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祁东县2025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时长:6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
的朝代及其建立者是()
581618
960
1368
①②


A,隋朝、杨广B.隋朝、杨坚
C,唐朝、李世民
D.唐朝、李渊
2、某中学历史老师王某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
列哪一对联是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
A,虎视何雄扫六合,民怨沸腾因暴政
B.楚汉之争终获胜,定都长安成一统
C.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柒
D.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人评
3、唐朝经济繁荣,留下了一些珍贵的艺术品。下面三件藏品能够折射出唐朝()
邢窑白釉瓷罐
越窑青胎瓷带托茶盘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A.手工业技术高超
B.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文学艺术较繁荣
D。社会生活非常奢侈
4、历史上打破长安繁荣太平局面,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大事是()
A.藩镇割据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5、唐代某著名的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者认为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赐,或者希冀依赖上
天进行赏罚都是极其荒谬的,人只要掌握自然规律,就足以支配自然。这位思想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僧一行
D.白居易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文献通考》记载:改革后的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税收剧增到5210万石,即
使与治平(1064一1067年)时相比也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
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叙述的是王安石变法的()
A.背景
B.措施
C.特点
D.意义
7、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
以下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澶渊之盟》历史刷
B.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C.《资治通鉴》译注本
D.《清明上河图》木雕模型
8、某校历史社团编排了一部舞台刷,根据剧本篇目推断该刷剧名为()
第一场备战
第二场献粮
第三场郾城大捷
第四场阴谋
第五场班师
第六场刑讯
第七场莫须有
第八场风波亭
第九场刺秦桧
第十场祭庙
A
《刚正不阿一寇准》
B.
《精忠报国
一岳飞》
C.《金戈铁马一辛弃疾》
D.《碧血丹心—文天祥》
9、元代打破了历代地方政区划分多依赖于‘山川形便以及人为传统的思路,作为军事
镇成区,根据需要,大开大合,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材料评论的制
度是()
A.行省制度
B.中书省
C.驿传制度
D.宣政院
10、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我们揭秘历史的珍贵一手史料。下列出土文物能够反映
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南海一号沉船打捞现场及出水瓷器
注:“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
A.海外贸易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商品经济发达
D.造船技术先进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祁东县2025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C B D B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C A D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民族:吐蕃(2分) 史实:金城公主入藏或唐蕃会盟碑(2分)
(2)事例:玄奘西行;鉴真东渡。(4分)
(3)原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2分)
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2分)
(4)如何看待:大力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2分)
18、(1)A南宋 B西夏(4分)
(2)元朝(2分) 元朝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度。(2分)
(3)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2分)司马光:《资治通鉴》(2分)
政权并立、南北对峙;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各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科技成就巨大,文学艺术成果丰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1)名称:①锦衣卫(或东厂)(2分)②军机处(2分)
原因:清朝前期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政府政策支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4分)
(3)史实: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中央政府台湾的管辖。(2分,任答一点即可)
(4)认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耕文明开始衰落。(2分,任答一点即可)
20、示例:观点: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分)
论述: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6分)
结论:对外开放使国家富强,闭关锁国使国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有所得益、有所进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