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XCS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 2024年11月,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展示了核心文物之一朱书扁壶,上面有红色颜料书写的两个字,字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器具书写。其中一个为“文”字,另一个字学界有“尧”“命”“邑”等多种解释。据此可知,朱书文字的发现( )A. 为探索文字的起源提供史料 B. 代表旧石器时代文化水平C. 反映临汾制陶技术国内领先 D. 证实陶寺遗址是尧舜都城2. 在河南伊川春秋时期徐阳戎人的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墓葬保持了牛马羊头蹄随葬习俗和带耳罐等传统戎狄文化用品。但是其土坑竖穴墓形制、随葬的大量青铜礼乐器等都表现出典型的华夏礼乐文化面貌特征。这体现了这一时期( )A. 大一统条件日益成熟 B. 封建等级秩序的消失C. 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D. 文化下移局面的出现3. 东汉时期的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描绘了六位刺客的故事:曹子劫桓、专诸刺吴王、荆轲刺秦王、要离刺庆忌、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王。曹子、专诸、荆轲和要离,都是以臣的身份,受托于君,是对“臣事君以忠”的最好诠释。此类画像( )A. 说明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 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印记C. 佐证了东汉局势的动荡 D. 反映了社会风尚的改良4. 后赵政权统治者石勒建立法律学校,进行立法活动;前秦统治者重用汉族士人王猛实行崇尚法治;后秦统治者姚兴在长安建立律学,召授郡县吏员进行培训,“通明者,还郡县听断疑狱”。这些举措表明( )A. 少数民族开启封建化进程 B. 东晋门阀政治的影响深远C. 法家学说已成为主流思想 D. 民族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5. 朝集是唐前期实行的地方州府长官每岁末入京述职的制度。朝集使进京除了“上计”外,还要向朝廷进奉土贡。前期该制度运行比较平稳,安史之乱后中断了整整25年,直到建中元年德宗将其恢复,但仅维持了一年,便又宣布朝集使“宜且权停”。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态度的变化 B. 政府财政的改善 C. 中央控制力的弱化 D. 赋税制度的变革6. 南宋时期出现的“赶趁人”,经常趁着“画楫轻舫,旁午如织”之时,在湖边名胜地招揽生意,包括出售各类奇货,提供娱乐活动,甚至把买卖扩展到了湖面上,“以轻桡赶趁求售”。材料可用于说明( )A. 门第观念的淡化 B. 士人阶层的崛起 C. 政府政策的调整 D. 商品经济的繁荣7.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朝传递公文依靠的是“急脚递”“他们身缠宽大的腰带,腰带上悬数个小铃,一跑起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他们的铃声。他们总是全力奔跑,且最多跑5公里路。在5公里外的下一个递送铺,听到他们铃声由远及近的下一个役夫便早早地做好了准备”。这一系统( )A. 提升了治理效率 B. 开创了邮驿先河 C. 助推了长途贸易 D. 促进了中外交流8. 1874年,福建巡抚李鹤年得知日军侵犯台湾“番社”,便直接照会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查万国公法……台湾为中国疆土,生番定归中国隶属,当以中国律法管辖,不得任听别国越俎代谋。”这表明清政府( )A. 已建立起近代外交体制 B. 利用国际法维护主权C.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D. 遏制了日本侵略势头9. 1918年8月,大连《泰东日报》刊发了《世局酝酿时代与未来之发展》一文,认为“俄国革命,即欧洲大革命突发之动机也”,并于1919年11月起连载长文《六个月间的李宁(注:音译)》,详述列宁的人物形象、思想主张和行为风格。这些内容( )A. 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救国思路 B. 促使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C. 指导了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 D. 主张中国走俄国式革命道路10. 下表是1895-1926年中国民族实业创办资本总额统计表,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年) 行业类型 历年所创设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企业数量(家) 创办资本总额(千元)1895-1911 民用工矿业 457 113805纺织轻工业 112 18671交通运输业 287 198461912-1926 民用工矿业 1981 429785纺织轻工业 395 120472交通运输业 439 34478A. 民族资本家积极探索 B.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侵略 D. 民主革命运动的推动11. 20世纪30年代,鄂西苏区革命歌谣借鉴了传统歌曲的曲调或演唱方式,如《红军歌》采用牧羊调演唱,《妇女求解放》使用放脚歌曲调,《少年先锋队》则选择了两湖地区的花鼓调,耳熟能详的曲调使得群众好唱、好学,便于歌谣的广泛流传。这种做法旨在( )A.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满足民众娱乐需求C. 广泛宣传土地革命政策 D. 凝聚抗日救国力量12. 1933年国货年之际,以邰爽秋为代表的爱国人士发起了一场提倡手工土货的念二运动。念二运动的宗旨是“提倡土货,实施社会节约,努力社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改进民众生活,协谋中华民族之复兴”。据此可知,该运动( )A. 倡导民族主义消费观 B. 提高了民众的消费水平C. 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 解决了农村民生问题13. 解放战争后期,党中央就解放区没收官僚资本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原职、原薪、原制度”不变,先(由军管会)完整地接收下来,监督生产,然后逐步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只有机器照常运转,人员照常工作,生产正常进行,才算真正完成任务。