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课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鲁科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物态变化 期末复习课 学习任务单(无答案)鲁科版(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
“物态变化”期末复习课
学习任务单
一、六种物态变化
填写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二、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在横线上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用钢水浇铸成车床零件 ;
(2)萘球放一段时间后会变小 ;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越变越软 ;
(4) 秋天,日出后浓雾渐渐消散 ;
(5) 寒冷冬天,北方树枝上的“雾凇” ;
2.下列各情况下见到的“白气”,由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 )
A.做饭时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
B.冬天室外能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
C.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
D.夏日的清晨在河面上看到的“白气”
3. 右图所示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刚在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意识到,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很重要。铁杆位置过高或过低会直接影响实验中__________的测量。
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是否已经发生了沸腾的根据是______
A.观察到的现象   B.温度计的示数
(3)小刚完成实验后,注意到只有小强还没有完成实验。观察发现,小强没有使用烧杯盖。小刚经过分析认为,烧杯盖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从而缩短了实验的时间。
(4)小刚还发现,在实验装置相同和组装正确的情况下,各组完成实验的时间也不一样。请你再帮他提供两个缩短实验时间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工降雨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水资源的一种技术。在某次人工降雨中,飞机将干冰喷入云层,干冰会很快 ,在此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 ;这时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遇冷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 成小水珠,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课后作业
1.在“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中,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的室内温度
D.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3.雨过天晴,如图3所示的草叶上许多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慢慢消失。这一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4.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5.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某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5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___(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6.夏天,小明从超市买雪糕。营业员从冰柜里拿出雪糕,小明发现雪糕包装纸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当他剥去包装纸,雪糕上就冒出“白气”,他把这支雪糕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请你帮小明解释这些现象。
7.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组装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配备搅拌棒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体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3 0 0 0 0 1.5 3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体的温度和 变化,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 。在2到5分钟时,此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实验过程中小聪他们发现,加热到第2分钟,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分钟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 ,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 “非晶体”)。
下面是同学们在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错误之处是 。改正之后,在刚开始给水加热时,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
(2)在观察水加热直至沸腾的过程中,小亮组的同学们观察到图丙所示的三种不同现象,这三种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
(3)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小亮组撤去酒精灯,发现水的温度没有马上降低,但是水不再沸腾;继续加热水继续沸腾,他们反复实验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 。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88 90.5 93 95.5 97 98 98 98 98 98
现象 没有沸腾 沸腾
四、实践作业(请同学们根据兴趣选择完成)
1.家庭小实验:
(1)利用冰和盐等物品制造“霜”,并解释原因。
(2)利用蜡烛和纸杯探究纸杯烧水(注意安全)。
2.调查活动:家中、学校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什么?
气态
固态
液态
1题图
3题图
5题图
甲 乙
7题图
A B C


80
90

8题图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