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内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评
历史
本测评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测评卷上。
2.测评结束后,监测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公元581年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变革,科举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开始于( )
A.隋文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宋太祖时期 D.明太祖时期
2.《旧唐书·魏征传》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此魏征( )
A.鼓励教育发展 B.主张国家统一 C.敢于直言进谏 D.重视发展生产
3.下图是唐代发明的一项重要生产工具,其推广对唐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使用于( )
A.农业 B.纺织业 C.造船业 D.制瓷业
4.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这表明唐对吐蕃实行了( )
A.直接管辖 B.和亲政策 C.武力反击 D.册封政策
5.《大唐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辩机编撰的地理史籍,记述了玄奘西行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听闻的28个国家的情况。其中记载的主要国家是( )
A.新罗 B.天竺 C.俄国 D.日本
6.756年,三支西域唐军一万五千人被调回内地,西域于阗王尉迟胜率领兵马五千与大食拔汗那一起发兵,参加收复长安的战争。这些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五代更迭
7.宋初,太祖杜绝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兵变政移的情况重现,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其采取的措施是( )
A.陈桥兵变 B.崇文抑武 C.整顿吏治 D.重用贤能
8.1072年,北宋统治者为解决各地田赋不均、税户隐田逃税的情况,推行方田均税法。这一税法的主持者是( )
A.王安石 B.司马光 C.苏东坡 D.文天祥
9.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
A.手工业兴盛 B.商贸繁荣 C.农业发展 D.政治稳定
10.1279年,我国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了全国统一。实现这一统一大业的政权是( )
A.西夏 B.金 C.元 D.南宋
11.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唐。这说明元朝( )
A.都市繁华 B.民族交融 C.版图辽阔 D.注重农桑
12.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对西藏地区行使了行政管辖权。中央与这一机构联系最密切的是(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行省 D.巡检司
13.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著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这部著作是( )
A.《满江红》 B.《资治通鉴》 C.《念奴娇》 D.《窦娥冤》
14.2010年,中国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申请月球命名,其中月面一个撞击坑以北宋发明家毕昇命名,颂扬他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其重大贡献是发明了( )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5.1368年,明朝建立,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全面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在中央废除了( )
A.锦衣卫 B.五军都督府 C.丞相 D.东厂
16.明代诗句“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表达了作者豪情。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朱元璋称帝 B.推行八股文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7.下图所示著作,对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A.李时珍 B.施耐庵 C.徐光启 D.宋应星
18.明清时期,我国最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反映了人民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一小说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19.1644年,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而死,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被推翻。这一历史变局的直接原因是( )
A.李自成农民军打击 B.忽必烈的统一战争
C.东北女真入关进攻 D.契丹族的大举南下
20.1661-1662年,下图建筑见证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史。这一历史是( )
A.雅克萨之战 B.打败噶尔丹叛乱 C.土尔扈特回归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1.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西藏事务必须由达赖、班禅与中央派驻西藏的代表共同管理。这一代表是( )
A.节度使 B.转运使 C.宣慰使 D.驻藏办事大臣
22.清朝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船“片帆出海”。这表明当时实行了( )
A.摊丁入亩 B.移民屯田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
23.雍正年间,皇帝选派亲信组成了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辅助其处理政务。这一机构是( )
A.南书房 B.军机处 C.都元帅府 D.议政王大臣会议
24.下图是中国乾隆时期戏剧表演重要的舞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流传四方。其形成于( )
A.清朝戏剧创新 B.明朝章回小说 C.元朝杂剧艺术 D.宋朝婉约词派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明袭元制,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长官总揽军政事务,权力很大。1376年,朱元璋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每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个衙门,史称三司。三司分别设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俱为掌印官。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掌军事。
——摘自《三司》
材料二 金瓶掣签,又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班禅和达赖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此后,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最后报请朝廷批准。其实行有效的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摘自《金瓶掣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变化?(4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瓶掣签是我国哪一朝代形成的制度?(2分)这一制度有什么作用?(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 阅读下图
(1)根据材料,指出图1是我国什么朝代开凿的伟大工程?(2分)据图由北向南,指出这一个工程连通的重要城市。(6分)
(2)根据材料,指出图2是什么朝代哪一航海家的航行路线?(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航行。(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对后世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聪明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帝国,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他的成就,更由于他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的思想,还由于他表现了君民之间的舟水关系。
——摘编自《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宋太祖为防止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逐步派遣京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事”,简称知州,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同时,设置通判与知州同领州事,职掌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审理等事务。各州公文,知州颁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摘编自《知州与通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形成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概括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北宋在地方设置了哪两种官职?(4分)简析其设置的影响。(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