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学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基础知识点: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非生物 因素:光、温度、水、土壤等;另一类是 生物 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非 光 温度 水 土壤空气生物生 因人间四月芳菲尽,朵朵葵花向太阳 沙漠多为不毛之地 土壤含无机盐等 动植物要呼吸态 素 山寺桃花始盛开因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共生关系生素物因素 瓢虫吃蚜虫 蚂蚁合作搬运食 水稻与杂草竞争 蛔虫和人 真菌和藻类物 阳光、水无机盐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做出假设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实验器材:10 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 和 明亮 两种制订计划 环境。实验步骤:①向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 5 只鼠妇,静置 2 分钟。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 10 次。将统计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表中数据仅供参考)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实施计划明亮 2 3 2 4 1 1 1 2 3 2阴暗 8 7 8 6 9 9 9 8 7 8得出结果 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多 (填“多”或“少”)于明亮处的鼠妇数量。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①实验的变量是 光 ,其他的条件都应 相同 。(控制单一变量)②实验组是盖 玻璃板 的一侧,对照组是盖 纸板 的一侧。表达和③实验中用 10 只鼠妇(每侧 5 只)而不是 1 只,是为了 减小偶然性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交流 ④统计结果时计算各小组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小实验误差 。⑤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1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学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4.(1)生物能 适应 环境。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 适应 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2)生物也能 影响和改变 环境。骆驼尿量少 海豹皮下脂肪厚 骆驼刺根系发达 仙人掌 酸枣 蒺藜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水 温度 水 尖刺:减少水分散失、保护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植物蒸腾作用影响 O2生物呼吸作用产蚯蚓松土改良土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环境的气温和湿度 生 CO 影响碳氧平衡 过度放牧2探究:植物对环境温度的影响提出问题 不同植被对空气温度有影响吗?做出假设 不同植被对空气温度有影响。①确定小组成员及其分工②选择三种植被环境:裸地、草地、树林制订计划 ③在一天内选择早晨、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用干湿表分别测量三种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④每次测量时,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裸地 草地 森林根据制订的方案进行探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数据仅供参考)测量序数 裸地温度(%) 草地温度(%) 树林温度(%)早晨 中午 晚上 早晨 中午 晚上 早晨 中午 晚上实施计划 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平均值 45.6 29.5 35.2 60.7 49.6 55.9 78.9 61.3 73.5得出结论 植物对环境温度有一定影响表达交流5.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 与 环境 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物质循环大气中的 CO2非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 分 光 呼 呼态 植物 能光合作用包 生产者 解 合 吸 吸制造有机物 燃系 括 作 作 作 作 烧统 用 用 用包 用生物部分 消费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 水和括 以植物为食 无机盐 植物 动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者 细菌、真菌残骸中有机物 细菌、分解成无机物 真菌 生物的遗体 煤炭注意: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生产者:与 CO2有双向箭头②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有箭头指③藻类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也是生产者④蚯蚓、白蚁也是分解者 向分解者2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学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 的关系而形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做 食物网 。草 兔 狐 数食物链:①食物链起点是生产者,终点为最高级消费者 以生产者为起点②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以最高级消费者③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是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 为终点按照一定的方向④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逐级递减数⑤狐:数量最少,最不稳定,有毒物质最多⑥长时间看,狐减少兔先升后降最终平衡8.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流动图解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图解散失热能 散失热能 散失热能提供能量 草 被捕食 被捕食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狐太阳能 兔(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光合作用 草 兔 狐被分解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提供物质 被分解 被分解微生物 太阳能(光能)空气水分解后的产 (分解者) 最终能量来源 分解者 (细菌、真菌)物被吸收水无机盐 CO2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 呼吸作用热能9.生物圈:指地球上所有 生物 与其生存 环境 的总和生物圈的范围: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的深度(总厚度大约为 20 千米的圈层)生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昆虫、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大气圈物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的底部圈 整个水圈(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 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整个的表面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水圈10.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 ③湿地生态系统 ④海洋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②草原生态系统 有“地球之肾”之称 藻类、植物制造大量氧和“地球之肺”之称 沼泽是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气⑤淡水生态系统 ⑥农田生态系统 ⑦城市生态系统 ⑧荒漠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 消费者主要是人类3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学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11.从生态系统视角看生态环境问题DDT 等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在杀灭害虫的同时,对农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微小的水生植物 剑水蚤 蜻蜓的幼虫 小鱼 大鱼①污染物沿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危及昆虫、鸟、鱼、虾和人等生物;从而影响植物的传粉和受精,使粮食作物和产量受到影响。②使用 DDT 等杀虫剂,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削弱生态系统的功能,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③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 生态系统服务 (食物、饮水、空气、旅游休闲等),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草 兔 狐①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相对稳定 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可以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影响后逐步恢复原有的结构与功能。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退化。③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结构越复杂, 自我调节 能力就越 强 。13.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法捕猎 砍伐森林 水体污染 开垦湿地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濒危物种 开发新能源 “三北”防护林42025 秋人教版八上生物学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14.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①酸雨:pH 小于 5.6 的雨水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②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提出问题 酸雨对种子发芽有不利的影响吗?作出假设 酸雨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①用 食醋 和 清水 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 pH 为 3、4、浇 pH=3 浇 pH=45 的“酸雨”溶液。 浇 pH=5模拟酸雨模拟酸雨 模拟酸雨 浇清水②选取 200 颗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 4制定计划 组放置于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③每天给种子浇水,实验组用对应浓度的模拟酸雨浇,对照组用清水浇。每天浇的酸雨量和清水量相同。 甲 乙 丙 丁④约 5-7 天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数,计入表格。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模拟酸雨(实验组) 清水(对照组)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实施计划 甲 pH=3 乙 pH=4 丙 pH=5 丁 pH=7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 X100%发芽数 发芽率 发芽数 发芽率 发芽数 发芽率 发芽数 发芽率 供检测的种子数预期实验 ①如果用酸雨培养和用清水培养的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说明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 。结果与分 ②如果用酸雨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 。析 ③如果用清水培养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 。表达和交流 模拟酸雨和真实的酸雨的差别:模拟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15.温室效应:①地球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等气体,既能使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发出的热量,起着和温室顶上玻璃一样的作用。②碳中和: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的二氧经碳相互抵消,从而实植物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二氧 细菌、真菌③“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增汇”:植树造林、 化碳退耕还林、开展海岸生态保护和修复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固碳技术。动物、人16.生态安全:①生态安全指 生态系统服务 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③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7.维护生态安全的对策:①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地、水、动植等 自然资源; ②防治环境污染;③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④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⑤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⑥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18.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攸关每个公民的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