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中国近代史
1840年—1949年
一个形态/社会性质:
两对矛盾:
两大任务:
两个阶段:
四条线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列强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被动挨打的屈辱史;
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抗争史;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道路的探索史;
近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发展史。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单元导读
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法等西方列强,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英、法等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也大肆进行领土扩张,趁机吞并大片中国领土,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时期,逐步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与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危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患
内忧
新课导入
19世纪30年代,广东珠江口外长
期停泊着许多大型走私船,里面
藏着大量鸦片。英国不法商人无视中国禁令,以这些走私船为基地,利用特制快艇,源源不断地向澳门、广州等地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是怎样爆发

英商停泊在广东珠江口外的鸦片走私船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事,知道三元里抗英和关天培等爱国将领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了解《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鸦片走私—背景
国家 政治 经济 科技文化 外交
中国
英国
阅读教材P4,结合图片总结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情况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威廉和
玛丽加冕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腐朽落后
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大兴文字狱,
摧残思想文化
闭关政策
逐渐落伍
殖民扩张
近代科技
迅速发展
背景:①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背景:②英国: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
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

鸦片走私—背景

鸦片走私—背景
中国
英国
出超(贸易顺差)
出口额>进口额
入超(贸易逆差)
进口额>出口额
滞销原因:
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排斥
向中国走私鸦片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鸦片走私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鸦片是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
不断增加

鸦片走私
结合P5材料研读,概括鸦片泛滥带来的严重危害。
马克思引用英国人蒙哥马利·马
丁的话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
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
们的肉体......
—[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③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
的财政。
②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
不但严重摧残他们的体质,
林则徐:“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笔记区

林则徐禁烟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位皇帝
笔记区

林则徐禁烟
人物: 措施:
时间:
结果:
意义:
“若鸦片一日未决,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林则徐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收缴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人民英雄纪念碑石雕——虎门销烟
虎门广场——被折断的烟枪
为纪念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笔记区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结合材料,你赞同他的说法吗?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原因
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
垄断东方贸易。
1637年,英国四艘兵舰闯入珠江,炮
击虎门 炮台,被中国人击退。
1793年,英国派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提出开放商埠,割让舟山附近岛屿等侵略要求。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为摆脱危机,
部分英国人公开鼓吹武装侵略中国。
1832年,英船“阿美士德”号到中
国沿海测量港湾航道,并绘制地图。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笔记区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过程
阅读教材P5,结合形势图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6月)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广州谈判
进犯吴淞
攻占镇江
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强占香港岛
虎门大战(关天培)
清政府屈服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过程
结合教材P6—P7,找一找鸦片战争期间涌现的反抗侵略的民族英雄。
地点 人物
关天培
虎门
定海
定海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
海龄
镇江
陈化成
吴淞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元里
思考他们事迹中涌现的精神。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笔记区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结果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P7,探究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奕山日夜饮酒作乐,4月14日才到达广州。这位贵族老爷,极端害怕和敌视人民,死守着“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的反动信条。——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他们占领了定海道头洋炮台时,一看那里的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和铸造者的姓名,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上面刻着'Rich-ard Philip 1601’,原来炮龄已经二百四十年。”
材料四: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政治上: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经济上:经济(生产力)落后;
军事上:武器装备落后;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结果
结合下列材料和教材P7,探究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得到什么教训?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①政治上: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②经济上:经济落后;
③军事上:武器装备落后;
2.英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要顺应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互惠互利。
4.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笔记区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时间 双方 地位 名称
1842年8月
中英《南京条约》
清政府和英国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3年大英博物馆“晚清百态”特展《南京条约》原件
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
笔记区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方面 内容 危害
五口通商
割地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方面 内容 危害
五口通商
割地
赔款
议税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
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笔记区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继《南京条约》后,列强接踵而至,强迫清政府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 影响
《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1843年
中英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1844年
中美
中法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
扩大了侵掠权益。
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笔记区

鸦片战争的影响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
材料二:鸦片战争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破坏性
进步性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中国独立自主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
战前
战后
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领土不完整
独立的封建社会
主权不独立
既保存封建经济,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半殖民地: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部分国家主权。
半封建:自然经济仍旧占主体,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影响
战 前 战 后
社会性质
社会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与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反封建
反侵略/反帝、反封建
②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革命任务的变化)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影响
②此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革命任务的变化)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①中国独立自主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
笔记区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林则徐
《四洲志》
魏源
《海国图志》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课堂小结
小试牛刀
1、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2、在谈到道光皇帝(1820—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陵墓都要矮小时,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丢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
A.香港岛 B.台湾岛 C.库页岛 D.辽东半岛
3、1821—1840年,中国白银外流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外流更是直接导致国库空虚、军队无力备战。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西方鸦片输入 B.支付战争赔款 C.自然经济衰退 D.国内局势动荡
4、“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它并不是为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D
A
A
B
小试牛刀
5、近代史专家茅海建教授将自己有关鸦片战争再研究的著作取名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导致清朝“崩溃”的主要依据是(   )
①中国市场大门被列强完全打开 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③列强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国内陆 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西方列强一巴掌把清王朝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对中国的双重影响是(   )
A.丧失主权,融入世界潮流 B.内忧外患,开始自强求富
C.巨额赔款,寻求政治变革 D.沦为附庸,探索思想革新
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B.开始向西方学习
C.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D.成为洋人的朝廷
B
A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