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5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35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核心问题与任务串
核心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任务串:
(1)甲午中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进程如何?
(2)《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3)外国侵略者如何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课程目录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的签订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如何?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如何?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邓世昌
▲清朝疆域图(1820)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近代以来,两国的命运也颇有几分相似…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国家 事件 结果 应对策略
清朝 鸦片战争 (1840-1842)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 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
进行“自强”和
“求富”的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清政府战败,签订《天 津条约》《北京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 美国舰队两次到 达日本,威胁日本(1853) 日本被迫与列强签订 《神奈川条约》等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
进行社会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
(19世纪60-90年代)
◆结合下表,说说近代中国和日本有哪些相似之处?
列强入侵
签订不平等条约
开展自救运动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
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侵略性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对日本来说,征服和侵略的“契机”是什么?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4年,朝鲜发生反对封建统治和
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东学道起义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战争爆发!
农历甲午年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这既是中日双方的战争
也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较量!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根据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央广新闻中心 出品
两国力量对比不相
上下,日军略具优势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战争爆发
◆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过程。
主要战役 战况战果 牺牲将领
平壤战役 (1894.9)
黄海海战 (1894.9)
辽东战役 (1894.9-11)
威海卫 战役 (1895初)
②平壤战役
④辽东战役
③黄海海战
平壤陷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日军占领旅顺等地
左宝贵
邓世昌
林永升
徐邦道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平民
日军占领旅顺后
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日军于11月21日进入旅顺,残酷地屠杀了几乎全部居民。无自卫能力和赤手空拳的居民在其家中被屠杀,他们的躯体被残害之状无法形容。……这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一事件中重回到了野蛮。
——[美]克里尔曼《日军大屠杀》,纽约《世界报》1894年12月12日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战争爆发
◆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过程。
主要战役 战况战果 牺牲将领
平壤战役 (1894.9)
黄海海战 (1894.9)
辽东战役 (1894.9-11)
威海卫 战役 (1895初)
②平壤战役
④辽东战役
③黄海海战
⑤威海卫战役
平壤陷落
日军夺取制海权
日军占领旅顺等地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左宝贵
邓世昌
林永升
丁汝昌
徐邦道
清政府战败!
▲李鸿章离京赴日谈判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
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北京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根据教材,指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
北京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历史影响。
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②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
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④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主要内容
北京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历史影响。
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②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
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④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课程目录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是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形式如何?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干涉,迫使日
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
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俄国·熊
日本
英国·犬
法国·蛙
美国·鹰
德国·肠
葡萄牙·虾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躺平
享乐
爱财
纸醉金迷
耽于酒色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
“鹰”视眈眈
美国是否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为什么?
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先生们,你们尽可能分割这张地图,但请记住,我站在这里,你们不能把我分割进你们的势力范围内!”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
彼此协调关系
共同奴役中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张謇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影响因素 发展概况 代表人物
19世纪 70年代
甲午中日 战争后 ◆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外商刺激和
洋务运动影响
开始出现商办企业(产生)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张謇
状元实业家
创办大生纱厂
“实业救国”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謇
相关史事
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利懒颇丰。他还创办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热心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学校、图书馆、博物苑等机构。其中,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而且中国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
材料二:
1869
1919
轻工业
92%
轻工业
87%
重工业
8%
重工业
13%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分布图
(1)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落后
(2)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3)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
要集中在沿海
沿江的大城市
课堂小结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
时间:___________
重要战役:平壤战役、
__________、辽东战
役、威海卫战役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
订 《__________》,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化程度__________
三国干涉还辽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产生到初步发展
代表人物________
特点:资金少、______、技
术落后;集中在________
部门;地区分布不平衡
1894-1895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张謇
规模小
轻工业
导致
刺 激
引起
此时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境遇,是任
人宰割,还是浴火重生?中国的出路又在何方?
课堂练习
1. 1896年,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作诗《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些诗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事件: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感情:表达了割让领土的悲愤,和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课堂练习
2. 毛泽东主席五十年代在谈到民族工业时说有四个人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里毛泽东主席是在(  )
A.肯定民族工业创办者的历史贡献 B.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
C.表示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 D.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3.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政策”。认为“至柔唯棉,至刚唯铁”。这表明他主张(  )
A.平均地权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A
D
课堂练习
4.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中国丧失的领土
逐渐增多
B.列强侵略不断扩
大和深入
C.列强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D.清政府已成为洋
人的朝廷
B
课堂练习
5. 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