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化程度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中国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尝试屡屡失败……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希望,旧的路走不通,就要寻找新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等基本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学会运用历史图文资料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研读,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家国情怀)学习目标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背景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1)国际:五四运动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何为马克思主义?(2)国内: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油画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19年9月,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天津 觉悟社新民学会3.发展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①1920年夏,共产国际(外部条件)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②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一直到1943年6月10日解散,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关系维持了24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外部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地点与会代表1921年7月23日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代表姓名 代表地区 当时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李达 上海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李汉俊 上海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董必武 武汉 35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陈潭秋 武汉 25 师范生,从教何叔衡 长沙 45 清末秀才,师范生、从教毛泽东 长沙 28 师范生,从教王尽美 山东济南 23 师范生邓恩铭 山东济南 20 中学生张国焘 北京 24 北京大学在校生刘仁静 北京 19 北京大学在校生陈公博 广州 29 北京大学学生,从教周佛海 旅日 24 旅日大学生包惠僧 指定的代表 27 北大旁听生、记者,从教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讲演中宣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为“7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主要内容 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领导机构意义 中国共产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但不符合国情。忽视了农民问题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一大,为何当选为中央局书记?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它使中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新型政党。(2)它使中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特别是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之后。(3)它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工作目标,即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即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共诞生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共产主义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胜利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新的斗争途径——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4)认识/启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再读中共一大召开时制定的纲领,你认为它存在什么问题?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脱离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实际国情是怎样的?中国处在什么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 地点代表 陈独秀、王尽美、李达等共12人出席;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 主要 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上海英租界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更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纲领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7月上海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叁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1. 领导机构:2. 概况: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会议室复原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 1923年2月口号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结果 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地位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林祥谦被捕。刽子手把他绑在电线杆上,逼他下复工命令,遭到林祥谦严词拒绝。刽子手先砍一刀,怒吉喝道:“到底下不下上工命令?”林祥谦忍痛疾呼:“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最后,林祥谦英勇就义。林祥谦施洋3. 启示: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国民党“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1925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成立的标志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共产党需要同盟者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七惨案”1921.7.23课堂小结1.央视推出的原创国漫MV《振山河》的歌词中有:“一艘红船扬清波,何时还家国……百年丹心犹未改,昂首振山河”。与“一艘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下面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以“隐语”的方式发出的开会通知。这次“学术讨论会”( )在暑期放假之际,拟由某教授主持召开教育学术讨论会,敬请贵校务派两名代表,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来上海法租界蒲柏路女子学校报到。A.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4.1920年8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一刊物(下图),其作用是( )A.改变了工人的境遇 B.宣传了马克思主义C.启迪了农民的觉悟 D.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AB随堂训练B5.1921年7月,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主要原因在于(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民族资本主义日渐衰落C.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D.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7.据下表推断,“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了,带领着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改革创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历史新局面。A.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C.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D.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8.五四运动以后一年中出现了诸如北京“工读互助团”、天津“觉悟社”、湖北“共存社”、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广东“新学生社”等三四百个进步社团。这些社团的活动( )A.得到北洋政府的公开支持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9. 以下对如下图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DDDDBA.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C.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D.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10.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工人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推动该现象出现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11.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汉口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开设工人夜校和工人识字班,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工人阐释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为何工人要团结抵抗以及工人贫困的根源等问题。这些活动(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B.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C.促进了立宪思想的传播 D.恢复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纵观陈独秀一生,经历十分复杂……他是那个时代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人物,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因其一生有过许多变化而成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10期(1)结合所学,用相关史实对上述画线部分加以说明。AB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到六三运动时……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参加……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五四运动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号召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等。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