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7.20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2025-2026学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公开课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幻灯片 1:标题页标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幻灯片 2:引言 —— 从手工时代到机器时代图片展示:手工工场劳作场景与蒸汽机驱动工厂机器场景的拼合图,左侧是工匠手工操作工具,右侧是轰鸣的机器和高耸的烟囱。文字说明: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一场发源于英国的技术革命席卷欧洲和北美,史称 “第一次工业革命”。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标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面貌,将人类带入了 “蒸汽时代”,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幻灯片 3: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 英国的优势图片展示:英国煤矿开采场景图、英国海外殖民地分布图、英国手工工场发达景象图。文字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得益于其独特的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本,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对商品需求激增;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农产品市场;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为机器制造和能源供应提供保障;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幻灯片 4:工业革命的开端 —— 棉纺织业的革新图片展示:哈格里夫斯与珍妮纺纱机图片、阿克莱特与水力纺纱机图片。文字说明:1765 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随后,1769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利用水力驱动机器生产,使纺纱效率进一步提升。1779 年克隆普顿发明 “骡机”,结合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纺出的棉纱既精细又结实。棉纺织业的一系列技术革新,推动了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幻灯片 5:动力革命 ——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图片展示:瓦特改良蒸汽机图片、蒸汽机应用于工厂场景图。文字说明:机器生产需要强大而稳定的动力,传统水力、风力受自然条件限制。1785 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动力。蒸汽机首先应用于棉纺织厂,随后推广到采矿、冶金、交通运输等领域,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彻底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幻灯片 6: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 铁路与汽船图片展示:史蒂芬孙与 “旅行者号” 蒸汽机车图片、富尔顿与蒸汽汽船图片、英国早期铁路网分布图。文字说明: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实现了水上交通的机械化。1825 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设计的 “旅行者号” 蒸汽机车在斯托克顿 - 达灵顿铁路上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随后,英国掀起铁路建设热潮,铁路网不断扩展,大大加快了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速度,促进了经济交流。幻灯片 7: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图片展示:英国机器制造厂生产场景图、标准化生产零件图片。文字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兴起。19 世纪初,英国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实现了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方法逐渐推广,提高了机器零件的互换性和生产效率,为工业的大规模扩张提供了保障,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幻灯片 8:工业革命的扩展图片展示:工业革命在欧洲和北美扩展的地图,标注各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和重要工业城市。文字说明:19 世纪初,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法国在 19 世纪 20 年代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美国在独立后,通过引进英国技术和自主创新,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德国在 19 世纪 30 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后期发展速度加快。幻灯片 9: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图片展示:手工工场与现代工厂对比图,左侧是分散的手工操作,右侧是集中的机器生产流水线。文字说明: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工人集中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分工协作成为常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家庭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幻灯片 10: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图片展示:工业城市兴起景象图(如英国曼彻斯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示意图。文字说明: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崛起;商业和银行业也随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日益完善。幻灯片 11:工业革命对阶级结构的影响图片展示: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形象对比图,左侧是衣着华丽的工厂主,右侧是衣衫朴素的工人。文字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塑。工业资产阶级实力迅速壮大,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他们掌握着生产资料和财富,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无产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是工厂的主要劳动力,却面临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低廉的工资和超长的劳动时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幻灯片 12: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图片展示: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示意图、西方列强殖民扩张漫画图。文字说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工业的主导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优势,加强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将亚、非、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东西方的差距;同时,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幻灯片 13:工业革命的局限性与社会问题图片展示:工厂环境污染图片、工人居住的贫民窟图片、童工劳作场景图。文字说明: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工厂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人居住条件恶劣,贫富差距悬殊;童工和女工被广泛使用,面临残酷的剥削;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逐渐兴起。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的弊端。幻灯片 1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文字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确立了工厂制度,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面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经验和动力。幻灯片 15:总结文字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转变,将人类带入 “蒸汽时代”。棉纺织业的革新拉开序幕,蒸汽机的推广推动了各行业的机械化,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加强了世界联系。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重塑了社会阶级,也影响了世界格局,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幻灯片 16:课堂练习题目展示:给出一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如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何重要意义?”“工业革命对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幻灯片 17:课后作业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或搜集资料,介绍一位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及其贡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幻灯片 18:结束页感谢语:感谢观看,欢迎提问和交流。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指在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即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的概念历史解释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概况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知道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家国情怀)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况(2)兴起的行业(3)兴起的标志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开始凯伊发明的飞梭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兴起的国家英国【任务一】阅读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材料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资本:殖民掠夺为英国提供了资本与廉价原料。材料3: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材料4: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4.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3.经济驱动力: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一、纺织技术的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探究学习】这些机器在使用上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评价此变化。优点:解放人力、可再生、无污染……缺点: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工厂必须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工厂选址受限,工厂规模也受限 ②水量不稳定,影响工厂工作需要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探究学习】传统的手工工场和现代机器工厂有何不同?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生产规模使用动力生产方式管理制度蒸汽动力规模大机器生产严格规模较小人力、自然力手工生产较为松散手工生产机器生产生产方式:手工工厂机器工厂组织形式: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英国机械师瓦特化 工冶 金采 矿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发生的标志性成果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任务二】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蒸汽机的改进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材料研读: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②解决工厂了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三、火车与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早期的铁路轨道与蒸汽机车铁路时代开始【对生活】交通更快捷、便利【对生产】和市场联系更密切三、火车与铁路3.