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长为 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A. π B. 5π C. 8π D. 10π2i20212.复数 = 1+i (其中 为虚数单位),则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那 与 垂直的充分条件是( )A.四边形 为矩形 B.四边形 为菱形C.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D.四边形 为梯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平面里有三个不同的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两个面平行B.和同一条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C.经过空间中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D.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5.某货轮在 处看灯塔 在货轮北偏东 75°,距离为 12 6 ;在 处看灯塔 在货轮的北偏西 30°,距离为 8 3 .货轮由 处向正北航行到 处时,再看灯塔 在南偏东 60°,则灯塔 与 处之间的距离是( ) A. 16 3 B. 8 C. 26 6 D. 8 3第 1页,共 10页6.如图,在正方体 1 1 1 1中,点 为线段 的中点.设点 在线段 1 1上,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的角为 ,则 sin 的取值范围是( )A. 33 , 1 B.2 23 , 1 C.2 2 2 63 , 3 D. 3 , 17 tan .在锐角三角形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若 2 2 sin + 2 = 2,且 = 2,则tan tan 的最大值为( )A. 5 2 B. 3 5 C. 5 1 D. 5+12 48.已知正方体 1 1 1 1的棱长为 2, , 分别是 1, 1的中点,则经过点 , , , , 1的球的表面积为( )A. 41π B. 20π C. 10π D. 412 4 π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B.长方体是正四棱柱C.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D.圆柱的所有母线长都相等10.2020 至 202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如图所示,则( )A. 2020 至 202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逐年增长B. 2020 至 202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速度逐年增长第 2页,共 10页C. 2020 至 202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每年增长量超过 200 亿件D.估计我国 2019 年的快递业务量小于 650 亿件11.如图:正方体 ′ ′ ′ ′的棱长为 2, 是侧面 ′ ′上的一个动点(含边界),点 在棱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若| ′| = 1,沿正方体的表面从点 到点 的最短距离为 17B. = 1 41 若 ′ ,三棱锥 ′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4C. 1 3 2若 ′ = 2, ′ ⊥ ,则点 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2D.若 1′ = 2,平面 ′ 被正方体 ′ ′ ′ 7 33′截得截面面积为 8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2.已知 (1,2, 3), (1, 1,1),则 = .13.如果复数 满足| 1| = 1,那么 2i 的最大值是 .14.已知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对于空间中任意一点 ,设 为 内部(含边界)一动点,定义 的最小值为点 到 的距离.则空间中到 的距离不大于 1 的点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 13 分)某市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实行“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协助交警参与交通疏导.现对某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次数进行统计,随机抽取 40 名职工作为样本,得到这 40 名职工参加“小红帽”志愿者服务的次数.根据所得数据,按[0,5), [5,10), [10,15), [15,20), [20,25), [25,30]分成六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第 3页,共 10页(1)求图中 的值;(2)若该单位有职工 200 人,试估计该单位参加志愿服务次数不低于 15 次的总人数;(3)试估计该单位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中位数.16.(本小题 15 分)在一个文艺比赛中,6 名观众代表和 9 名专业人士组成一个评委小组,给参赛选手打分.已知这 6 名观众代表对选手 的打分分别为 75,84,94,82,73,90,这 9 名专业人士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为 80.5,方差为 32.(1)求这 6 名观众代表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和方差;(2)求这 6 名观众代表和 9 名专业人士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和方差.17.