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1840-1850 年,中国白银外流达 1.5 亿两,农民赋税较战前增加 50%。1851 年金田起义时,太平军仅 2 万人;1853 年定都天京时,兵力已达 50 万,席卷半壁江山。“一群头裹红巾的人,手持刀矛,喊着‘杀尽贪官’,冲进县城,打开粮仓分粮,百姓争相追随。”—— 英国传教士记载新课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为什么一场由农民发起的起义,能在短短两年内从广西山村发展到与清王朝分庭抗礼?这些头裹红巾的人,究竟想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1.通过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阅读教材,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了解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唯物史观、时空观念)3.通过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本课学习,感受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反对压迫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天京陷落学习目标——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洪秀全任务一:天国之起——运动爆发的背景材料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为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这些,都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材料2:飞蝗蔽日,如飘风骤雨之至,飒飒有声,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 ——摘编自《近代中国灾荒记年》材料3:洪秀全4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第三次落榜后大病一场,梦见“上帝”让他斩妖除魔。后来他读到《劝世良言》,将书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与儒家“大同社会”结合,说:“天下男人都是兄弟,天下女人都是姊妹,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天国!”。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剥削加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③个人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推动起义。阅读教材P15,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浏览教材P15-19,制作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进程 时间及事件兴起建制定都全盛由盛转衰失败1851.1 金田起义1851.9 永安建制1853.3 定都天京1853-1856 北伐与西征1856 天京事变1864 天京陷落1851金田起义兴起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定都1856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91864天京陷落失败《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北伐西征全盛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兴起与发展1851-1853)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永安封王是否存在隐患?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为以后天王和东王的争权埋下了祸根。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兴起与发展1851-1853)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定都天京1853.3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①清政府腐败无能;②阶级矛盾尖锐,洪秀全的理念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③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P16【想一想】太平军进军为什么如此迅速?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兴起与发展1851-1853)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定都天京1853.3内容:目的:评价: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二无①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对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积极作用。②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未能推行特点:平均主义、革命性、空想性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全盛时期1853-1856)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定都天京1853.3时间:目的:结果:1853-1856年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北伐失败,西征胜利,到1856年,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1856北伐西征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转折与失败1856-1864)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定都天京1853.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北伐西征天京事变牺牲牺牲被处死率部出走意图篡位被杀自相残杀,精锐尽丧,国中无人,朝中无将。——《洪仁玕自述》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政治上: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他提出《资政新篇》,以期对太平天国进行改造。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采取了哪些措施?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中国近代第一个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方案);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任务二:天国之路——运动的发展历程(转折与失败1856-1864)永安建制金田起义1851.11851.9定都天京1853.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所部淮军抵抗和反扑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1856北伐西征天京事变1864天京陷落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任务三:天国之思——运动的历史回响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材料二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打击清王朝的同时还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直接原因)启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能力提升【合作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封建、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旧民主主义革命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①起义背景新——②起义形式新——③治国方案新——④担负任务新——⑤失败原因新——⑥所属范畴新——提示: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原因领导人六大事件两大纲领失败原因历史意义矛盾激化、自然灾害、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洪秀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天朝田亩制度》(平均主义)《资政新篇》(资本主义)农民阶级局限性(根本)中外联合镇压(直接)近代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打击中外反动势力,谱写抗争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