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堂导入鸟巢鸟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它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结构组成,整个建筑用钢量为11万吨。而1949年中国的钢产量全部加起来也只能建一个半鸟巢。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1)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白银 1520万元美钞 1537万元一、第一个五年计划(2)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 1.639亿吨 49% 9.3%棉 130.4万吨 193% 53%钢 135万吨 754% 46.2%煤 6649万吨 105% 7.4%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2.37公斤2.76千瓦时中国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4公斤10.9千瓦时印度钢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538.3公斤2949千瓦时美国二、第一个五年计划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底(2)目的:①为了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②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第一个五年计划(3)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想一想】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 材料一: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 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① 增强国防、保卫政权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解放前国火车头不能自制,钢轨也大部分从国外输入;汽车公路通车货运客运汽车为数很少,而且都是从国外输入的……完全没有自己的航空业……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②重工业落后,影响工业、农业的发展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③ 受苏联发展的影响,学习苏联经验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鞍钢场景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一、第一个五年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一、第一个五年计划(2)交通成就: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一、第一个五年计划③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3)工业基地的形成东北基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大型轧钢厂西北基地: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宝成铁路华北基地沿海基地【历史地图】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国社会生产增长表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粮 1.95亿吨 19%棉 164万吨 26%钢 535万吨 296%煤 1.3亿吨 96%原油 146万吨 235%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1954年9月(2)地点:北京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3)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全国有1.5亿群众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来讨论呢?征求人民的意见,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政府尊重人民的意愿,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了民主。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内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意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957年,“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诞生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此时,强烈的民族自家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了一股无穷的力量,鼓舞着全国人民正向着美好的梦想迈进。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