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共八大会场庆祝粉碎“四人帮”1、时空观念:通过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建设道路的对比使学生感知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和执着。2、史料实证:结合史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史实,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曲折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3、唯物史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发展的趋势,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4、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感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珍惜国家建设成果和爱国情怀。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19561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分析提出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195719611962-196519581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阅读教材,以时间轴形式曲折发展的历程(凸显发展 ) 发展曲折1966-1976三线建设一系列外交成就反右扩大化三年经济困难2整风运动3反右斗争A 1962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B 1962-1965国民经济稳步增长C 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2提出“双百方针”2“大跃进”3“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回顾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知识回顾“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在现有的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社会主义建设中操之过急的隐患在改造中就潜伏着壹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共八大:良好开端时间:1956年内容: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指导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双百方针”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三面红旗:歧途误入观看视频,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何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导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三面红旗:歧途误入材料: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严重的泛滥开来。——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忽视客观规律领导人骄傲自满、急于求成自然灾害影响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八字方针:有限纠正1961.1 八字方针1962.1 七千人大会1964 建设“四个现代化”材料:我们党提出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是正确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党的创造……如果听毛主席的话,体会毛主席的精神,弯路会少走很多。今天的困难会要小得多。——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一定程度纠正“左”倾错误,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没有否定“三面红旗”,没有根本纠正错误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贰曲折:“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原因:1966春夏1967年初1969年4月1971年9月1972年1975年1976年9月1976年10月文革发动,打倒一切一月风暴,全面夺权中共九大林彪集团武装政变毛泽东逝世周恩来主持工作 批判极左思想邓小平整顿工作,经济形势好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史料:大跃进期间,损失约1200亿,文革十年,损失约5000亿,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近30年间,我国全部基建总投资为6500亿,由此可见,这两次大折腾所损失的6200亿几乎相当于我国前三十年的全部基建投资。1、如何认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文化大革命”的启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启示:(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把工作重点到转移经济建设。(2)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3)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刘少奇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如何评价毛泽东?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经验1:指导方针制定要遵守经济规律经验2:生产力发展要遵守经济规律经验3:生产关系调整要遵守经济规律经验4: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识曲折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遵守规律经济为主实事求是民主法治叁发展:伟大的建设成就领域 成就工业 ①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国防和科技 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农业 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教育和医疗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外交 又一次建交高潮;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伟大成就的创造者:假如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邓稼先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为国家隐姓埋名,连父母妻儿都不知其行踪。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计算,一个数据要一日三班倒,演算一个多月。试验出事故,深知辐射危险却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临终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国家脊梁——邓稼先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国家脊梁——王进喜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1960年参加松辽石油会战时他逢人就问的三句话:“这里我的井位在什么地方?我的钻机什么时候能到,这里钻井的最高纪录是多少?”为了堵住井喷,纵身跳入滚烫的泥浆。被誉为“铁人”“钻井卫星”“钻井闯将”。◎王进喜日记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探究:1.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时代精神是什么?“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地质之光”李四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重要原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爱国主义敢于创新……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奋发图强的创业年代,一个理想闪光的年代,一个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年代!2.这种精神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作用?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探究:如何理解伟大建设成就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意义: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1)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①1956年,以中共八大为代表,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探究:如何理解伟大建设成就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③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④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⑤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等外交成就,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宽了外交活动的舞台。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8)课堂小结时间发展趋势19491956中共八大1958“三面红旗”19611966政策调整三年经济困难1972出现转机“文化大革命”1976整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后思考结合以下史料,你怎样看待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请论述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解与体会。(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材料一::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毛泽东1963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材料二: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严重的泛滥开来。——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求是》2019年7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