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14 圆明园的毁灭【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语言运用: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思维能力: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审美创造: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3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重点)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重难点)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情导入,交流资料。(1)谈话: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指名交流搜集的资料及图片)(2)教师点拨:是的,昔日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经三代皇帝,历时150多年的创建和经营,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有“万园之园”之称。2.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提醒注意“圆”和“园”的区别。【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主题,走进圆明园。在揭示环节可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为后文详细了解圆明园作了铺垫。二 初读课文,了解圆明园1.初读课文,识写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圈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留作交流。(2)教师检查初读情况,学生交流自己读不准的字音,共同正音。课件出示:煌 珑 剔 澜 陵 宏①读准字音:“煌、珑、陵、宏”是后鼻音。②区分字形:珑—笼,剔—踢,陵—凌。③组词识记“澜”:波澜壮阔、力挽狂澜、推波助澜。(3)再读一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读一读,抄一抄。课件出示: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西洋景观 天南海北 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 建筑宏伟 青铜礼器 奇珍异宝(4)随文识写“辉、煌”:“辉”左边“光”末笔竖弯钩变成竖提。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师巡视指导后评议。(5)指名分段朗读,评议,共同正音。2.默读课文,梳理脉络。(1)边读边思考每部分讲了什么,试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梳理:第1自然段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2~4自然段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第5自然段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这一部分内容有很多难读的字词,所以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应该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条件。随文识写“辉、煌”也与本课要了解的圆明园的辉煌紧密相关。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堂演练。3.布置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2)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历史。(3)继续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1)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一:布局美。(板书:布局)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出示圆明园布局示意图,提问:什么是“众星拱月”?(板书:众星拱月)预设: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点拨:“众星拱月”比喻多个个体拥戴一个核心。这是圆明园的总特点。(2)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二:建筑美。(板书:建筑)除了宏大的规模和布局外,圆明园值得这么高评价的原因还有哪些?预设:圆明园内还有各式各样的建筑……小结:没错,圆明园中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赞美)出示景观补充资料。(3)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收藏美。除了布局、建筑外,圆明园值得这么高评价的原因还有哪些?预设:圆明园内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收藏 历史文物 珍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导:第4自然段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一句话是过渡句。启发思考:“上自”“下至”写出了什么?这些词语不但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圆明园的布局美、建筑美、收藏美。3.再读第1自然段,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体现沉痛的心情。4.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地方写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画一画。预设1:我从“侵入、闯进、拿得动、掠走、破坏、毁掉”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他们抢夺走了许多珍贵宝物。预设2:我还有补充,这一段中的“销毁、奉命、放火、烧”这些字词也能感受到英法联军的野蛮贪婪。5.最后一自然段中,“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三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从“1860年10月6日”“10月18日”可以看出,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从“10月18日和19日”可以看出,英法联军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从“三天”可以看出,这把大火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6.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写更能凸现这样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的毁灭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从而激发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拓展阅读,深化情感过渡:侵略者不但抢夺、毁坏了我们的文物,他们还掠夺了我们的土地,屠杀了我们的人民。我们一起来看“阅读链接”中的《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播放《和平宣言》视频。(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阅读链接”资料的阅读,强化学生对结合资料体会情感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认知。)三、课堂小结1.主题概括。2.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灿烂的过去,体会到了课文表达的情感。【教学反思】《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我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中国近代史有些陌生,在教学时需要通过讲解和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知,这也是本单元的重要训练点。所以在课堂中,我通过出示资料、图片、播放音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圆明园布局的宏大、建筑的多样和文物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灿烂文化的热爱。在此基础上再将圆明园的毁灭与之作对比,痛惜、愤怒、难以置信的情感体验就更加深刻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圆明园的毁灭(部编)五年级上第1课时新课导入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对圆明园有哪些了解?昔日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经三代皇帝,历时150多年的创建和经营,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有“万园之园”之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圈出自己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留作交流。初读课文煌 珑 剔 澜 陵 宏煌 珑 剔 澜 陵 宏后鼻音huánɡlónɡtīlánlínɡhónɡ澜:波澜壮阔 力挽狂澜 推波助澜笼踢凌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 西洋景观 天南海北 风景名胜 流连其间 建筑宏伟 青铜礼器 奇珍异宝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竖弯钩变成竖提。左窄右宽,左小右大。分段朗读,边读边思考: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1)阐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以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三部分(5)第二部分(2~4)具体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文物,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丽。讲述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第二课时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一布局美互动课堂众星拱月圆明园绮春园布 局 规 模 宏 大长春园建筑美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二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本段写了哪些建筑和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买卖街是一座舍卫城,城内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应有尽有,如果皇帝要逛街,宫女、太监等几百人就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繁华,真的像个买卖街。买 卖 街山乡村野安澜园安澜园位于长春园内,是仿造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海宁的“安澜园”建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有四次住在海宁的安澜园。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湖北岸。仿照苏州同名景建造的狮子林,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建成。长春园罹劫后,本景已片瓦无存。 平湖秋月位于圆明园福海北岸西部,仿杭州西湖同名景。平湖秋月三卷大殿基址今已发掘出土。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收藏美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过渡句总分总~~~~~~~~~~~~~~~~~~~~~~~~~~~~~~~~~~~~~~~~~~~~~~~~~~~~~~~~~~~~~~~~~~~~~~~~~~~~~~~~~~~~~~~~~~~~~~~~~~~~~~~~~~~~~~~~~~~~~~~~~~~~~~~~~~~~~~~~~~~~~~~~~~~~~~~~~~~~~~~~~~~~~~~~~~~~~~~~~~~~~~~~~~~~~~~~~~~~~~~~~~~~~~~~~~~~~~~~~~~~~~~~~~~~~所藏文物历史悠久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上自”“下至”写出了什么?数量众多、品种丰富价值之高收藏不易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之高损失之大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布局建筑收藏为什么这样说?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野蛮贪婪动词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哪些地方写出了侵略者丑恶的嘴脸?画一画。~~~~~~~~~~~思考:表示时间的词语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搞破坏的时间长达十几天。大火烧的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样写更能凸现这样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的毁灭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从而激发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拓展延伸和平宣言课文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和它惨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人们________,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题概括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不忘国耻课堂小结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灿烂的过去体会到课文表达的情感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docx 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件.pptx 《和平宣言》.mp4 七子之歌.mp3 圆明园.mp3 圆明园部分复原场景.mp4 火烧圆明园.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