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多校协作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多校协作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西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题,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C.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D.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2. 注重历史图片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 “大跃进”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中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 ②设立经济特区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修建青藏铁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自2008年以来,这条以汉英双语播发的通告从未间断。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这表明中国海军( )
A. 装备日趋完善 B. 维护世界和平 C. 防御体系健全 D. 守护国土安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和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都是( )
A. 经济建设 B. 阶级斗争 C. 国防建设 D. 思想建设
6. 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义得益于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7.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8.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农民积极加入 ②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中 ③ 农民在领取包产 ④人民公社化时期
农业生产合作社 华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户的合同书 社员列队去劳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①②
9. 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轴,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四项基本原则
C. 马克思主义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使港澳地区走上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安排。“最佳安排”是指( )
A. 深化体制改革 B. 实行对外开放 C. 坚持“一国两制” D. 注重科技创新
1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12. 2006—2010年间,我国加大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推广节能灯3.6亿只以上。这些做法( )
A. 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B. 巩固了国防建设
C. 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 解决了能源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6分)
13. 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改革开放的“领路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想法。
14.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更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外交之耻】
材料一 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外交之兴】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材料三
【外交之盛】
材料四 依靠综合国力和发展需要,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得到了类似战败国的待遇,这种“待遇”直接引发了近代中国哪一事件?此时中国的外交呈现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回答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请举出一例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外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3)请根据材料三的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人达成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有怎样的意义?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同一时代,我国还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图3体现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的首次成功实践?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怎样的中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你认为影响大国外交的原因有哪些?
15.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启新篇】
材料一 经过艰难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树立起了民族尊严……
——摘编自谢春涛《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奠基起步】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表一
【对内改革】
材料三
1956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共达1088000个,入社农户1066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0%。
表二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民谣
表三
【①】
材料四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摘编自英国《金融时报》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着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地树立起了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图中序号①所示公路的名称是什么?“一五计划”几种主要工业优先发展什么?根据材料二中表一,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3)材料三中表二所示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三中的事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表三相关事件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出现的原因。列举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西光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题,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题答案】
A
【2题答案】
A
【3题答案】
B
【4题答案】
B
【5题答案】
A
【6题答案】
B
【7题答案】
C
【8题答案】
B
【9题答案】
D
【10题答案】
C
【11题答案】
D
【12题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6分)
【13题答案】
(1)领袖:毛泽东; 领路人:邓小平
(2)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完成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设立经济特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南方谈话
(5)想法: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等。
【14题答案】
(1)事件:五四运动。特点:屈辱外交、不平等的外交、跪着办外交。
(2)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成功实践:一国两制。
(4)展现: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原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等。
【15题答案】
(1)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
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①:青藏公路;
优先发展:优先发展重工业;
认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积极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如: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等)
(4)原因: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小标题: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