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核心问题与任务串核心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任务串:(1)甲午中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进程如何?(2)《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3)外国侵略者如何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课程目录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如何?●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如何?●《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是什么?邓世昌▲清朝疆域图(1820)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近代以来,两国的命运也颇有几分相似…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国家 事件 结果 应对策略清朝 鸦片战争 (1840-1842) 清政府战败,签订《南 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进行“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清政府战败,签订《天 津条约》《北京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 美国舰队两次到 达日本,威胁日本(1853) 日本被迫与列强签订 《神奈川条约》等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进行社会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9世纪60-90年代)◆结合下表,说说近代中国和日本有哪些相似之处?列强入侵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展自救运动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明治天皇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侵略性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对日本来说,征服和侵略的“契机”是什么?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4年,朝鲜发生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东学道起义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战争爆发!农历甲午年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这既是中日双方的战争也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较量!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根据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央广新闻中心 出品两国力量对比不相上下,日军略具优势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战争爆发◆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过程。主要战役 战况战果 牺牲将领平壤战役 (1894.9)黄海海战 (1894.9)辽东战役 (1894.9-11)威海卫 战役 (1895初)②平壤战役④辽东战役③黄海海战平壤陷落日军夺取制海权日军占领旅顺等地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徐邦道▲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平民日军占领旅顺后杀害两万多中国人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日军于11月21日进入旅顺,残酷地屠杀了几乎全部居民。无自卫能力和赤手空拳的居民在其家中被屠杀,他们的躯体被残害之状无法形容。……这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一事件中重回到了野蛮。——[美]克里尔曼《日军大屠杀》,纽约《世界报》1894年12月12日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战争爆发◆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梳理战争过程。主要战役 战况战果 牺牲将领平壤战役 (1894.9)黄海海战 (1894.9)辽东战役 (1894.9-11)威海卫 战役 (1895初)②平壤战役④辽东战役③黄海海战⑤威海卫战役平壤陷落日军夺取制海权日军占领旅顺等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徐邦道清政府战败!▲李鸿章离京赴日谈判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场景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北京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重庆沙市杭州苏州◆根据教材,指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4月,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北京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重庆沙市杭州苏州◆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历史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②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④加紧对华资本输出。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北京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重庆沙市杭州苏州◆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历史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②迫使清政府大举外债;③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④加紧对华资本输出。①清政府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课程目录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列强是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形式如何?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日本 — 福建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俄国·熊日本英国·犬法国·蛙美国·鹰德国·肠葡萄牙·虾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躺平享乐爱财纸醉金迷耽于酒色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美国“鹰”视眈眈美国是否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为什么?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先生们,你们尽可能分割这张地图,但请记住,我站在这里,你们不能把我分割进你们的势力范围内!”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征是什么?张謇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 影响因素 发展概况 代表人物19世纪 70年代甲午中日 战争后 ◆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开始出现商办企业(产生)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实业救国”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相关史事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获利懒颇丰。他还创办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热心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学校、图书馆、博物苑等机构。其中,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一: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而且中国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材料二:18691919轻工业92%轻工业87%重工业8%重工业13%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分布图(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2)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3)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课堂小结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时间:___________重要战役:平壤战役、__________、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 《__________》,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__________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产生到初步发展代表人物________特点:资金少、______、技术落后;集中在________部门;地区分布不平衡1894-1895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张謇规模小轻工业导致刺 激引起此时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境遇,是任人宰割,还是浴火重生?中国的出路又在何方?课堂练习1. 1896年,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作诗《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些诗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事件: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感情:表达了割让领土的悲愤,和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课堂练习2. 毛泽东主席五十年代在谈到民族工业时说有四个人不应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里毛泽东主席是在( )A.肯定民族工业创办者的历史贡献 B.鼓励发展交通运输业C.表示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和缅怀 D.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3.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政策”。认为“至柔唯棉,至刚唯铁”。这表明他主张( )A.平均地权 B.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AD课堂练习4.以下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过观察,你能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中国丧失的领土逐渐增多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和深入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B课堂练习5. 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