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育才学校2025届统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盘锦市育才学校2025届统编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新兴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5题共30分。)
1.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可作为研究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书籍《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C.纪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材料中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A.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D.开创了国家地方行政的模式
3.在学习《盛唐气象》一课后,某同学整理了如下学习笔记,据此判断▲处应填写( )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繁荣的经济景象
4.有诗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北宋结束割据 B.辽与北宋并立 C.南宋偏安江南 D.元实现统一
5.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 )
A.设置台湾府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制
6.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先后经历洋务派“以夷为师”、维新派“以日为师”、革命派“以美为师”……其中是“以日为师”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林则徐
7.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该影片获奖的时间换算成民国纪年是( )
A.民国二十年 B.民国二十二年 C.民国二十四年 D.民国二十六年
8.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高瞻远瞩、破旧立新,推动中国不断迈向新征程。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生死攸关 B.新中国的成立——开天辟地
C.八大二次——指明方向 D.香港澳门回归——洗雪百年耻辱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属于史论结合的是( )
A.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C.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10.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C.改革开放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包干到户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11.李老师在用 AIPPT 软件进行九年级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专题复习设计时,软件给他提供了下列素材,可以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源素材的是( )
A.美国内战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2.为解决图片中的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统治危机,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解放黑人奴隶 B.废除农奴制 C.提倡“文明开化” D.废藩置县
13.下面是《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数据图,此图可用来说明工业革命( )
A.造成环境污染 B.推动城市化进程 C.加剧贫富分化 D.普及了大众教育
1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 )
A.背景和过程 B.背景和意义 C.过程和性质 D.性质和意义
15.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出现技术突破,中外信息科技企业掀起研发热潮,开启了全球“AI大模型竞赛”。这反映出当代世界( )
A.社会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 B.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C.文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 D.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加剧
二、材料题(16题9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1分;共4道题,40分)
16.某班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进行学习,请你参与完成。(9分)
【板块一 政治篇】
材料一 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板块二 经济篇】
【板块三 对外交往篇】
材料三 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摘自《唐大和上东征传》
材料四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自《天妃灵应之记》碑文
(1)写出材料一中“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的名称及创建者。(2分)材料二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请按照示例,将“经济篇”中的农具填入相应的朝代。(3分)
示例:春秋战国时期:C
西汉时期:
唐朝时期:
宋朝时期:
(3)请从“对外交往篇”中任选一则材料,介绍其反映的历史事件。(要求:写出事件名称、朝代及影响)(3分)
17.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不能忘却的场景】
材料一
(1)图片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1分)图片二反映的历史场景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不甘屈服的抗争】
材料二:“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谭嗣同
材料三:“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2)材料二中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与其取得的哪一功绩有关?(1分)材料三中哪一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生气”?(1分)它对西方列强造成了什么影响?(1分)
【不懈努力的探索】
(3)将上面表格①②③④处补充完整。(5分)
18.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成为党和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请以“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为主题,完成以下探究任务。(10分)
【任务一:探寻革命精神】
1921年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1)将大事记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从中任选一个史实,仿照示例,进行说明。(示例除外)(4分)
示例:史实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任务二:弘扬改革精神】
图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2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与图2反映内容的关系。(2分)
【任务三:学习模范精神】
(3)图3人物被誉为什么称号?(1分)图4人物一生从事哪一项科技研究?(1分)
(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写出两点即可)(2分)
19.历史长河中,变革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行的关键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思想之变】
图片一
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图片二
材料二: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
(1)材料一中的文字为图片一中人物所述,由此可判断材料一所述出自哪一历史古籍?(1分)结合材料二说出图片二是哪一时期的代表人物?(1分)他的绘画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精神?(1分)
【法治之变】
材料三:秦始皇为了维护统治,推行了极为严酷的法律“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秦简》
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2)材料三反映的法律特点直接导致了哪一农民起义的爆发?(1分)材料四法案的颁布对英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改革之变】
(3)历史长河中,各国为求发展与进步积极探索不同改革之路。这些伟大的探索,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请从下面史事中任选两项,以“改革之路促进步”为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
俄国农奴制改革 罗斯福新政 三大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兴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初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5 BBDCA 6—10BCDBA 11—15BBBDA
16.(1)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创建者:秦始皇。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 D B A
(3)介绍:鉴真东渡:唐朝,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明朝,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与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7.(1)场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变化: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功绩:左宗棠收复新疆。事件:义和团运动。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①中国近代化探索 ②政治 ③新文化运动
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8.(1)①中共一大 ②南昌起义 ③井冈山
史实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取政权的开端。
史实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3)铁人;从事原子弹研究。
(4)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19.(1)历史古籍:《道德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精神:人文主义。
(2)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影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3)
观点:改革之路促进步。
论述:①20世纪30年代,美国深陷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具体措施有:整顿金融,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政策,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保制度保障民众生活。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这极大激发农民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综上所述,改革之路促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