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你知道史前时期有哪些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伏羲画卦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炎黄联盟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早期城市大约在5000多年前,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城墙、城壕、大型水利设施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形成了早期国家。戈:兵器口:人口一:土地大口:疆域界限及范围文明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相关史事】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祭坛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信息:红山文化时期已有阶级分化;存在祭祀礼仪;而且有发达的手工业技术;说明当时有可能出现早期国家。牛河梁遗址及出土文物可以反映的信息是?良渚古城北南西东长江流域▲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良渚古城复原示意图(来源:星球研究所)宫殿区结合教材和图示,说说古城由哪些部分组成?内城≈3000000㎡外城≈6000000㎡内城墙外城墙▲良渚古城复原示意图(来源:星球研究所)这些建筑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宫殿区水利系统水利系统水利系统水利系统水利系统水利系统▲良渚古城复原示意图(来源:星球研究所)宫殿区水利系统内城外城在城内外还有大量墓葬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良渚古城相关史事: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在神人、神兽的周边还有飞鸟。考古发现表明,各地良渚文化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信仰体系。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器及神人兽面纹良渚文化玉钺良渚文化玉璧及刻画符号贵族墓地:陪葬品包括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着军事指挥权的玉钺。→和随葬品稀少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意义(历史价值):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地点:陶寺都城遗址山西襄汾年代:建筑:墓葬:距今约4300-4000年都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制的建筑材料。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陶寺遗址平面示意图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考古证实石磬彩绘双耳罐彩绘龙纹陶盘兽面形玉饰书写符号陶壶意义: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观象台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都发现了墓葬随葬品出现私有制随葬品数量都有显著差别出现阶级分化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出现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观察地图,结合所学,思考中华文明起源有何特点?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分布广泛,起源众多。相互影响、交融共生,中原地区成为文明起源的核心。多元性一体性后羿射日二、远古的传说黄帝战蚩尤远古的传说炎黄联盟(1)时间:(2)主要部落:(3)联盟形成过程:五六千年前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黄河流域黄帝炎帝蚩尤阪泉之战炎黄联盟涿鹿之战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子孙华夏的来历知识拓展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以龙图腾为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中说“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中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尧舜禹与禅让制思考:你知道联盟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承权力的?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禅让制传位传位“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尧年老的时候在征得各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后,便推出了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方法,把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1)禅让原则:贤德(2)禅让实质: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3)禅让概况:尧→舜→禹(原始民主)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古书上记载,尧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但他对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是自己的过错。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身作则。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二十四孝》排第一位的孝感天地,就是说的舜的故事。大禹治水大禹,姓姒(si),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禹在13年的治水过程中,还发明了规和矩这两种工具,用它们测量大地,绘制地图。他把中国分为九州,还铸造了九座大鼎,象征统治九州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三过家门而不入”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疏堵”结合的方法方法得当,创新精神思维创新中华文明的起源良渚、陶寺遗址炎黄联盟尧、舜、禹早期国家人文初祖禅让制阶级分化明显进入文明社会部落时期文明初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