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②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的形式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3、声速①定义: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②声速大小的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③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①回声的形成原因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②回声的利用----回声测距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方法是:测出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的距离s=vt/2.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1)定义: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2)影响因素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频率①定义: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②单位: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_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属于声,但人们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波: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波(4)在波形图上的体现音调的高低在波形图上体现为波形图的疏密程度,波形图越密集,音调越高,波形图越稀疏,音调越低2、响度(1)定义: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2)影响因素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4)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减小声音的发散,比如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发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4)在波形图上的体现响度的大小在波形图上体现为波形图的高低程度,波形图越高,响度越大,波形图越低,响度越小.3、音色(1)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2)音色在波形图上的体现音色在波形图体现为波形图的形状,若两幅波形图的形状相同,则代表两个声音的音色相同;若两幅波形图的形状不同,则代表两个声音的音色不同小结:特性 决定因素 影响因素 应用 波形图响度 振幅 力的大小,声源远近,分散程度 扩音器,喇叭 波的高低音调 频率 发声体的多少 发声体越少,音调越高 波的个数音色 发音体本身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听声识人 波的形状三、声音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比如声呐、倒车雷达、通过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超声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比如超声波去污、超声波碎石、超声波焊接、超声波育种、次声波武器.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_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50_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_dB.4、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比如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鸣笛等: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比如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公路两旁的隔音墙、隔音玻璃等: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阻止声音进入人耳)比如工人用的防噪声耳罩等。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A.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2.微信声纹锁和二胡调音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A.音色、音调 B.响度、音调 C.音调、响度 D.响度、音色3.影剧院及音乐厅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且四周墙壁挂呢绒帘幕,从声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改变声音的音调,使声音更好听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的响度C.易于吸收声波,减弱反射的回声D.可改变音色,使声音更加悦耳4.关于运动会上出现的不同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王校长在主席台上宣布运动会开幕,台上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掌声的音调高B.开幕式上,同学们才艺表演时,弹奏古筝的同学用手指拨动不同的琴弦时,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广播发出的很大的声音,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他们来说,这个声音是噪声D.百米赛跑时,裁判员听到发令的声音后计时,对应的运动员成绩会变差5.如图所示,同一台示波器显示的不同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均相同 D.丙、丁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6.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C.图: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编钟是我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现有四个大小不同的编钟,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编钟上有细微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同一示波中时显示出对应的波形图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编钟c用力最大,编钟d有裂痕 B.敲编钟c用力最大,编钟b有裂痕C.敲编钟a用力最大,编钟d有裂痕 D.敲编钟a用力最大,编钟b有裂痕8.如图所示是高架两旁的隔音墙,主要用来减少车辆行驶时造成的噪声污染,以下与这种减少噪声污染方法相同的是A.有些住宅区的窗户安装真空玻璃B.处于噪声环境时,在耳朵上戴防声耳罩C.车辆行驶时在市区禁止鸣笛D.电影中的枪手在枪上安装消音器9.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B.图乙,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深度,是由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图丙,城市中的噪声监测装置,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D.图丁,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的音调高10.小凯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原因,用固定位置的激光笔照射平面镜,此时小凯观察到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敲击鼓面使鼓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跳动,说明固体可以传声B.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C.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墙壁上光斑位置向下移动D.快速敲击鼓面,墙上的光斑振动的越快,说明鼓面的音调变高了二、实验题11.吉他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产生振动而发音的,如图1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2所示实验装置,一块厚木板上有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左右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AB的长度。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的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AB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1)某小组同学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该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弦振动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和弦的松紧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实验序号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Hz1 0.4 2 3752 0.8 2 17034 265(2)当表中的空格数据为 时,可用2、3两次实验来研究弦振动发声的音调和弦的 的关系;(3)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同一根弦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 ,振动时弦的音调越低;(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又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4m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则需悬挂重物个数为 个;(5)该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12.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不仅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如图所示,小芳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小芳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的科学方法是 法。(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拔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同时,用相同的力度弹拨钢尺时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5)如图所示,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时,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起来更响。这个实验不仅能说明固体能传声,还能说明 。1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1)他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①若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②若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字母序号)两根弦线实验: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2)请你据图2判断, 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按住A点、B点、C点后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琴弦,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当小明用更大的力度拨动琴弦时,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14.小明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做了如下的探究。(1)分别用这两种材料制作两个大小、厚度均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隔音盒;(2)在安静的环境下,使手机播放相同大小的声音,先后置于两个隔音盒中,然后小明从隔音盒处逐渐远离,直至刚好听不到声音,小明记录此时自己与隔音盒的距离,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明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与隔音盒的距离越长,材料的隔音性能越 (选填“强”或“弱”)。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材料 聚酯棉 海绵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与隔音盒的距离 4.5m 5.3m(3)若实验中有手机和音叉两种声源可供选择。你认为这两者更适合作为声源的是 ;(4)完成上述实验探究后,小明利用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也比较出了两种材料的隔音性能。请将下列小明的实验方法补充完整。①使手机播放相同大小的声音,先后置于两个隔音盒中, ,读出声级计的示数;②比较两次声级计的示数,如果手机置于海绵制成的隔音盒内时, ,则说明海绵的隔音性能更强。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3.【答案】C4.【答案】C5.【答案】D6.【答案】A7.【答案】A8.【答案】A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1)长度(2)0.8;松紧(3)1、2;长(4)2(5)控制变量12.【答案】(1)振动(2)能量(3)理想实验(4)响度;音调(5)固体传声的效果比气体好13.【答案】(1)长度;a、b(2)A;不变14.【答案】(1)相同(2)弱;聚酯棉(3)手机(4)把声级计放置在距离隔音盒相同的距离;声级计的示数更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