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 1.1 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0八上·嘉兴期末)当你的手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缩回来,随后感觉到烫。“烫”这种感觉形成于( )A.皮肤 B.大脑 C.脊髓 D.脑干【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答】 在缩手后感觉到烫手,此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常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解答】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故答案为:B。3.下列词句与人的嗅觉有关的是( )A.满陇桂香 B.悦耳动听 C.赏心悦目 D.风声鹤唳【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听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满陇桂香,与嗅觉有关,故A符合题意;B.悦耳动听,与听觉有关,故B不合题意;C.赏心悦目,与视觉有关,故C不合题意;D.风声鹤唳,与听觉有关,故D不合题意。故选A。4.某人不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嗅神经末梢受到损伤 B.传入大脑的嗅神经受到损伤C.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受到损伤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神经的基本单位是有反射弧,只要是反射弧的任意单位有问题都可能使此反射不正常。【解答】嗅神经末梢受到损伤、传入大脑的嗅神经受到损伤、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受到损伤均可导致信息传导障碍,闻不到香味。故选D。5.(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该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A.眼、耳 B.皮肤、耳 C.鼻、皮肤 D.鼻、耳【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冷、热、痛、触、压等。【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导盲杖工作时,盲人能够通过听到的声音和手部皮肤的不同感觉来调整行动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皮肤和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2024七下·余杭期末)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同学们在百花园中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科感到花香逐渐淡去,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来到百花园中,同学们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味蕾中形成的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AD.嗅觉具有适应性;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不同;C.味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A.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4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根据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前后两个物体的温度对比。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上有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烫的感觉。【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把左手放入冷水中,左手感觉很冷。再拿出左手并伸进乙盆温水中,温差很大,左手感觉热,感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8.(2024七下·临海期中)吃过大蒜后,旁人会闻到一般“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解答】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答案为:B。9.吃棒冰时,人感觉到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B.舌的味觉引起的C.舌的痛觉引起的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解答】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故答案为:D。1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小明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店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道没有火锅的浓【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舌头对液体的敏感度高于固体。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甜、酸、苦、咸四种味道都无法感知,可能是味蕾受伤了。【解答】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甜、酸、苦、咸四种味道都无法感知,可能是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故选C。11.(2021七下·上虞期末)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B.一种感觉器官只能接受一种刺激C.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D.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人体嗅觉神经末梢易疲劳【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产生联系,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类器官。人体的感觉器官有眼、鼻、耳、皮肤、舌头等。【解答】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同时具有感受冷、热、痛、触等感觉,A符合题意;B、人类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如眼睛、耳、鼻。但皮肤例外,可以接收多种刺激,如触碰、按压、寒冷、炎热等,B不符合题意;C、酸甜是基本味觉,麻辣是多种刺激产生的感觉;C不符合题意;D、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体各部位的触觉的敏感性不同【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解答】A、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A错误;B、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确;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指尖感到针触的百分率最高,说明指尖的触觉敏感程度最高,C正确;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触觉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D正确。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13.(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答案】(1)摸东西(2)液态(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4)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人体的感觉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解答】(1)对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主要依赖于触觉。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感觉,盲杖通过接触地面,将地面的信息通过触觉传递给盲人,帮助他们感知环境。在给出的四幅图中,摸东西这一行为也是通过触觉来获取信息,因此与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2)吃西瓜时觉得甜,这是因为味觉细胞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反应。味觉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当吃西瓜时,西瓜中的糖分刺激了味觉细胞,产生了甜的感觉。(3)对于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嗅觉中枢的疲劳,具有适应性 。嗅觉中枢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部分,当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嗅觉中枢的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对气味的感知减弱。这就像长时间听音乐后,耳朵可能会感到疲劳,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减弱。(4)声音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音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然后经过中耳的传导,到达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随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在人的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三、综合题14.(2024七下·德清期末)雷甸枇杷甘甜多汁,其中尤以“白沙”最受大家喜爱,“白沙”枇杷大多采用嫁接,而非种子繁殖。(1)在品尝“白沙”时,甘甜清香的感觉形成在人体的 。(2)“白沙”枇杷采用嫁接方式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答案】大脑皮层;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人的感觉【解析】【分析】(1)人体所有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解答】(1)在品尝“白沙”时,甘甜清香的感觉形成在人体的大脑皮层。(2)“白沙”枇杷采用嫁接方式具有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优点。15.劳德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分析情境“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涛说‘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答案】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感受器;小涛闻到香味;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要吃。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行为方式。【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解答】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细胞:王涛闻到香味,味道传递到了大脑形成嗅觉,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说到“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决定行为方式。1 / 1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 1.1 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0八上·嘉兴期末)当你的手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缩回来,随后感觉到烫。“烫”这种感觉形成于( )A.皮肤 B.大脑 C.脊髓 D.脑干2.(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3.