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晚清时期(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晚清时期(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晚清时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广东)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
A.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践行求富主张
C.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支持民主革命
2.(2025 广东)“洋务”是近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特定产物。嘉庆以前无所谓洋务,后“夷务”与“洋务”并用,至清末“洋务论又变而为时务论”。这反映了晚清(  )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制度变革成为共识
C.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D.对外认识不断深化
3.(2025春 和平区期末)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洋务运动”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纪录片《船政学堂》中的专家访谈
B.电视剧《北洋水师》里的剧情片段
C.《历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D.李鸿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奏折原件
4.(2025 陕西模拟)小组共学,共同进步。某班历史小组围绕以下内容(见下图)进行分组研究。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内容是(  )
第1组:林则徐、洪秀全、冯子材、邓世昌、聂士成 第2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第3组:《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第4组: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5.(2025 桐城市三模)1872年中国船政军舰驻防情况表。这一情形出现是由于(  )
驻防地点 驻防军舰 驻防地点 驻防军舰
奉天营口 “湘云”舰 福建马尾 “杨武”“万年清”“福星”“长胜”
直隶天津 “镇海”舰 福建厦门 “靖海”舰
山东烟台 “飞云”舰 福建台湾 “海东云”舰
浙江宁波 “伏波”舰 广东广州 “安澜”舰
A.新式学校的建立 B.巩固中国海防的考虑
C.民用企业的兴起 D.近代通商口岸的扩大
6.(2025 合肥校级模拟)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社会危机日益加重
7.(2025春 顺义区期末)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属于历史解释
B.①说明洋务派学习了西方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8.(2025 临淄区一模)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邓世昌
9.(2025 贵州)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对相关史事进行梳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公车上书→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
B.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青年杂志》→武昌起义
D.创办《青年杂志》→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武昌起义→公车上书
10.(2025 泰安)在以“传承民族气节 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演出中,剧中主人公吟诵了清朝诗人杨昌浚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盛赞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11.(2025 长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先生”应该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孙中山 D.陈独秀
12.(2025 威海)2024年5月18日,“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暨山东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举办,定远舰、来远舰等甲午沉舰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据此,该成果展的举办地是(  )
A.威海 B.旅顺 C.青岛 D.大连
13.(2025 吉林)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4.(2025春 红桥区期末)2025年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  )
A.天京事变 B.广州起义 C.虎门销烟 D.护国运动
15.(2025 平凉)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16.(2025春 和平区期末)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17.(2025 绥化)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陈独秀 B.章炳麟 C.孙中山 D.陈天华
18.(2025 阳山县一模)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建之初,郑观应就向李鸿章递上呈文,要求“酌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伤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而且要对该局产品“准免厘捐并酌减税项”。经李鸿章上奏,清廷批准了这些要求。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抵制了外资侵略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
D.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9.(2025春 朝阳区期末)如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 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0.(2025春 朝阳区期末)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观点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以下符合这一探索的是(  )
A.有田同耕 B.自强求富 C.变法维新 D.扶清灭洋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晚清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广东)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多。这体现了洋务派(  )
A.注重近代军事教育 B.践行求富主张
C.动摇清朝统治基础 D.支持民主革命
【分析】洋务运动中军事教育举措及目的(考查洋务运动“自强”阶段核心内容)
【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60年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后来张之洞等人也在各地相继建立军事学堂,尤以海军学堂为”可知,福州船政学堂和海军学堂的创办,直接体现洋务派培养军事人才、发展近代海军的“自强”主张,A项正确;
B.“求富”主张主要体现于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与军事学堂无关,排除B;
C.洋务派举措本质是维护清朝统治,而非动摇统治基础,排除C;
D.民主革命主张产生于20世纪初,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相悖,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通过具体史实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分阶段目标的掌握,要求能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军事学堂)与课本知识(“自强”“求富”)建立关联,培养历史解释中的因果分析能力。
2.(2025 广东)“洋务”是近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特定产物。嘉庆以前无所谓洋务,后“夷务”与“洋务”并用,至清末“洋务论又变而为时务论”。这反映了晚清(  )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制度变革成为共识
C.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D.对外认识不断深化
【分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及历史术语演变所反映的观念转变,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列强侵略与近代化探索的关联知识点。
【解答】“对外认识不断深化”准确揭示题干中术语演变所体现的历史认知变化:从“夷务”的贬义(华夷观念)到“洋务”的中性(技术层面)再到“时务论”的制度层面(甲午战后维新思潮),D项正确;“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不符合史实,晚清民族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始终处于缓慢阶段,且题干未涉及经济领域,排除A项;“制度变革成为共识”表述错误,晚清统治集团内部对制度变革存在严重分歧,且“共识”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仅反映19世纪末的阶段性结果,不能概括“夷务——洋务——时务论”的历时性演变过程,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通过历史术语演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晚清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特征理解术语内涵变化,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建议学生在学习时注意梳理历史概念的演变脉络,理解其背后的社会认知变迁。
3.(2025春 和平区期末)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洋务运动”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纪录片《船政学堂》中的专家访谈
B.电视剧《北洋水师》里的剧情片段
C.《历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D.李鸿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奏折原件