这些方针的实施( )A. 奠定了军工企业的基础 B. 切断了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C. 利于增强民众政治认同 D. 使敌我力量发生根本性转变14. 1951年,山西煤矿职工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运动。阳泉煤矿工人提出了“矿井就是战场,铁锹就是炮枪,多出一吨煤就增加一份杀敌的力量”的口号,西山煤矿职工提出了“同志们,努力干,多出煤炭顶炸弹”的口号。这反映了( )A. 工业化方针深受民众欢迎 B. 国民经济已取得了根本性好转C. 抗美援朝有广泛群众基础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激发建设热情15. 1979年12月,上海市为解决城市蔬菜供销问题,下放60余种蔬菜小品种的价格管理权,实行由菜场自由选购,农商协议成交,收购价适当浮动,零售价实行“死毛利,活价格”的做法。这一措施( )A. 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 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D. 反映了农村改革的成效显著16. 2024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在非洲发展振兴进程中,中国永远不会缺席。这体现了我国( )A. 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C. 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D.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墓志,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北魏墓志在迁都洛阳前后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迁洛以前的砖铭墓志大部分砖不择精,文不思工,且形制大小相差甚大,并无固定的形制与材质。墓志文的叙述都十分简略,多数墓志的文字内容仅起到身份标识作用。迁都洛阳后,鲜卑族成为中原地区统治者,孝文帝为了统一思想、巩固王朝统治,在政治与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速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与改变,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与矛盾,反映在墓志文上,就是志文叙述方式和书写内容的变化。墓志始有志盖,基本定型。从形体、书法、内容上看都有一定的规格,似乎已经成为埋葬习俗的必备之物。材料二 下表是北魏皇族墓志的部分内容墓志 内容《元遥墓志》 忠勒于鼎,着德在蕃,在蕃何德,忘己忧国。导民以孝,齐之以默,煞而不怒,信而不武。汪汪海量,崿崿正直,宿夜在公,自强不息。《元略墓志》 游志儒林,宅心仁苑,礼穷训则,义周物轨,信等脱剑,惠深赠纻,器博公琰,笔茂子云。汪汪焉量溢万顷,济济焉实怀多士。《元晖墓志》 幼涉经史,长爱儒术……太和(北魏孝文帝年号)中始自国子生辟司徒参军事,转尚书郎太子洗马……入为尚书右仆射,寻迁左光禄大夫尚书仆射——摘编自许宇航等《从北魏墓志看鲜卑族迁都洛阳后对汉文化的接受和认同》(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墓志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皇族墓志的史料价值。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7年7月,经历漫长海路,以洪若为首的五位“国王数学家”抵达中国,由此揭开了中法交流的新篇章。作为路易十四的使节,“国王数学家”一行还携带了一批科学仪器作为国礼上呈康熙皇帝,推进了宫廷的科学传播。“国王数学家”来华的时代,正值康熙与西学的“蜜月期”。尽管康熙很重视这些科学仪器,但未能将其推广和引起全民对科学的重视。到乾隆末年,这些科学仪器在宫廷都被冷落了。——摘编自韩琦等《路易十四的赠礼——“国王数学家”来华与康熙时代科学仪器的传入》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大批中国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其中一批先进分子在欧洲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革命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21年,旅法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发起人为张申府和赵世炎,成员还有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等。旅法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2年6月组织建立了中国少年共产党,出版《少年》月刊,在旅欧的中国留学生和华工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宣传。旅法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联系旅欧各国中国革命者和进步学生的中心,并于1922年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干部。——摘编自侯中军《一战时期的旅法华工报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王数学家”来华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时期旅法华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明清时期相比,五四运动后国人学习西学的新变化。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电器工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三线建设的重点行业。黑龙江阿城厂是新中国继电器行业的重要发源地。为响应国家工业布局调整的战略需要,1970年国家一机部决定将黑龙江阿城继电器厂的一部分南迁至河南省许昌市,成立许昌继电器厂。1969年12月,一机部和新厂革委会部分成员考察了河南许昌,认为该地地处中原,搬迁距离较陕西近,可节省迁建时间;气候、物产等条件较好;可依托当地被服、印刷两厂的在建厂区,以尽快建成新厂并投产;已开建厂区位于城区西郊,紧邻许昌车站,交通便利,且恰符合三线工厂应设在京广线以西的要求,双方遂决定在此建厂。