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请勿折叠答题卡,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几千年来的历史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选项中,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政权是(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2.“唐太宗开创了一个文治武功完美结合的盛世”,这指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唐朝的文物图片进行展示交流(如图1)。据此推断,他们交流的主题应该是( )A.绘画水平高超B.医学领先世界C.手工技艺精湛D.都市生活繁荣4.唐朝后期,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黄巢起义的直接后果是( )A.唐朝统治受到致命打击 B.形成了五代十国的格局C.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直接推翻了唐朝的统治5.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A.单于 B.“天可汗” C.赞普 D.唐明皇6.下列关于《唐本草》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B.作者是孙思邈C.是世界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D.成书于唐太祖时期7.12世纪,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A.金 B.西夏 C.辽 D.元8.表1所示内容反映出两宋时期( ) 表1政权 较大规模战争时间 和平时间北宋与辽 约40年 100多年北宋与西夏 不到10年 100多年南宋与金 约14年 100多年A.战争时间多于和平时间B.经济的重心在逐渐南移C.北宋军事力量遭到削弱D.和平依然是时代的主流9.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元朝时非常重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设置了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丞相 B.御史台 C.枢密院 D.中书省10.近年来我国夜间经济悄然兴起,已成为消费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穿越”到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推断,北宋时期( )A.纸币广泛流通 B.海外贸易发达C.城市商业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11.在宋元以前,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专门为寺院、士绅等抄写佛教经文的“抄经人”,唐朝就有很多抄经人以精抄佛教经典为生。但到了宋元时期,“抄经人”群体大幅减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术发明和推广 B.海外贸易的发展C.市民文学的繁荣 D.社会习俗的变化12.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丞相,规定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在地方设立三司,互不统属。其目的是( )A.解决倭患 B.强化皇权 C.增强国力 D.巩固边疆13.史料记载:永乐三年,郑和等通使西洋,携金币,造大船,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永乐五年,郑和等返回,诸国使者随和朝见。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提高明朝国际地位C.加强中西友好往来 D.加强对边疆的管理14.有学者认为,这场斗争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第一次以纲领的形式明确提出土地和赋税问题,把我国农民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场斗争”是( )A.黄巾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15.“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传统经济结构解 B.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C.生产关系出现新现象 D.生产经营区域化初现16.有同学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如: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制盐、制陶、冶铸等,以下最适合他查阅的书籍是( )A.《九章算术》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6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天空,一睹他们的风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受日本的邀请东渡,先后5次都没有成功,还因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最终在754年抵达日本。材料二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到达目的地后,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当时被认为是佛学最高学府的那烂陀寺游学,并在多地讲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2分)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答出两点得4分)(2)材料二中,玄奘西行前往哪国取经?(2分)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请说出这部文献的内容及历史地位。(4分)(3)我们可以从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4分)18.(14分)【宋代经济】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脱脱《宋史》“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时期谚语材料二 北宋“交子”(图2)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2)材料二图2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2分)(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2分)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答出两种得4分)(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答出两点得4分)19.(12分)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皇帝的诏令由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相互协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各项诏令的执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赵翼《檐曝杂记》(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4分)(2)材料二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具体表现为什么制度?(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置的?(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3)围绕图3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C A B C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C A B B C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6分)(1)鉴真(2分);传授佛经,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任答两点,4分)。(2)天竺(2分);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4分)(3)坚持不懈、有顽强的毅力和为了达到目标百折不挠的精神等。(4分)18.(14分)(1)变化:经济重心南移。(2分)(2)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3)机构:市舶司(2分);货物:瓷器、丝绸、棉织品等。(任答两种,4分)(4)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任答两点,4分)19.(12分)(1)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2)制度:行省制度。(4分)(3)皇帝:雍正帝(2分)。作用:强化了君主专制(2分)20.(10分)【示例一】事件1:清朝设置台湾府事件2:清朝设置驻藏大臣观点: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论述: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清朝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领袖班禅,后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结论:清朝加强边疆的管辖,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示例二】事件1: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事件2:郑成功收复台湾观点: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论述:台湾自古以来就和大陆联系密切,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隶属江浙行省,加强对台湾的管理,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把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结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的统一。【示例三】事件1:元朝设置宣政院事件2:顺治帝册封达赖观点: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论述: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物;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后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这些措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结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坚决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的统一。答案第1页,共2页2025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答题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 排2.docx 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 答案2.docx 期末试卷 七年级历史 答题卡 K排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