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项目 内容核心素养(课程)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学习,深刻理解我国在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问题时,运用矛盾分析法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协调速度与质量、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的矛盾,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党的政策的拥护。2.科学精神:精准把握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普遍性、特殊性以及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辩证分析社会现象(如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批判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的观点,培养科学思维与辩证分析能力。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如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时,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抓住关键、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教材分析 本框是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的核心内容,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它上承联系观与发展观,进一步阐释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矛盾。教材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入手,阐述矛盾的概念、基本属性,接着深入剖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这一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落脚到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介绍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及方法论。通过本框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起以矛盾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思维体系,理解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为后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及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教学难点: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在实际中的运用;区分并准确运用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分析复杂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与合作”新闻报道视频,呈现各国车企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争夺上的竞争,以及在共享产业链、标准制定上的合作,提问:“从视频中能看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哪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矛盾现象,导入新课。议题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情景:以2025年“5G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为例,介绍5G技术高速率、低时延特性助力工业生产效率提升(如远程精准操控、设备实时监测),但同时面临技术成本高、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教师活动:引导思考“5G技术在工业应用中体现了怎样的矛盾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组织小组讨论,结合矛盾含义(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进行讲解点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5G技术应用中效率提升与成本、安全问题的对立统一,理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高效应用依赖网络安全保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技术成熟降低成本),总结矛盾基本属性特点。议学提示:从“5G技术应用的优势与面临问题的关系”切入,分析矛盾属性。议学总结:矛盾是对立统一,5G技术应用中,效率提升与成本、安全问题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同一性表现为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体现为相互排斥。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如5G技术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完善应用。 议题二:矛盾问题的精髓情景:呈现2025年“各地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展示不同地区(如文化旅游型、科技创新型、生态农业型小镇)依据自身资源、文化、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小镇,同时都遵循特色小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产业升级的普遍目标。教师活动:设疑“各地特色小镇建设中,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讲解矛盾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特殊性(事物及侧面各有特点)含义,组织分析案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转化。学生活动:结合案例,说明特色小镇建设遵循城乡融合等普遍目标(普遍性),又因各地差异各具特色(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各地特色体现普遍建设目标),在不同情境下普遍性与特殊性可转化(某特色经验推广成普遍模式)。议学提示:从“各地小镇共性与个性、普遍目标与特色做法关系”,剖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议学总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特色小镇建设要立足本地实际(特殊性),遵循普遍建设规律(普遍性),实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议题三: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情景:展示2025年“某城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包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效率但增加监管难度)、吸引外资(带来资金技术但冲击本土部分产业),需平衡各方关系。教师活动:引导思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如何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怎样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解决问题?”讲解主次矛盾(复杂事物中支配与从属地位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矛盾双方中主导与被主导地位方面)原理及方法论,组织分析案例。学生活动:分析营商环境优化中,简化流程、吸引外资等主要矛盾与监管、本土产业冲击等次要矛盾关系,以及吸引外资积极作用(矛盾主要方面)与冲击(次要方面)关系,学会抓重点、统筹兼顾,分清主流与支流。议学提示:从“营商环境问题中关键问题与次要问题、主要影响与次要影响区分”,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议学总结:在复杂事物中要抓主要矛盾(如优化营商环境中简化流程、吸引外资),统筹次要矛盾;看问题要分清矛盾主要方面(如外资积极影响)与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用对立统一观点解决问题,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课堂小结 梳理矛盾含义、基本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以及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及方法论,强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改造世界根本方法,要求用对立统一观点全面、辩证看问题,在复杂事物中抓关键、统筹兼顾,把握事物发展本质与规律。 知识点整合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⑴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⑵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原理】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含义)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基本属性的含义)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基本属性的特点和联系)【方法论】①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能说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2.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①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解决矛盾≠消灭矛盾)②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提醒】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醒】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区别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⑵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单一矛盾中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区别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注意】区分主次矛盾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看数量关系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看关键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牵牛鼻子、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抓主流、识大局、全局意识、主体、主题、本质地位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问题角度做事情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①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b.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5)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①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②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③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课后练习 1. 观察下边漫画。锯树人(锯了长有一个坏果子的树)的错误在于( ) ①没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忽视了矛盾的次要方面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妥。“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③矛盾的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3.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B.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 花色各样的中国瓷器名扬四海,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而白瓷的釉是单纯的石灰釉,铁的含量越少越好。青花瓷融中则含有钴元素。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②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③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④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CBB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