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农民阶级爱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太平天国、义和团)
地主阶级自救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
路在何方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重点:1.南昌起义(时间、地点、意义)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
4.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工农武装割据
6. 古田会议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27年8月1日
1927年8月7日
1927年
9月
1927年10月
1928年4月
1929年12月
1931年冬
梳理时间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一)寻路背景
阅读材料回答思考1927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什么样的环境?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中国共产党遭国民党屠杀、血腥镇压
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这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武装反抗→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学习俄国革命道路(城市)
俄国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城市→农村→全国)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二)寻路行动——①南昌起义
阅读p77页回答有关南昌起义的问题?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3)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2)地点:
江西南昌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4)经过:
发动起义
占领南昌
撤出南昌
南下广东
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遭遇封堵
损失严重
南昌起义(绘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
八一建军节
军旗升起的地方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的消息迅速传遍到国内外。中国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武装。敌人听见八一南昌起义而震栗,人民因这个伟大的时辰的降临而骄傲。”
—— 魏宏运编著《南昌起义》
起义之意义
(二)寻路行动——②八七会议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27年8月7日
湖北·汉口
①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组织农民发动武装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八七会议会址*汉口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二)寻路行动——③秋收起义
一、寻路:学习苏俄革命道路
(二)寻路行动——③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旗帜
结果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攻打浏阳等县城受挫,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工农革命军”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一)开路行动——①三湾改编
3.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三湾改编的内容和意义
三湾改编旧址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内容:
意义:
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攻打中心城市受挫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受挫
文家市决策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改向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
(从组织上确定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时间:
(3)地位:
(2)领导人:
(4)意义:
1927年10月
毛泽东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开路行动——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一:中俄两国国情对比 阶级力量 俄国 中国
工人阶级 相对强大 相对弱小
资产阶级 参加一战,城市敌人力量空虚 城市敌人力量集中
农民阶级 相对较少 城市不足10%,农村90%以上
材料二: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主要山峰海拔都 在千米以上。……井冈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 %,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三:大革命时湖南、江西等地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革命的影响力还在。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物产丰富,可供给部队。
①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弱
④群众基础好,革命力量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开路行动——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阅读材料总结在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阅读p85页回答有关井冈山会师的问题?
井冈山会师(绘画)
(1)时间:
(3)结果:
②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会师队伍:
朱德、陈毅
率领南昌起义
部分军队
1928年4月
湘南
工农武装
毛泽东
率领
工农革命军
①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影响:
壮大了武装力量,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开路行动——③井冈山会师
红军歌谣《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心里暖洋洋……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二、开路:开辟井冈山道路
三、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阅读材料思考井冈山根据地初建面临什么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材料一:边界土地状况:大体来说,土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地主手里,百分之四十以下在农民手里。——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1928年4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实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声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根据地军民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因为根据地内土豪几乎打尽了,现金缺乏,从军长到普通战士,一律吃5分钱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开车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地主土地多
农民土地少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国民党反动派
围剿根据地
武装斗争
(游击战争)
根据地
经济困难
工农民主政权
(经济、军事、政权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战略阵地
核心内容
军事保障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工农民主政权
土地
革命
武装
斗争
工农武装割据
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
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二)发展:①古田会议
阅读p86页回答有关古田会议的问题?
(1)时间:
(2)地点:
(3)会议:
1929年红四军出击东江,第二次攻击梅县失败后,“逃跑、落荒者”甚多。究其原因:红军中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党员占多数。红四军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削弱军队政治工作,使红军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李亚超《关于古田会议历史背景的再考察 》
(4)内容: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县古田
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红军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三、拓路:工农武装割据
会议奠定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的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5)意义:
三、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三)成果:建立政权
对比地图总结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变化?
1930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928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井冈山
阅读p87页回答有关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的问题?
1930年,农村根据地从1个发展为15个,革命武装从1万人发展到10多万人
(1)会议:
(2)时间:
(4)内容:
(3)地点:
(5)意义:
最早的
革命根据地
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①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②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江西瑞金
1931年冬
标志国共政权对立正式形成。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九品中正制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三湾改编:确定党指挥枪
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转战山区:开辟革命新路
秋收起义:打出第一面军旗
朱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
中国共产党究竟走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学苏俄
城市中心论
农村包围城市
革命重心转移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三、拓路:工农武装割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