(1)1 (2)10(3)6【30题答案】【答案】(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碳酸氢钠粉末和稀盐酸的总质量为185.0g,加入10g稀盐酸后,总质量变为183.6g,则第一次加入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5.0g-183.6g=1.4g再次加入10g稀盐酸后,总质量变为182.8g,则第二次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3.6g-182.8g=0.8g两次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10片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x=4.2g,每片碳酸氢钠片的质量为0.5g,10片的质量为5g,则每片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4%(3) ①. 铝碳酸镁 ②. 铝碳酸镁片与胃酸反应后溶液的pH更高,能使胃酸的酸性减弱得更明显,碳酸氢钠更容易造成胃胀气【31题答案】【答案】(1)(2)(3)【32题答案】【答案】(1)18 (2)(3)见解析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