工业革命的完成(1)完成时间:(2)完成依据:19世纪中期(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生产4.工业革命的影响三、火车与铁路材料1: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经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了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了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了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了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材料2:1870年,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任务三】研读材料,工业革命带来怎样影响?②工业化时代到来;材料3: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三、火车与铁路三、火车与铁路17-19世纪中,英国农村城市人口占比材料4:这是19世纪英国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兴工业城市,它曾经是宁静的农村,但蒸汽机和工厂的出现,使它变得喧嚣嘈杂,浓烟蔽日,臭水横流。④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环境污染。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对标八年级三、火车与铁路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激发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启了近代化进程。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工业革命的启示以史为鉴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3.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精神。三、火车与铁路【拓展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化的历程?工业革命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器物变革①英国新生法国革命③②联邦制共和制文艺复兴美国独立君主立宪制三、火车与铁路1.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主要说明( B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 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C.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D. 技术革新推动工业革命B234567812.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C )A.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B.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C.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D. 加速了庄园经济的瓦解C234567813. 【跨学科·物理】物理中功率的单位“W”是以某一历史人物命名的。该人物的主要成就是( C )A. 发明珍妮机 B. 发明汽船C. 改良蒸汽机 D. 发明蒸汽机车C234567814. [2024·太原月考]李华同学绘制了下面的《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你认为①处应该是( B )A. 飞梭B. 蒸汽机C. 汽船D. 蒸汽机车B234567815. [五育·劳育]蒸汽机提供了更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这主要强调蒸汽机( A )A. 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确立B. 促进了城市人口迅速增长C. 加强了工厂和市场的联系D.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A234567816. 【新考法】下面图片是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的场景。这一图片的历史价值是( C )A. 凸显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B. 见证了英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C. 描绘了铁路时代来临的标志D. 提供了研究手工工场的一手史料C234567817. [2024·晋中月考]阅读素养是重要的史学素养之一,观察下表我们可以得知工业革命( A )英国煤、铁产量变化表年份 工业指标 1770年 1800年 1861年英国的煤产量 600万吨 1200万吨 5700万吨英国的铁产量 5万吨 13万吨 380万吨23456781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C.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D.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答案:A234567818. [2023·平遥期末]下面是某同学查阅的文章。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B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18—19 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英国工业化初期城市的环境问题》BA. 工业革命的背景B. 工业革命的影响C. 工业革命的进程D. 工业革命的特点234567811.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记载:“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说明( D ) 工人受到剥削D23451A. 机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 现代工厂制度已经确立 材料未体现C. 工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D. 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符合题意2.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推知( B )收入状况 工种数 典型工种列举最高 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机修工等 产业工人的种类增加居中 16 印刷工、铁匠、羊毛分类工、染匠等最低 6 裁缝、鞋匠、梳毛工、手织工等工业革命期间23451A.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进程B. 工业革命促进了职业结构的变动 符合题意C. 工业革命导致了阶级的贫富分化D. 手工工场已被现代工厂所取代答案:B234513. 火车运行初期,衣冠楚楚的绅士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 ,对此有人感叹:“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了( D )A. 火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B. 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 火车消除人们身份等级差别D. 科技有利于平等思想的传播D23451点拨:根据材料中的“衣冠楚楚的绅士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复返”可知,火车削弱了等级差别,有利于平等思想的传播,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火车出现前的交通工具,体现不出出行方式的变化,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人们的生活质量,排除B;C中“消除”过于绝对,排除。234514. 1785年,一名纺织厂主被人起诉盗用专利技术。其律师辩护称,有用的发明来源于通晓使用技术的工匠,而不是专务理论的哲学家,最终该厂主胜诉。这反映了当时( C )A. 英国的专利法有名无实B. 工厂成为主要生产组织C. 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实践D. 科学理论指导技术革新C23451点拨:根据题干中“有用的发明来源于通晓使用技术的工匠,而不是专务理论的哲学家”可知,当时的技术发明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实践,而不是科学家的理论,C正确,排除D;诉讼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当时有专利法,排除A;题干讲述的是专利问题,没有对当时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对比,排除B。234515. 经济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九年级(2)班同学以“经济的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搜集图片——比较经济类型】(2分)(1)一组同学收集到下面两幅图片,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23451答案:图一:农耕文明:个体劳动为主;动力为人力和畜力;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图二:工业文明:大机器生产;动力为机械力;工厂制度;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23451任务二【再现场景——了解经济转型】(4分)(2)二组同学在网上搜集了英国手工工场与工业革命期间工厂的相关资料,请你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外有一间房,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又有一大厅,五十剪毛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 ——16世纪英国歌谣 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人……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强制性劳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23451答案:不同点:前者是手工劳动,后者是机器生产;前者是集中的手工工场,后者是机器工厂;前者动力是人力,后者动力是蒸汽力;前者规模小,后者规模大;等等。(前者、后者各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工人与雇主间存在雇佣关系;工人和雇主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十分艰苦,生活艰辛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3451任务三【解读史料——探究变革因果】(4分)(3)三组同学展示了下面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生产工具的变革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的原因。23451飞梭的发明为完全机械化铺平了道路,珍妮纺纱机、骡机等机器发明后,从纺纱到织布的工业流程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的改进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创造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革新发端于英国纺织业,它的根基是一个足够庞大的需求市场,一个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从业者群体,以及能够持续予以创新者经济回报的宽松投资机制。——摘编自《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材料:23451答案:影响:推动工业流程逐步实现机械化;加速工业革命进程;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厂制度确立;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原因: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大量的原始资金;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技术革新提供了政治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升;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3451课堂小结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原因进程影响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君主立宪制建立、市场、资本、劳动力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标志铁路时代开始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使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生产力世界格局阶级关系带来社会问题谢谢观看!阿木提江‘塔西吐木尔 1389932608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