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
(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服务”“人民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二字广泛出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中,这说明我国 ( )
A.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B.逐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力量不断壮大 D.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2.下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方案变化是因为 ( )
A.改善人民生活需要 B.维护国防安全需要 C.工业建设全面投资 D.致力实现国家统一
3.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开展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各自搜集素材,以下分别是两位同学搜集的楹联。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
发言人 楹联
甲同学 上联:打土豪,分田地,地主横行到此时 下联:翻了身,得解放,农民从此乐开怀
乙同学 上联:入农业合作社,团结力量大 下联:走集体化道路,共奔富裕村
A.乡村发展 B.人民民主 C.文化繁荣 D.体制改革
4.1953年著名诗人袁水拍和瞿希贤合作创作的歌曲《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歌中唱到:“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走向工业化的光明大道 迎接伟大的建设高潮”。该歌词创作的背景是依据 (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设立经济特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表明 ( )
A.党风建设受到重视 B.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C.社会主义探索艰辛 D.国民经济开始调整
6.“夜半灯前谋良策,田间垄上印深痕。魂归兰考化春水,犹润青禾慰忠魂。”对联中歌颂的人物应是 (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7.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阶段特征。对下图时间轴中“ ”处的时代特征提炼准确的是 ( )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及分期
A.高速发展 B.改革发展 C.艰苦创业 D.曲折前进
8.1978年7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就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9月上旬,全国计划会议进一步提出: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这表明 ( )
A.改革开放政策呼之欲出 B.思想解放仍然举步维艰
C.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 D.计划经济束缚经济发展
9.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以来,至1995年已累计上缴中央财政45.5亿元,加上税收、银行、海关上缴以及铁路、邮电利润上缴,总计超过500亿元。这反映了经济特区 ( )
A.对国家财政作出重要贡献 B.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C.带动了全国经济迅速发展 D.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0.下表中推动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年份 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率
1999年 6.1%
2001年 6.8%
2002年 22.4%
2003年 34.6%
2004年 35.4%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由下表的邓小平履历(部分),可以看出邓小平 ( )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作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兴办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2年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2年 到南方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
A.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12.据统计,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惠及近千万家庭。由此可见,中国梦致力于实现 ( )
A.共同繁荣发展 B.国家文明富强 C.民族伟大复兴 D.人民生活幸福
1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这些成就反映了我国 ( )
A.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 B.全面落实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14.下面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曲谱(节选),该歌曲奏响了 ( )
爱我中华
1.313530|51253-|13135115|5353112.0|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 一 家,
1.3 13 5 3 0|51 15|6 - |1 5 5 3 5 3 3 1|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A.艰苦奋斗的英雄壮歌 B.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欢歌
C.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 D.民族团结共繁荣的主旋律
15.2025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记者会上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这表明 ( )
A.海峡两岸的意识隔阂彻底消除 B.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台湾地区民众胸怀民族大义 D.两岸交流往来受国际局势影响
二、辨析改错(12分)
16.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
(2)2012年9月,我国首艘航空母舰“山东舰”交付海军,推动国防建设向现代化迈进。( )
(3)197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
(4)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5月23日,中国共产党最终确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式并在北京签订了《十七条协议》,西藏解放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就陆续获得了制度上的重构以及政治权利的保障,“由压迫到解放”是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此时民族政治身份与经济权利得以落实的重要制度体系。
——摘编自张英魁《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实行西部发展战略。这一创造性构想更注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探索一条符合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赵静《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地区发展的新举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制度上的重构”和“政治权利的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提出的西部发展战略及其目的。(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和邓小平的谈判进行得相当艰难,我连最初的基本目标都没有能够达到,但也不能算彻底失败。我毕竟说服邓小平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宣布两国正在共同本着维持香港繁荣稳定的目标展开谈判 我在那年3月以私人名义写了一封信给中国政府,信的内容比先前作了重大的让步。尽管作了这次让步,却仍然没能动摇中国的立场 至此,我不得不决定向中国交还主权和治权,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唐宁街的岁月》
材料二
项目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澳门居民存款总额 旅客访澳人次 澳企总数
成就 回归之初,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519亿澳门元;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3010亿澳元 2023年底,澳门居民 存 款 总 额逾7000亿澳门元,较1999 年增长了8倍多 1999年,仅700万人次旅客访澳,截至2024年12月7日,这一数字已达3254.5万 截至 2024 年 9月,澳企总数达6461 家,比深合区成立时增长39.3%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数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024年12月17日)
材料三
中国人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非和平方式将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后选择 从根本上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节选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2022年8月 10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得以回归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澳门回归祖国后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台湾问题的实质和中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2分)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某班同学围绕“共和国史上的创新”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以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组别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组 85 1024-7001 、 中国人民政治应急会议成立五十题年 1 1949-1900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0周年纪念币 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纪念币 民主政治
第二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编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经济建设
第三组 笔记 主题2017年 2012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02年科学发展观 1997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思想理论
(1)根据下面示例,帮助第三组撰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研究角度,结合素材信息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结论明确。9分)
示例:
研究角度:民主政治。
研究思路:两枚纪念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此后,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凝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立足国情的民主政治创新,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2)除上述各小组的研究角度之外,再为他们提供两个研究角度。(4分)
(3)综合上述研究,提炼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质。(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B C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D B
二、辨析改错(12分)
16.(1)“×”;(1分)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分)
(2)“×”;(1分)将“山东舰”改为“辽宁舰”。 (2分)
(3)“×”;(1分)将“1976”改为“1966”。 (2分)
(4)“ ”。 (3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7.(1)意义:满足了西藏人民迫切渴望解放的愿望;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维护了祖国的安全,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等。(任意一点,2分;符合题意即可)努力: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影响:废除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等。(任意一点,2分;符合题意即可)
(2)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2分)目的:促进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探索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维护民族团结。(2分)
(3)建议: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立足本民族特色等。(任意二点,4分;符合题意即可)
18.(1)原因: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信念;邓小平的个人外交才能;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二战后,英国实力相对衰弱等。(任意二点,4分;符合题意即可)
(2)变化:本地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居民存款总额增长显著;旅客访澳人次增多;澳企总数增加。(4分)
(3)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2分)立场: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2分)
(4)认识:统一是大势所驱,民心所向;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我们要矢志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同分裂国家的势力做斗争等。(任意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1)示例:
研究角度:思想理论。
研究思路:1997年、2002年、2012年、2017年的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6分)
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创新。(3分)
(2)研究角度:道路探索;民族政策;国家统一;科技创新等。(任意二点,4分;符合题意即可)
(3)精神品质: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立足国情;追求民主;不断改革等。(任意二点,2分;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