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至2025学年度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八年级历史温馨提示:1.本试卷卷面分值50分,共6页,考试时间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启事: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征集国旗图案。数不清的人士把对新中国的憧憬注入笔端,各种设计方案雪片般飞来,有的是工人在车间的工具箱上描绘的,有的是战士在前方的战壕里绘制的,还有的是由知名人士、专业人士设计的。这种现象说明( )A.全国人民期待新生政权 B.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正式确立C.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形成2.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大批农村党员、农民积极分子参加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每个乡村还建立了民兵组织,在剿匪、反霸及维护社会治安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B.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②到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4.《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5.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海防战略目标的演进。据此可知,我国海防战略目标的不断调整( )时期 战略目标20世纪50年代 保卫沿海沿江,实行近岸防御20世纪70年代 提出海军“近岸防御”战略21世纪以来 从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A.展示了我国科技强军的成果 B.削弱了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影响C.表明了我国多兵种部队建成 D.适应了不同时期国防建设需要6.楹联,又称对联、门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楹联,人们可以表达对生活、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和热爱。下列楹联中可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是( )A.独立自主安家邦,开国大典红旗扬 B.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C.联产承包千家福,经济特区开伟业 D.两制一国终汇聚,一统九域万千年7.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独立自主,主权至上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8.《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大责任和最终责任,体现了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的全面准确贯彻。此法律的颁布实施( )A.铲除了影响香港发展的所有隐患 B.推动了港澳台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C.迈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 D.提供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支撑9.安徽萧县人老张说:“1992年我在老家工作,1993年来到昆山的一家台资企业上班。2001年之后,昆山的外资企业订单猛增,我发现了商机,开始辞职创业。”影响老张生活变迁的因素有( )A.实行土地改革、召开中共八大 B.过渡时期总路线、计划经济体制C.兴建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改革 D.召开中共十四大、中国加入WTO1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给予一位科学家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位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袁隆平 D.杨利伟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本题3个小题,共30分)11.国礼,作为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象征,见证了很多重要事件和历史时刻,而中国的送出或接纳的国礼更是见证了祖国发展与崛起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应邀第二次出访苏联。这次毛泽东访苏赠送的国礼是“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共27件,包括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等。一方面表示了对苏联的感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新中国建设中的成就。材料二 瓷塑天鹅——中美外交史上“破冰之旅”的重要历史见证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将这件“和平之鸟”作为国礼赠送毛主席,并亲自介绍其所含的深刻意义——天鹅象征着对和平、友善的祈望,祈盼它给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好征兆。材料三 银铭文盘——“伟大构想”的重要历史见证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赠送给邓小平的国礼,圆盘沿上刻着一行英文:在这为签署联合王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而专程访问北京的重大时刻,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赠送给邓小平。(1)材料一中提及的“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展现的是中国哪一经济发展计划中取得的成果?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分)(2)破冰之旅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一下材料二中出现“破冰之旅”的意义(3分)(3)国礼也是一种外交智慧的体现,以上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方案和外交智慧。请结合所学再举一例?(2分)(4)综合上述“国礼外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共同原因。(2分)12.歌曲是历史的见证,折射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摘编自歌曲张也《走进新时代》(1)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分别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 贵州民歌共产党来是救星,领导我们翻了身,当家作主真高兴,制定宪法为人民。……兄弟民族团结紧,建设祖国大家庭,民族平等政策好,宪法上面写得明。——编自《中国工人歌曲选》《中国民歌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歌曲歌颂了新中国哪些重大成就?(3分)材料三 1981年,陈晓光赴安徽等地考察,被农村的巨大变化所感染,满怀激情地写出《在希望的田野上》。1992年,蒋开儒前往深圳,被“神话般崛起的城市”所震撼,创作出《春天的故事》,歌颂了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为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摘编自《共和国记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人们满怀“希望”走向“春天”?(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1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节选时间 标题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0年11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64年10月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1年10月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8年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84年10月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001年6月 中国倡议并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2008年8月 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23年3月 在中国劝和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了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摘自编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任意选取三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字数不超120字)2025年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期末适应性测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1-5ACBAD6-10CCDDB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本题3个小题,共30分)11题【答案】(1)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2)历史事件:尼克松访华(1分)。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改善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2分)(3)解决中印领土争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万隆会议与会国分期的“求同存异”方针;解决人类发展面临挑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逆全球化问题的“一带一路”倡议等!(2分)(4)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2分)12题【答案】(1)“当家做主站起来”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1949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改革开放富起来”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2)新中国重大成就:实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3)理解:这里的满怀“希望”是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或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南方谈话即得分)(4分)(4)启示: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13题【答案】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2分)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归类正确2分)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5分)主题: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性的大国。(2分)史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中国劝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归类正确2分)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抗美援朝战争的取得胜利,一举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直受侵略欺压的历史,新中国逐渐崭露头角。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各国团结发展。中国劝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努力,促进了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综上所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影响力日益增强。(5分)主题: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分)史实:抗美援朝、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归类正确2分)论述:抗美援朝战争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大国姿态登上国际舞台。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中国为国际社会提出更多的中国主张,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世界离不开中国。综上所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大国,得到世界的认可。(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