继电器厂的迁入,为当地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70至1985年,许继共上缴利税4102.1万元,约为工厂总投资的661.6%,取得了突出效益。以许继为支柱,许昌地区布局发展的电子电器工业,逐渐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摘编自王天《河南三线工厂选址与建设研究——以许昌继电器厂为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黑龙江阿城厂南迁至河南许昌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继电器厂迁入所产生的影响。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过年贴门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抗战门神”是抗日战争期间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版画家彦涵按照毛主席“文艺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精神要求,于1944年创作了《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年画。他借鉴中国传统“门神”的创作技法,用战士取代传统“门神”,将秦叔宝、尉迟恭的形象换成了八路军、民兵。上海漫画家张文元参照民间木版年画中的门神,创作了以《恭贺新禧》为题的一对“抗战门神”,将中国军人和美国飞虎队员请到了门上,脚踩日本侵略者,向民众传递抗战必胜的信心。——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探寻抗战文物里的春节记忆——抗战新年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抗战门神》赏析”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例清晰。)XCS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变化:①形制上,由不固定到形体、书法有一定规格;②内容上,由简略仅身份标识,到对汉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原因:孝文帝迁都洛阳;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推动;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影响;洛阳有浓厚的儒学文化氛围。(2)价值:出土墓志是一手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墓志中“孝”、“信”、“游志儒林”对研究孝文帝倡导学习汉族文化和民族交融有重要史料价值;“转尚书郎太子洗马”“入为尚书右仆射”等内容,对研究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有重要史料价值;孤证不立,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18题答案】【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法国统治者的重视;康熙帝对西学的浓厚兴趣;殖民扩张的需要;中国成为其传教的目标(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得6分)(2)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欧洲的)早期组织建立与发展;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支持国内革命斗争,为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激励了青年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3)新变化:学习目的转变:五四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学习内容深化:由表层学到学制度、思想文化的全方位学习。学习态度的变化:由被动学到主动选择学;学习结果差异:由影响有限到成果显著,五四后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19题答案】【答案】(1)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日益紧张;响应国家工业布局调整的需要(响应三线建设);许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气候等建厂条件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影响:有利于工业布局的改善;带动了许昌当地工业的发展;是三线建设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建设提供借鉴。【20题答案】【答案】《抗战门神》赏析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提出“文艺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特殊的艺术形式“抗战门神”。版画家彦涵创作的《军民合作,抗战胜利》,上海漫画家张文元创作的《恭贺新禧》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彦涵的作品中将门神换成八路军、民兵,这一替换有着深刻的意义,八路军和民兵是抗战时期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代表。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民兵则配合正规军作战,他们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张文元的作品中,中国军人和美国飞虎队员脚踩日本侵略者,反映了当时抗战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国军人在本土顽强抵抗日寇,美国飞虎队则在中国的抗战中给予了空中支援等帮助,既体现了中美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也向民众传递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抗战门神”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树立了信心,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抗战门神”是抗战时期独特的艺术创作成果,它在艺术创新、反映时代精神和服务抗战等方面有着重要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