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wù xū)
我们甲午战败(1895),非由于器械之不精也,资源之不广也,或人才之不足也。我们之败,是败在颟顸(mān hān)落伍、贪污无能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祖制”,也就是属于前一形态的老制度。搞“坚船利炮”搞了数十年,至此朝野上下始如大梦初醒。原来没有个赶上时代的政治制度,则纵有超等的坚船利炮,旧瓶装新酒,也无济于事。
——唐德刚《从晚晴到民国》
——背景
根据材料回答甲午中日战争我们失败的原因?
1895年《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
“公车上书”的情景
背景:
影响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概括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及影响。
维新运动的开展
做笔记,勾画重点
主要宣传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开始标志
京师大学堂(知识拓展)
百日维新
类别
政治
新法内容
影响
上谕
经济
文化
军事
裁詹事府等六衙门;
命遇有士民上书言事都察院毋庸拆阅并不得积压。
命各省设商务局;命各地方官振
兴农业 ;户部编列预算按月刊报
谕自下科始,废八股为策论
创设京师大学堂 奖励设立学堂
各省陆军改练洋操 八旗汉军均
以新法练军 各省切实裁兵、练兵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
废八股,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
军队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资产
阶级参政
有利于思想文化传播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目的:
为了救亡图存
思考
材料一: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
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
洋奴汉奸。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
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陈變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命八旗人下,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 哗,谣谤起。 ——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
旧读书人
旧官僚
八旗兵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变法失败的标志
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的影响
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袁世凯的出卖
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它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教训:
材料研读
维新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戊戌政变,百日峥嵘负愎狂
戊戌回响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运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地。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历史起点……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各依其不同的宗旨,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戊戌变法争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过
结果
影响
序幕:1895年 公车上书
发展:创办学堂、报刊,组织学会
高潮:百日维新(开始标志、内容、影响)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戊戌政变,失败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B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
课堂练习
4.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