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文明基因的传承与国家形态的演变——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考古探秘·从“前冢子头村”看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一课壹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生产力角度(石器制作技术不同)石器时代的历史分期一.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源(一)旧石器时代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复原像距今170万年距今70-20万年生产生活工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能力发展钻木取火打制石器相关史事: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使用打制石器,这些石器通过敲击、砸打等简单加工方式制成,形状较为粗糙,但已能满足狩猎、采集等生存需求。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大家一起来考古]现在我们发掘了一些旧石器时代的文物,根据文物提供的信息,填写文物登记表。一.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源(二)新石器时代仰韶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谷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盛水器·红陶兽型壶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具·骨耜磨制石器赤峰红山遗址出土的玉龙龙山遗址出土的黑陶(蛋壳陶)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一.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源陶器的使用、玉器的制作、养蚕缫丝技术的掌握(原始手工业),北粟南稻的栽培(原始农业开始出现),家畜(猪狗鸡牛)的驯化与饲养,原始宗教的产生,过定居生活。[文物身上看历史]现在我们考古小队又发掘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请大家根据文物信息,挖掘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和社会特征。原始农业(南稻北粟)、畜牧业产生——更稳定的食物供给陶器的发明与使用——更宽广的取食范围前冢子头遗址考古现场出土的陶豆◎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我是历史观察家]:观察两幅地图,分析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从南到北分布广泛,集中在大河流域中国文化起源地不限于中原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个中心区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既相互交流,又逐渐交融,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共同奠定基础。——丁季华《中国文化起源“ 单一中心”说质疑》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思考点:根据文化遗存所体现的文明的发展,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上层(统治者)下层(被统治者)阶级矛盾公共权力政府军队文字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出现国家产生阶级分化前冢子头遗址:“小聚落”隐藏大历史吃鲍鱼、玩六博……4000余年前的胶河先民过着怎样的生活?或许从高密前冢子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可以窥见一斑。近日,该遗址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在历时两年多的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发现该遗址年代跨度大,连续性强,是一处贯穿大汶口文化到汉代的古聚落,对理解东夷地区华夏化的过程,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贰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建立时间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 禹 汤 姬发(周武王)政治制度遗存 可能是二里头遗址 殷墟遗址 周原遗址【穿越历史】 阅读课本p5-7页,概况夏商周国家的具体史实。① 分封制② 宗法制③ 礼乐制④ 井田制① 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② 内外服制① 权力继承方式:世袭制② 中央机构: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③ 地方管理:夏部族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区间接统治[我是小史学家]:夏朝是否真的有据可查?“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 涂山氏之女也。” —— 《史记 ·夏本纪》“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 土(监狱)。”——《竹书纪年》问题1:以上材料能用来说明什么?请解释并说明理由教材第5页:“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二里头宫殿遗址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目前中国最早的青铜器二里头文化遗址甲骨文的出土及1928年殷墟的发掘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确切的证明。甲骨文里出现的王的名字按序排列,与《史记·殷本纪》上叙述的几乎一模一样。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甲骨文:龟甲、兽骨上刻文字,用于占卜记录问题2: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凿地说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文化遗存, 但能够非常确定的说殷墟就是商朝的遗址呢?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刘周岩:《寻找夏朝》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钱穆《国史大纲》[史海钩沉]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代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关于早期国家的知识,概况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二.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图腾崇拜权力象征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左传》商代甲骨文商代青铜器后母戊鼎商代“ 亚丑”钺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二.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嫡长子其余诸子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贫民奴隶◎分封等级结构示意图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分封制+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二.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分封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目的:维护统治,巩固政权诸侯义务: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随从作战诸侯权利:再分封、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二.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1)政治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商王朝松散的“ 方国联盟” 到周王朝的“ 天下共主”二.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经济耒耜骨耜 生产力水平低下 :虽然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西周)何尊 集体劳动 :采用集体劳动方式,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土地国有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劳作是主要生产方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井田制石器时代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产生条件: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分化早期国家夏西周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5000年前,前冢子头先民用陶罐盛放米;5000年后,河南粮仓的麦粒汇成金色海洋。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农耕立国的根基、多元一体的胸怀、家国同构的智慧!结课语:课后请以“ 如果我是前冢子头村祭司” 为题,写一篇200字日记:你会用陶器纹饰记录什么?下节课,我们将见证裂变时代的烽火——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