下列词句与人的嗅觉有关的是( )A.满陇桂香 B.悦耳动听 C.赏心悦目 D.风声鹤唳4.某人不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嗅神经末梢受到损伤 B.传入大脑的嗅神经受到损伤C.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受到损伤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该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A.眼、耳 B.皮肤、耳 C.鼻、皮肤 D.鼻、耳6.(2024七下·余杭期末)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同学们在百花园中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科感到花香逐渐淡去,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来到百花园中,同学们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味蕾中形成的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7.(2024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8.(2024七下·临海期中)吃过大蒜后,旁人会闻到一般“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是因为(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9.吃棒冰时,人感觉到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B.舌的味觉引起的C.舌的痛觉引起的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1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小明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店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道没有火锅的浓11.(2021七下·上虞期末)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B.一种感觉器官只能接受一种刺激C.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D.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人体嗅觉神经末梢易疲劳12.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C.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D.身体各部位的触觉的敏感性不同二、填空题13.(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三、综合题14.(2024七下·德清期末)雷甸枇杷甘甜多汁,其中尤以“白沙”最受大家喜爱,“白沙”枇杷大多采用嫁接,而非种子繁殖。(1)在品尝“白沙”时,甘甜清香的感觉形成在人体的 。(2)“白沙”枇杷采用嫁接方式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15.劳德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分析情境“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涛说‘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答】 在缩手后感觉到烫手,此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常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解答】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故答案为:B。3.【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听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满陇桂香,与嗅觉有关,故A符合题意;B.悦耳动听,与听觉有关,故B不合题意;C.赏心悦目,与视觉有关,故C不合题意;D.风声鹤唳,与听觉有关,故D不合题意。故选A。4.【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神经的基本单位是有反射弧,只要是反射弧的任意单位有问题都可能使此反射不正常。【解答】嗅神经末梢受到损伤、传入大脑的嗅神经受到损伤、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受到损伤均可导致信息传导障碍,闻不到香味。故选D。5.【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冷、热、痛、触、压等。【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导盲杖工作时,盲人能够通过听到的声音和手部皮肤的不同感觉来调整行动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皮肤和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AD.嗅觉具有适应性;B.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不同;C.味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A.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蜜和花香的混合味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人根据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前后两个物体的温度对比。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上有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烫的感觉。【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把左手放入冷水中,左手感觉很冷。再拿出左手并伸进乙盆温水中,温差很大,左手感觉热,感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答案】B【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解答】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舌头、牙齿和唾液腺。【解答】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故答案为:D。10.【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舌头对液体的敏感度高于固体。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甜、酸、苦、咸四种味道都无法感知,可能是味蕾受伤了。【解答】舌头是靠表面的味蕾辨别味道的,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甜、酸、苦、咸四种味道都无法感知,可能是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故选C。11.【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感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产生联系,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类器官。人体的感觉器官有眼、鼻、耳、皮肤、舌头等。【解答】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同时具有感受冷、热、痛、触等感觉,A符合题意;B、人类大多数感觉器官只能感受一种类型的刺激,如眼睛、耳、鼻。但皮肤例外,可以接收多种刺激,如触碰、按压、寒冷、炎热等,B不符合题意;C、酸甜是基本味觉,麻辣是多种刺激产生的感觉;C不符合题意;D、人体嗅觉有适应性主要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答案】A【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解答】A、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A错误;B、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确;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指尖感到针触的百分率最高,说明指尖的触觉敏感程度最高,C正确;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触觉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D正确。故答案为:A。13.【答案】(1)摸东西(2)液态(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4)大脑皮层【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人体的感觉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解答】(1)对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主要依赖于触觉。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感觉,盲杖通过接触地面,将地面的信息通过触觉传递给盲人,帮助他们感知环境。在给出的四幅图中,摸东西这一行为也是通过触觉来获取信息,因此与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2)吃西瓜时觉得甜,这是因为味觉细胞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反应。味觉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当吃西瓜时,西瓜中的糖分刺激了味觉细胞,产生了甜的感觉。(3)对于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嗅觉中枢的疲劳,具有适应性 。嗅觉中枢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部分,当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嗅觉中枢的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对气味的感知减弱。这就像长时间听音乐后,耳朵可能会感到疲劳,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减弱。(4)声音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音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然后经过中耳的传导,到达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随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在人的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14.【答案】大脑皮层;保持亲本优良性状【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人的感觉【解析】【分析】(1)人体所有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解答】(1)在品尝“白沙”时,甘甜清香的感觉形成在人体的大脑皮层。(2)“白沙”枇杷采用嫁接方式具有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优点。15.【答案】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感受器;小涛闻到香味;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要吃。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行为方式。【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解答】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细胞:王涛闻到香味,味道传递到了大脑形成嗅觉,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说到“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决定行为方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 1.1 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浙教版2024(新教材)八上 1.1 感觉世界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