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舌尖美味你知道它们最早来自于哪里吗?黑非洲文明美洲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非洲大陆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然而在近代的书写中,对非洲有着广泛的误读与偏见。这种偏见建立在种族主义观念之上的奴隶贸易与殖民主义,促使了非洲的文明被刻意抹杀。——李安山《非洲文明:被人遗忘的历史》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 班图人迁徙对非洲文明有何影响?材料 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推动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出现◎古代非洲的国家蒙巴萨桑给巴尔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得巨额收入。——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1、东非阿克苏姆王国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垄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将商路从红海转移到了波斯湾和两河流域一线。阿克苏姆王国作为东西方之间商路要道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此日益衰落。——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思考:影响阿克苏姆兴衰的共同因素是什么?红海贸易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2、东非城市国家问题:10—15世纪,东非城市国家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农业进步;地理位置优越、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特点:国家形态:众多沿海城邦国家,小国寡民;政教: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苏丹;经济: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背景:黄金资源丰富,控制西非和北非之间的贸易加纳(8—11世纪极盛,1240年被马里吞并)马里(13—14世纪,首都在廷巴克图,后陷于内讧而衰亡)桑海(1468年攻占廷巴克图,16世纪极盛,后遭入侵衰落)兴衰交替3、西非王国蒙巴萨桑给巴尔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思考:据材料,结合教材,概括西非三大帝国的共同特点材料1:加纳王国依靠黄金贡赋和对过境食盐、杂货课税,增加了财富,经济得到繁荣。——《非洲通史》特点:材料2 加纳国王的宫廷官员不少是外来的穆斯林。马里国王曼萨·穆萨建造的桑科拉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位于今天马里的廷巴克图。它曾是吸引穆斯林的伊斯兰中心之一。在最兴盛的时期,该校可容纳25000名学生。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确立了官阶和礼仪制度,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政治:经济:文化控制西非的商路和黄金贸易,对外贸易发达奴隶制国家征服扩张,中央集权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文化中心)城市繁荣信仰伊斯兰教区域 国家 时间 形态 表现南非地域广大王国津巴布韦14-15C鼎盛石头城“津巴布韦"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这些遗址中最大、最壮观的。它占地10800亩,分内城和卫城两个部分,有宫殿、神庙、城墙和房屋。16世纪初,古津巴布韦国家突然瓦解,大津巴布韦文化也随之走向衰落。该遗址说明当时的人们掌握了哪些知识 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复杂知识3、南非津巴布韦国家高11米,底部直径约6米,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且不使用灰浆。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杰内大清真寺(西非)拉利贝拉岩石教堂(东非)大津巴布韦遗址(南非)阿克苏姆方尖碑异彩纷呈的黑非文明非洲黑人传统文明发展滞后的原因,用种族主义理论来解释是站不住脚的。而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条件,黑人社会的内部机制和外界交往不发达共同作用所使然。就外部条件而言,非洲不是孤岛、黑人非洲也不是与世隔绝之区。但与欧亚、北非相比,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较少,文明冲突的力度也不大。——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1、文明主要出现在海陆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2、区域性:东非、西非、南非各有特点3、发展缓慢:受地理环境限制,相对孤立封闭,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落后思考: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古代非洲文明的基本特点1古代非洲文明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一、相对孤立的古代非洲文明美洲早期部落分布图——源自维基百科与古代非洲文明受到外来影响不同,古代美洲文明完全是印第安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农业,在手工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教师用书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自主梳理文明 时间 国家形态 代表性成就玛雅文明 ?—15C中 城市国家阿兹特克文明 14—16C 部落联盟印加文明 12—16C 统一帝国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农业:手工业:农业:建筑:文化:建筑:建筑:20进位制、象形文字、历法纪年浮动园地国王集权玉米为主精美陶器金字塔庙宇特诺奇蒂特兰城政治:马丘比丘城独创而绚烂——独创的农业阿兹特克的浮动园地印加帝国梯田因地制宜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玛雅历法、文字——独创的文化艺术印加帝国结绳记事精美绝伦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独创的建筑、城市玛雅库库尔坎金字塔特诺奇蒂特兰城(《拉丁美洲史》插图)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独创的建筑、城市印加帝国马丘比丘城思考: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恢宏壮观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美洲农作物传播路线示意图1776-1910年间引种玉米的州府的份额增加了46.7%,此期间玉米贡献了中国人口增长的18.7%。——陈硕、龚启圣《玉米与人:新世界农作物对中国人口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土豆的引种对18、19世纪旧世界人口增长的贡献约为26%、对城市化的贡献约为34%。——内森·努恩、钱楠筠《土豆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贡献》2.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的对外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根据示意图描述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对外传播的方向。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影响世界独创并不等于封闭二、完全独立发展的古代美洲文明观察地图,阅读材料分析自然环境对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影响。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文明随之兴起并兴盛。玛雅地区是中美洲最先发展起来的一片区域。……沿海地区的土壤几千年受火山灰和熔岩的滋养,加上季节性湖泊的作用,这一带每年可多培植一季玉米。——【美】林恩·福斯特《中美洲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热带草原地区干旱频发,热带雨林地区则降水过多,……食物供给的不稳定特性将人们团结在一起。人口的迁徙成为联系不同民族的纽带。——【美】杰弗里·M.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流动之美独创之美三、美美与共——文明对话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文明多源性人类文明群星闪耀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三、美美与共——文明对话阿克苏姆方尖碑大津巴布韦玛雅金字塔印加马丘比丘城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希林顿《非洲史》文明的多源性VS文明的多元性速度、特征的多元性多中心起源(多源性)因历史条件不同课堂总结东非:阿克苏姆王国、摩加迪沙等西非:加纳、马里、桑海南部非洲:津巴布韦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古代非洲文明古代美洲文明古代非洲、美洲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同亚欧文明共同展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单元小结:世界文明的多元性通过考古发掘、文献研究,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等地都有人类文明独立起源的迹象。古代文明都有各自不同之处,都是一种独特的类型。这表明古代世界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体现出多源的特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