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复习旧知1.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①②③④⑤2.对照表格背诵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产生活导入新课图中巨型雕像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是怎样的 古老的传说中有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 河南郑州的黄帝、炎帝像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目标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1.通过阅读教材,梳理线索,理解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初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通过观看视频,完善表格,了解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的主要考古成果,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3.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知道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了解禅让制的含义。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牛河梁遗址祭坛、积石冢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找出问题答案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早期国家产生的表现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大约在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逐步形成;社会成员分化加剧;统治阶级对内统治,对外战争;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贰名称 良渚古城时间地点流域构成距今约5300-4300年浙江余杭长江下游宫殿区、内城、外城炭化稻谷玉琮王玉钺反山墓葬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一致的宗教信仰王权、军权的象征等级、阶级分化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名称 陶寺古城时间地点流域距今约4300-4000年山西襄汾黄河中游彩绘蟠龙纹陶盘墓葬遗址分布朱书符号扁壶距今约4000年,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王权等级分化古代文字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观察地图,思考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多元性一体性分布广泛,起源众多相互影响、交融共生远古的传说叁阅读教材,完成示意图阪泉炎黄涿鹿华夏人文初祖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地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尧帝像舜帝像夏禹王像鼓励生产稳定局势治水有功禅让制:将首领传位于贤德之人禅让制实质: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相传,当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gun)受舜之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课堂评价1. 学者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汇集和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C.盘古和女娲 D.后羿和大禹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A.形成华夏民族 B.进入青铜时代C.出现原始农业 D.掌握冶铁技术AC本课小结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代表远古的传说早期国家表现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良渚古城——长江下游陶寺古城——黄河中游禅让制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素养提升1.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A.平定天下 B.发展生产 C.创立制度 D.抚民教民2.相传,大禹治水吸取其父亲用“堵”的办法失败的教训,改而用“导”。《吕氏春秋》记载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这彰显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 B.先人后己 C.勇于创新 D.严以律己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