【分析】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直接记录或产生的原始材料)可信度最高,李鸿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奏折原件是洋务运动参与者李鸿章直接撰写的官方文件,属于一手史料,直接反映历史事件,可信度最高,D项正确;纪录片访谈和期刊文章属于二手史料,包含后人研究或观点,可能存在主观解读,排除AC项;电视剧剧情是文艺创作,存在虚构和艺术加工,可信度最低,排除B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4.(2025 陕西模拟)小组共学,共同进步。某班历史小组围绕以下内容(见下图)进行分组研究。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内容是(  )
第1组:林则徐、洪秀全、冯子材、邓世昌、聂士成 第2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第3组:《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第4组: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将领,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冯子材在中法战争中表现出色,邓世昌和聂士成则分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抗敌将领,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或重要人物。《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主权的逐渐丧失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同文馆、京师大学堂,这些是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机构或学堂,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早期探索。因此,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C项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涵盖了部分内容,如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但没有包括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以及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排除A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虽然涉及了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但没有全面反映中国人民的抗争,排除B项;题目反映的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并未涉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史实。
5.(2025 桐城市三模)1872年中国船政军舰驻防情况表。这一情形出现是由于(  )
驻防地点 驻防军舰 驻防地点 驻防军舰
奉天营口 “湘云”舰 福建马尾 “杨武”“万年清”“福星”“长胜”
直隶天津 “镇海”舰 福建厦门 “靖海”舰
山东烟台 “飞云”舰 福建台湾 “海东云”舰
浙江宁波 “伏波”舰 广东广州 “安澜”舰
A.新式学校的建立 B.巩固中国海防的考虑
C.民用企业的兴起 D.近代通商口岸的扩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从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1872年处于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从海上的侵略威胁。表格中军舰驻防在奉天营口、直隶天津、山东烟台、浙江宁波、福建马尾、厦门、台湾以及广东广州等沿海重要地点,这些地点都是海防的关键区域,这种军舰驻防布局明显是出于巩固中国海防的考虑,以抵御海上可能的侵略,保卫沿海地区安全,B符合题意。新式学校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涉及教育领域,它与军舰在沿海各地驻防这种军事防御布局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A错误。民用企业的兴起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以辅助军事工业发展,它们的经营活动与军舰在沿海的驻防布局没有直接联系,C错误。近代通商口岸的扩大主要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更多城市进行对外贸易等活动,与中国船政军舰驻防不符,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025 合肥校级模拟)甲午战后十八省举人“公车上书”痛陈利害;五四运动期间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也有广大工人;抗战时期,全民抗战同仇敌忾。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B.革命力量逐渐壮大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社会危机日益加重
【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全民族坚持抗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如民族工业的兴衰),材料聚焦于不同阶层的抗争行动,未直接涉及经济层面。公车上书的主体是举人(封建士大夫),抗战时期的主力是全民族,均与资本主义发展无直接关联,A排除。“革命力量”通常指以暴力推翻旧政权的组织(如革命政党、军队),而材料中“公车上书”属于改良运动,五四运动和抗战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革命”。材料强调的是参与群体的广泛性(从举人到学生、市民、工人再到全民),而非革命力量的“壮大”,B排除。公车上书体现士大夫阶层对民族危机的担忧,五四运动中各阶层联合反帝反封建,抗战时期形成全民族统一战线,反映出中国社会从“精英觉醒”到“全民觉醒”的递进过程。三者均以挽救民族危亡为核心,贯穿“民族意识逐步强化”的主线,完全符合材料主旨,C正确。甲午战争、五四运动时期(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抗战时期的确对应不同阶段的民族危机,但材料重点在于“民众如何应对危机”,而非“危机本身的严重程度”。若仅强调危机加重,无法解释为何参与群体从单一阶层扩展到全民,D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全民族坚持抗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2025春 顺义区期末)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①属于历史解释
B.①说明洋务派学习了西方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分析】考查了洋务运动等知识。
【解答】②肯定了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开创性作用及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故D符合题意;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实陈述,属于历史史实,而非历史解释。排除A;①中并未提到洋务派学习西方制度,而是强调创办军事工业,排除B;②“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和总结,属于历史解释,而非历史史实,排除C。
故选:D。
【点评】考查了洋务运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025 临淄区一模)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邓世昌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所以我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邓世昌,D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消极应战,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从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在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9.(2025 贵州)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对相关史事进行梳理,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公车上书→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
B.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公车上书→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青年杂志》→武昌起义
D.创办《青年杂志》→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武昌起义→公车上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题目要求按时间顺序排列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四个事件。开办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1872年由李鸿章创办;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创办《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正确顺序为: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武昌起义→创办《青年杂志》,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2025 泰安)在以“传承民族气节 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演出中,剧中主人公吟诵了清朝诗人杨昌浚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句诗盛赞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描述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筹边”指筹划边疆事务,“湖湘子弟”指左宗棠率领的湖南籍士兵,“天山”代指新疆地区,D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新疆无关,排除A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未参与新疆事务,排除B项;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牺牲,与边疆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史实。
11.(2025 长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先生”应该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孙中山 D.陈独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五权”指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五权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自由神”,C项正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与“三民五权”无关,排除A项;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未提出“三民五权”,排除B项;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领袖,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其活动时间晚于辛亥革命,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相关史实。