(本小题 15 分)在直三棱柱 1 1 1中, = 3, = 4, 1 = 2,∠ = 90°,点 为 的中点.(1)求证: 1//平面 1 ;(2)求三棱锥 1 1的体积.18.(本小题 17 分)如图(1),已知菱形 中 = 2,∠ = 60°,沿对角线 将其翻折,使∠ = 90°,设此时 的中点为 ,如图(2).(1)求证:点 是点 在平面 上的射影;(2)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19.(本小题 17 分)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 262 190 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 ( > 0且 ≠ 1)的点的轨迹是圆心在两定点所在直线上的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棱长为 6 的正第 4页,共 10页方体 ′ ′ ′ ′中,点 是 的中点,点 是正方体表面 ′ ′上一动点(包括边界),且两直线 , 与平面 ′ ′所成的角相等.(1)证明:点 的轨迹是一阿波罗尼斯圆的一段弧,并画出大致图象(不要求写出画法);(2) 记点 的轨迹所在的阿波罗尼斯圆的圆心为 ,求 ′ 的取值范围;(3)当线段 ′ 最短时,在线段 ′ ′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 //平面 ,若有,请求出平面 截正方体 ′ ′ ′ ′的截面周长,若无,说明理由.第 5页,共 10页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513. 5 + 1/1 + 514.17π 36 + 215.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0.01 + 0.03 + 0.05 + 0.08 + 2 ) × 5 = 1,解得 = 0.015.(2)由图可知该单位参加志愿服务次数不低于 15 次的频率为(0.08 + 0.015 + 0.01) × 5 = 0.525,则该单位参加志愿服务次数不低于 15 次的人数为 200 × 0.525 = 105.(3)因为(0.015 + 0.03 + 0.05) × 5 = 0.475 < 0.5,0.475 + 0.08 × 5 = 0.875 > 0.5,所以该单位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中位数的估计值在[15,20)内.设该单位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为 ,则( 15) × 0.08 + 0.475 = 0.5,解得 = 15.3125,即该单位职工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中位数的估计值为 15.3125.16.解:(1) 75+84+94+82+73+90这 6 名观众代表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 1 = 6 = 83,这 6 名观众代表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的方差为: 2 = (75 83)2+(84 83)2+(94 83)2+(82 83)2+(73 83)2+(90 83)21 6 = 56;(2) 6 9 = 83×6+80.5×9这 名观众代表和 名专业人士对选手 的打分的平均分 6+9 = 81.5,这 6 名观众代表和 9 名专业人士对选手 的打分的方差为:第 6页,共 10页2 2 = 6× 56+(83 81.5) +9× 32+(80.5 81.5)26+9 = 43.1.17.(1)连接 1 交 1于点 ,连接 ,因为 1 1为平行四边形,则 为 1 的中点,且点 为 的中点,则 1// ,又因为 1 平面 1 , 平面 1 ,所以 1//平面 1 .(2)因为 1 ⊥平面 , 平面 ,所以 1 ⊥ ,又因为 ⊥ ,且 1 ∩ = , 1, 平面 1 1,所以 ⊥平面 1 1, 1 3且点 为 的中点,故三棱锥 1 1的高为2 = 2,所以三棱锥 1 1 3 11的体积 1 1 = 1 1 = 3 × 2 × 2 × 2 × 4 = 2.18.(1)在菱形 中 = 2,∠ = 60°,所以 , 均为等边三角形,因为 = , 为 的中点,所以 ⊥ ,又∠ = 90°,所以 = 2 + 2 = 2 2,连接 1,则 = 2 = 2,又因为 = = 2, = 2 2,所以 2 + 2 = 2,所以 ⊥ ,所以 = 2,又因为 = 2,所以 2 + 2 = 2,所以 ⊥ ,又 ∩ = ,且 , 平面 ,所以 ⊥平面 ,所以点 是点 在平面 上的射影;第 7页,共 10页(2)设点 到面 的距离为 ,又菱形 边长为 2,则 的面积 1 1 3 = 2 × 2 × 2 × sin60° = 3,所以 = 3 × 3 × = 3 ;由 1的面积 = 2 × 2 × 2 = 2,由(1)知 ⊥平面 , = 2, = 1 × 2 × 2 = 3 = 2 6所以 3 3 ,所以 3 ,2 6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则 sin = =32 =63 ,即直线 6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 3 .19.解:(1)证明:由于 ′ ′ ′ ′是正方体,两直线 , 与面 ′ ′所成的角相等,即∠ = ∠ ,由于∠ = ∠ = 90 ,tan∠ = tan∠ ,即 = = 2,即 = 2 ,依题意平面内点 到两定点 , 距离之比为 2,故点 的轨迹是圆,而点 是正方体表面 ′ ′上一动点(包括边界),即点 的轨迹是一段阿波罗尼斯圆的圆弧(如图所示).(2)解:依题意可知:圆心 在 所在的直线上,第 8页,共 10页作圆 与 交于点 ,与 的延长线上交于点 ,显然 恰为圆 的直径,故 = 2 , 恰好为 线段的三分之一分点, = 2, = 2 ,所以 是 的中点,所以 = = 6, = + = 6 + 2 = 8,所以圆的半径为 4,从而 = 8, = 2,所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