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装班级(本试卷共19小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长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姓名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订本部分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学号1.某教师在上课时出乐了以下史实,这些史头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不,下西洋线A.经济交流B.政治模式C.民族交触D.对外交佳2.时间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为中国古代历史时间轴,其中③处的阶段特征是先秦时期①②③④明清时期内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A.政权并立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3.下表为我国舌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情况。由此可知,我国古代不历史时期确立及演变秦朝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汉朝设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元朝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明清时期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准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中央决策日趋完善C.逐渐走向民主政治D.藩镇割据局面出现4.陈旭麓指出: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关于这场“斗争”,说法正确的是动A.是地主阶级发起的反封建运动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但存局限性D.“扶清灭洋”,打击了外国势力5.右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因题B.民族工业发展经历艰难曲折过程发展水平1919年1926年C.技术落后是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1912年1927年1949年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太不重视工业1895年19泄纪大七十年代时间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6。“它之所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原则,它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的外交策略7.下图的邮票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场面,背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反映了A.民族团结的愿望B.政治协商的制度C.人民民主的原则D.婚烟自主的权利8.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社会主义基本和国的成立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度的建立A.中共中央重视科教兴国的实现B.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D.上屋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9.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A.产品分配方式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D.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1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六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A.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B.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11.王毅部长2014年在外交学院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中国外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绩,下面关于中国外交成就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C.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D.逐渐地形成了宽领域的对内改革格局12.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5千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这表明我国A.教育事业获得突破性进展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C.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D.国防军队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