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4 题 28 分)
1-14 BACCD ABADB DDCC
二、材料题(3 大题,共 32 分)
15.(12 分)
(1)(4 分)主要做法:进行了土地改革;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或颁布宪法保障人民权利);确定教 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或帮助广大工农群众解决教育问 题或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一点2 分,分别答出两个领域得 4 分。)
(2)(4 分)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或实现了全 面脱贫);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发展规模和速度成为世界之最。(一点2分,答出 两点得 4 分。)
(3)(4 分)示例:阐述:1950 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拿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 主人,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农民生活的幸福感。(史事 2 分,史论 2 分。 言之有理,无史实错误。)
16.(10 分)
(1)(4 分)承担角色:亚非会议成功的积极推动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参与者、解决人类问题方案的贡献 者(或创造者)与践行者。(一点 2 分,答出两点得 4 分。)
(2) (4 分)原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合 作外交;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新时代中国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外交格局。(一点 2 分,答出两点得 4 分,完全照抄材料给 2 分。 言之成理也可以给分。)
(3)(2 分)理解:中国能够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因为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彰显大国担当 是应对对“百年大变局”的必然选择;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彰显了负责 任大国的担当。(一点 2 分,言之有理即可。)
17.(10 分)
(给分标准:观点 2 分;任一图例史实 2 分史论 1 分共计 3 分,两个图例论述共 6 分;总结升华 2 分,只 重复观点无升华只给 1 分。)
示例:观点:科技创新是推动民族自信的重要力量。(2 分)
论证:钱学森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东方红一号”
卫星,打破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解决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提升了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增强了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6 分)
总结:钱学森和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分别在国防科技和农业领域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 升了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这充分说明科技创新是推动民族自信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关注国家发展,积
极投身科技创新之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2 分)
1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题28分。在下而各题的备选答案A、B、C、D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填入"答题卡"。)
1.1949年,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匕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 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出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人民拥护新生政权
C.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D.农民真正获得解放
2.以下所示是八年级(1 )班同学在《漫画》杂志第八期上,收集到的部分作品的名称。据 此推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昨天多么狂妄,要打过鸭绿江。今天多么狼狈,已被逐出平壤》 《骗子马歇尔》 《华盛顿的伤病站》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世界和平!》
A.抗美援朝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重庆谈判
3. “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当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层出不穷的时候,中国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下表反映了 1952年至1956年我国各种类型经济的占比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进人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搜集并整理了以下图片,这些图片充分体现了我们的人民军队
A.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B.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6.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八年级(1)班同学对人们习惯称作“三大件”进行整理,发现其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
时期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名称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7. 1971年,美国通讯社声称,“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对此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美国认为的“最惨重的失败”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提出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8.在参观某个主题展览时,小明同学看到了一段文字: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段文字反映了
A.改革开放探索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科教兴国推进 D. “一带一路"建设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 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0.八年级某同学在利用历史笔记复习时看到下列图片,据此推断该同学复习的内容可能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这些标志着中国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A.社会生活的变迁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1.2017年1月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起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充分说明我国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思想文化建设取得进展
12.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画面中有神舟五号、 青藏铁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国家体育场(鸟巢)等图像。这枚邮票展示了 21世纪以来我国
A.新时代外交成就与文化发展 B.新时代社会生活与环保蓝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13.2023年以来,中国自主研发的“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其核心技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突破。这些成果的取得反映了中国
A.跟随国外科技发展潮流 B.科技创新依赖国际合作
C.坚定的走自主创新道路 D.传统科技优势逐渐丧失
14.2024年3月,中国台北南港展览馆举行了自行车展。总部在浙江的跨境电商“洛克兄弟”, 连续多年参加该车展;来自苏州的八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参加了此次车展,并觅得商机。这反映了
A.海峡两岸打破隔绝状态 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海峡两岸经济联系密切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3题,32分)
15.【民生建设与践行初心】(12分)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超过1.4亿家庭、4亿人构成的中等收入群体,其规模和增速均为世界之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历史逻辑、现实启示及未来路向》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保障民生的主要做法。(4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运用相关史事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华人民谋幸福进行阐述。(4分)
16.【外交发展与大国担当】(10分)
材料一: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彰显大国担当,源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倡导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推动多边合作与开放发展。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以综合国力支撑国际责任,展现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整编自《中国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中的大国担当》
材料三:我们耍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在国际事务中所承担的角色。(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时代我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彰显大国担当的原因。(4分)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你对中国彰显大国担当的认识。(2分)
17.【科技创新与民族自信】(10分)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实验工作,主持东风导弹、东方红卫星研制,奠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开创抗疟新疗法,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类药物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抗疟首选方案。 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饥饿性问题。他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科技创新与民族自信”,选取其中两个图例,自拟观点,并结合 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