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情境导入你知道这场海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吗?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94年—1895年探战争起因1.战前的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维护封建制度材料一: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李鸿章材料二:1888年慈禧太后想要修个园子,连续7年每年挪用海军衙门经费30万两,费用依旧不够,命令李鸿章向两江、两广以筹办海防为名募捐400多万两白银,共计600多万两修建颐和园。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花费相当于购买三艘“定远”号的费用。清政府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国力衰败。探战争起因2.战前的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入侵日本——黑船事件明治天皇明治维新后工业发展材料一:明治维新的口号是“富国强兵”明治政府成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现代军队······历史上一直选择与强者为伍的日本,这一次选择了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当明治维新带来了国力的增长时,日本军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日本文明史学家 加藤周一探战争起因2.战前的日本: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在各种因素政策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日本大陆政策史》朝鲜中国日本日本大陆政策示意图亚州乃至全世界“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蒙满;欲征服蒙满,必先征服朝鲜”——《田中奏折》18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 山县有朋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探战争起因3.导火线——东学党人起义1894年5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两天后,这个傀儡政府“邀请” 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朝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材料: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1894年7月丰岛海战,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战争经过阶 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中日两国正式宣战第一阶段(1894.7-9) 朝鲜半岛黄海海域 平壤失守战火至华 左宝贵丧失黄海制海权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 辽东地区山东半岛 徐邦道丁汝昌阅读课本,梳理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完成表格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邓世昌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丰岛海战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平壤战役威海卫战役“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左宝贵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皇帝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丁汝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思考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精神: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抗争精神,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到两万多人。“日本是蒙着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美国纽约《世界报》旅顺大屠杀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材料一: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 总吨位 总兵力 火炮/速射炮中 10艘 15.5海里 31366吨 2000余人 173/0日 12艘 16.4海里 40849吨 3500余人 268/97材料二:叶志超急忙挂起了白旗,向敌军请求停战。当晚全部军队纷纷撤退,平壤被敌军占领……方伯谦不顾和日军苦战的“致远”“经远”两舰,像条丧家犬一样窜逃 ……和方伯谦一样贪生怕死的“广甲”也逃出阵外。——梁启超《李鸿章传》部分官兵贪生怕死、临阵逃脱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材料三:李鸿章的外交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效,而且延误了军事准备工作。直到外交解决的希望全告破灭时,他才同意袁世凯的紧急请求,派兵增援。——徐中约 著《中国近代史》李鸿章“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贻误战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慈禧的态度既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又怕60大寿过得不开心,故力保“和局”,支持李鸿章,希望“调停”成功。战争初期,许多清朝官员以为中国必胜,纷纷要求李鸿章火速出兵,先发制人。他们仍视日本为“蕞尔岛夷”,认为日本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李鸿章的态度深知北洋水师的弱点: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差。为保存实力,保持他的政治地位,力主“避战求和”,不肯轻于一战,乞求各国“调停”,迫使日本和平解决事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材料三: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剪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务库中拨出30万日元,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林怀秋《明治天皇》材料一:1888年开始,慈禧太后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吴杰章《中国近代海军史》材料二: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写给丁汝昌的劝降书:“贵国目前的处境……源于一种制度,这是几千年的传统,当贵国与外界隔绝时,这一制度可能是好的,现在它却过时了,在今天的世界里,已不可能与世隔绝了”政治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蓄谋已久,战事准备充分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此战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合作探究战争影响1.《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和谈。李鸿章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的签订:方面 内容 影响割地赔款通商设厂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失去更多领土加重人民负担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破坏最大苏州杭州重庆沙市战争影响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危害割地赔款通商其他影响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香港岛2100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加剧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屠龙大会人人有份相互协商这些漫画体现了当时中国什么处境?战争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辽东欧辽东三国干涉还辽漫画《马关条约》签定的当天,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向德国、法国两国驻俄使节声明:“俄国政府决定,立即以友谊方式,直接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并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如果不接受,三国将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切断它在中国大陆与日本岛之间的联系,让他孤立无援。——《甲午战争图志》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2.瓜分中国狂潮:“瓜分”狂潮: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德国 胶州湾 山东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以及新疆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英国 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日本 福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①时间:1899年②内容:德国奥地利英国沙俄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③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人人有份“相互协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原因:受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影响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回顾洋务运动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期间有哪些民族资本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1903年张謇建立的大生纱厂分厂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894年考取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时间:原因代表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材料二: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重图材料一: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背景过程影响结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根本原因:导火索:日本蓄谋已久东学道起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丰岛海战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产生: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代表:张謇)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邓世昌C.岳飞 D.关天培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B随堂训练3.1894年12月,《世界报》记者发表《日军大屠杀》的文章,该报评论:“……是日本文明的最大污点,日本人在这件事中重新回到了野蛮。”这篇报道提及的是(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海战 D. 旅顺大屠杀4.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DD随堂训练5.(2025·河南·中考真题)19世纪末,全国各地许多爱国知识分子利用诗歌、散文、小说、漫画等多种形式,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割台斗争。与这一斗争史事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