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阶段性作业2025.07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对应的答题栏内。)1.根据《协议》规定,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在张国华、谭冠三的率领下进驻拉萨(如图),五星红旗终于在世界屋脊高高飘扬。文中《协议》的达成这意味着1951年10月26日,西藏地方政府为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的入城式,进驻拉萨的官兵手持国旗从布达拉宫前通过。A.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C.西藏完成了民主改革 D.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2024年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某校新闻社团为此撰写了公众号文章,下面最合适的题目是A.《接最可爱的人回家》 B.《学习雷锋好榜样》C.《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D.《县委书记好榜样》3.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大批农村党员、农民积极分子参加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每个乡村还建立了民兵组织,在剿匪、反霸及维护社会治安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可知,土地改革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4.新中国成立之初依然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国家。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都发生在中国周边,严峻的安全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强大国防力量。为此,国家需要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5.如图为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宣扬A.实现了公私合营后的喜悦 B.工业化建设的突出成就C.农民拥护农业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6.如图是195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GDP指数以1952年为100)。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五年计划成果显著C.国民经济调整的实行 D.“以阶级斗争为纲”7.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出:“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该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意义主要在于A.破除了“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B.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C.纠正当时主要领导人严重错误 D.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8.对比我国1978﹣2002年各类性质企业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优越性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C.“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 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9.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2020年,党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这表明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职能 B.经济实力推动城市转型C.国家政策引导城市发展 D.城市发展决定政策导向10.根据以下材料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邓小平:“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就要用相当的财力来援助第三世界。”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A.坚持人民至上 B.坚持自我革命C.坚持敢于斗争 D.坚持胸怀天下11.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A.以钢为纲、人民公社好、上山下乡B.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一带一路、新发展理念12.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有力地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三个源流。这一制度的重大意义在于A.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B.使得各民族完全失去自身文化特色C.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D.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11720.912.3%) (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9569.914.2%) (7759.213.9%) (702112.8%) (5823.4151%)13.如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统计的地区生产总值。图表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的A.民族区域自治B.西部大开发战略(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年))C.经济体制改革D.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14.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的通知: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学校必须于每个上课日以及香港回归纪念日、国庆日等重要日子升挂国旗。该举措A.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B.完善了香港的社会建设C.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D.促进了香港的教育发展15.如图中,两幅图反映了我国的建设成就,它们的共同作用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A.重视高新科技,巩固国防 B.沟通中央地方,实现统一C.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 D.践行高度自治,共谋发展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我们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题干中“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A.海峡两岸直按实现“大三通”B.海峡两岸彻底结束军事对峙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17.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该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B.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C.中华民族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18.如表是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战略目标,据此可知,海军战略目标不断调整意在时期 战略目标20世纪50年代 保卫沿海沿江,实行沿岸防御20世纪80年代 提出海军“近海防御”战略21世纪以来 从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A.展示我国科技强军的成果 B.适应不同时期国防建设需要C.表明我国多兵种部队建成 D.驱逐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影响19.某班同学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历史主题是准备下潜的核潜艇 受阅的坦克方队 歼-20战机A.中国现代外交 B.工业化的起步C.祖国统一大业 D.现代化的国防20.2025年2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说,“中国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每一个国家的声音都应得到倾听”。下列能体现此理念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国家统一”的方针21.1957年,北京亚洲电影周作为新中国早期重要的文化外交活动,吸引了1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工作者参加,展映了《章西女王》《女篮5号》等16部反殖民主义的影片。此次电影周活动A.源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B.践行了万隆会议的精神C.服务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全方位外交的开展22.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开始用“建设思维”“发展思维”审视世界和研判外部环境,在国际社会中尽可能多地争取朋友,重塑了中国的利益观。下列能够与此印证的是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万隆会议C.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D.参加日内瓦会议23.如表说明新时代我国外交2013年 博鳌亚洲论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7年 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以和为贵,协和万邦”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使我国国际影响力剧增 D.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4.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史要》将新中国军事史分为四个阶段。如图《人民日报》号外刊载的国防军事成就处于A.起步辉煌(1949年10月至1959年8月)B.曲折历程(1959年9月至1978年12月)C.改革创新(1979年1月至1989年12月)D.跨越发展(1990年1月至今)25.如图是1968年发行的广东省通用粮票和1990年发行的深圳发展银行(现已与平安银行合并)股票,两者分别体现的经济特征是A.计划分配、市场交易 B.自然经济、封闭经济C.单一公有、集体所有 D.农业优先、工业优先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5分,第28小题18分,共50分。)26.(17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摘编自新闻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八大 ”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写出两个代表人物(6分)材料二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确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是什么(4分)材料三 过去四十年,不论是对外贸易、双向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国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体地,201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4.10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这相当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210亿美元外贸总额增长了196倍。 ——摘编自《国际贸易》(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7分)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奈温时的谈话》(1978年1月14日)材料二 如表时间 事件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987年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1992年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0世纪末 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1999年12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5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2015年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伟大构想。列举在这一伟大构想指引下的两项成功实践。(6分)(2)根据材料二,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9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8.(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半个世纪以来,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为基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改编自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发言材料二 尼克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1972年2月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摘编自《理查德 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三 进入新时期以后,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了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改编自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公告”的名称及其发表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特点。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现实意义。(7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当今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4分)八年级历史单元作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5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A B D C C A B C D D D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A C C B B D A B C D B A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5分,第28小题18分,共50分。26.(17分)(1)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2分)王进喜、焦裕禄、雷锋。(4分,答出其中2个即可)(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分)(3)变化:对外贸易迅猛发展。(3分)原因:党的正确领导;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其中2点即可)27.(15分)(1) “一国两制”。(2分)香港回归祖国;(2分)澳门回归祖国。(2分)(2)【示例】观点: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3分)论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回归开辟了途径。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总之,随着香港澳门回归,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完成。(6分)【在上述示例之外,其他观点只要是符合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并且论述符合要求,就可得分】28.(18分)(1)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或者:确立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3分)(2)《联合公报》(或者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2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3)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3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2分)(4)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