12.(2025 威海)2024年5月18日,“纪念甲午海战130周年暨山东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举办,定远舰、来远舰等甲午沉舰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据此,该成果展的举办地是(  )
A.威海 B.旅顺 C.青岛 D.大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是威海卫。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最终全军覆没,这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2025 吉林)梳理线索是学史方法之一。针对下列内容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B.各阶层人民的抗争
C.清朝统治的彻底终结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解答】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题干体现了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2025春 红桥区期末)2025年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国际禁毒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  )
A.天京事变 B.广州起义 C.虎门销烟 D.护国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信息“国际禁毒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禁毒日与虎门销烟有关。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因此,国际禁毒日与中国的虎门销烟历史事件紧密相连,C项正确;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领导集团的内讧,排除A项;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号召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和历史意义。
15.(2025 平凉)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官方译书局,主要译介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甲午战争之后,译介的侧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这一转向反映出(  )
A.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B.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C.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译书侧重点变化反映的社会需求与探索方向,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译介自然科学书籍是为学习西方技术以自强。甲午战争后,中国战败,意识到仅学技术不够,需深入学习西方制度与思想,故译介转向社会科学,反映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探索深入,A项正确;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B项;“西方列强文化输出方式的变化”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译书侧重点变化反映的社会需求与探索方向的相关史实。
16.(2025春 和平区期末)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分析】考查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及民用企业的历史作用。
【解答】A.题干中旗昌公司破产、中外公司达成合作表明洋务企业具备一定竞争力,因此“完全无力”与史实不符,排除A;
B.“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但洋务企业未根本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局面,且甲午战败证明其目标未完全实现,排除B;
C.洋务运动仅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未完成社会工业化,排除C;
D.轮船招商局的竞争导致外国公司破产或合作,说明洋务企业部分抵制了列强对航运等领域的经济侵略,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洋务运动影响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需区分洋务运动的局部成效与整体局限性。
17.(2025 绥化)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A.陈独秀 B.章炳麟 C.孙中山 D.陈天华
【分析】本题考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后为中共创始人,排除。
B.章炳麟是清末革命宣传家,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但不是核心领导人,排除。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提出三民主义,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符合题意。
D.陈天华是清末革命宣传家,著有《猛回头》《警世钟》宣传革命,但非核心领导人,排除。
故选:C。
【点评】记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8.(2025 阳山县一模)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建之初,郑观应就向李鸿章递上呈文,要求“酌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伤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而且要对该局产品“准免厘捐并酌减税项”。经李鸿章上奏,清廷批准了这些要求。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抵制了外资侵略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
D.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要求‘酌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伤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而且要对该局产品‘准免厘捐并酌减税项’。经李鸿章上奏,清廷批准了这些要求”可知,虽然题干主体是洋务企业,但其通过政府垄断性政策维持生存的现象,折射出当时民族工业(包括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面临外资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制,反映了发展困境,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企业,并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且题干未直接体现其对外资侵略的“抵制”效果,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表述正确,但题干核心在于企业通过政策保护获取垄断地位,而非强调近代化的开端,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刺激作用,反而体现了垄断政策可能对自由竞争的抑制,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洋务运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19.(2025春 朝阳区期末)如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 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
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注意题干图示的正确识读。
【解答】材料中雕塑寓意的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雕塑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影响相符,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时间是1851﹣1864年,与材料中1840﹣1842年的时间及鸦片战争无关,B错误;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主要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之后沙俄的侵略,材料体现的是鸦片战争,C错误;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和事件不符,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
20.(2025春 朝阳区期末)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等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观点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以下符合这一探索的是(  )
A.有田同耕 B.自强求富 C.变法维新 D.扶清灭洋
【分析】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有田同耕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土地分配主张,核心是平均分配土地,与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无关。该选项属于农民阶级的思想,不符合题意,A错误。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与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的探索不相关,B错误。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主张通过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来救亡图存,这一探索即变法维新。与材料描述的背景和主体完全契合,C正确。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反对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统治的朴素愿望,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无关,且该运动在目标和阶级属性上均与材料不符,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