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炮弹作花瓶,万事乐太平《胜利之夜》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后,天下真的太平了么?《炮弹作花瓶》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1.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2.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课程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10重庆谈判;《双十协定》1946.6国民党发动内战1948.11三大战役结束1949.4.23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1947年夏中共土地改革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空定位学习任务:学术争鸣——国民党惨败与中国共产党胜利?材料1:关于国民党失去支持,民心转向拥护中国共产党,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就政策和现实表现而言,结局是不是一场共产党的胜利?抑或更准确地说,就像当时经常被认为的,是一场国民党的惨败?——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根据示意图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主要集中在哪一区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图主要集中在东北与华北一带(原抗日敌后根据地);国民党在做什么准备?国民党抢夺地盘,英美等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占解放区。——国民党军事上为战争布局国民党在政治方面有布局吗?准备重庆谈判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毛泽东先生勋鉴: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巳准备飞机迎接,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蒋介石为何如此着急三次电邀毛泽东?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我准备坐班房……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不利于蒋介石……所以重庆可以去也是必须去。——1945年8月26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发言国民党:以谈判拖延为内战做准备,假和平真内战共产党: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赢得舆论与民心重庆谈判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重庆谈判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平似乎就在眼前……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外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和平梦碎……和平如约而至了么?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项 目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兵 力 约120万人 约430万人地区面积 228.58万平方公里 731.172万平方公里城 市 25%(少数为中小城市,大部分为农村) 75%(包括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大城市)人 口 约1.36亿人 约3.39亿人武器 大部分为土枪、土炮,部分为大刀长矛 部分美式装备(39个师),大部分为日式装备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数据来源于《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粉碎敌人的进攻的呢?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图1946.6全面内战爆发1946.7-10粉碎全面进攻1947.5粉碎重点进攻战略防御战略反攻1947.6挺进大别山陈赓兵团刘邓大军陈粟大军1948.9-11辽沈战役1948.11-49.1淮海战役1948.11-49.1平津战役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各个击破分割包围战略决战原 因:军事上攻守易位。学习任务:梳理解放战争进程并概括战局阶段特征取得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1947.3发动重点进攻1234大别山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5渡江战役请说出以下5幅图片对应事件或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挺进大别山大别山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召开:工作重心+“进京赶考”+两个务必1949.4国共两党北平和谈,国民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1949.4.21渡江战役意义: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成功。胜败成定局1949.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三、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学习任务1: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这一时期国统区统治的具体表现及特点。《五子登科》丁聪1945年1945.9确定使用法币接受日伪产业1945.12昆明一二一惨案1946.7李公朴闻一多遭杀害1946.11《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947.1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禁止学生反美示威活动1947.5打压“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1946.11-12国统区法币购买力示意图1. 国统区的危机三、民心向背的较量1. 国统区的危机领域 特点 表现政治经济外交“劫收”、一党专政、杀害爱国人士、镇压人民运动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巧取豪夺;工农业生产破坏严重;《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独裁、专制、腐败萧条崩溃不独立,卖国性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举杯表示庆祝影响:经济危机加剧,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面临危机,激起人民反抗(国统区反将“第二条战线”)三、民心向背的较量2. 解放区的建设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解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材料:"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共中央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美)埃德加·斯诺《旅行于方生之地》三、民心向背的较量材料 1946年4月23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主要规定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原则;武装自卫的权利和政府应提供的保证以及司法独立等等。这个宪法原则对于建设解放区,鼓舞人民斗志,支持全国解放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建国后制定宪法以及现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材料“金豆豆呀银豆豆,比不上咱家的土豆豆。一颗选票一颗豆,小心投在碗里头。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摘编自《豆选》2. 解放区的建设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解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三、民心向背的较量2. 解放区的建设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这一时期解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领域 内容 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民主建设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内容)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重大问题。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为后世提供借鉴三、民心向背的较量赫伯特·希契:即使是最苛刻的批评也不能否认那些从‘万里长征’走过来的人的组织能力,也不能否认共产党领导和党员的严明纪律。谢伟思:共产党将在中国生存下去,中国的命运不是蒋的命运,未来的中国属于中国共产党。包瑞德:我有好几次看见国民党的军官其中包括一位两星将军抽打士兵的耳光,这种情形我在共产党区从未见过。解放军露宿街头,国外媒体:国民党再也回不来了。27日天刚亮,我得知进入市区的部队第一夜就露宿在人行道上…我在南京路西藏路以西地区战士比较集中的地方拍摄了这张照片”——为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摄影师陆仁生后人通过文汇网公开作者当年手写的材料。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5月27日清晨,照片中的解放军就是20军59师的战士。两千多名战士分两排,从浙江路路口一直睡到西藏路路口,500多米,多壮观。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见闻与报告“天意”还是“民意”?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①国民党方面: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失去了民众的支持。②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意义:①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合作探究:谈一谈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1.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体现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2.《双十协定》签订后共产党军队主动撤出很多解放区;3.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革命胜利愿景和“两个务必”作风;4.五一号召巩固扩大统一战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深受国民党压制的民主党派逐渐和共产党结成同盟。追求民主和平,顺应了民心建立统一战线,凝聚了民心两个务必作风,坚定了民心土地改革措施,赢得了民心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习近平启示本课小结历史史实重庆谈判进攻中原解放区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5.81946.61947夏1949.41948.9-111949.11947.3历史阶段争取和平民主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胜利进军内战爆发三年解放战争(1946.6-1949)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