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日军侵华犯下滔天罪行
学史方法:从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中获取信息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准备战斗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来到,
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歌》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日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清水节郎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日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在遭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的严词拒绝后,日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但日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日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国守军的英勇抵抗。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陈辉 作 中国美术馆藏
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卢沟桥之岁月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年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全民族抗战:1937—1945年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甘肃省博物馆藏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通电,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七八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国民党——庐山谈话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为了表示“团结各方共赴国难”,邀请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分批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在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表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共产党——《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与军队改编
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
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意义: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一、提前召集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之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洽。以树立政府坚实抗战基础;
二、实现最低限度之民主政治,以增强人民政府之信赖,并使人民得以自由发挥其抗战能力;
……
七、对广大战区中之劳苦人民,自由职业者,失业公务人员等须有妥善至救济方法;
八、除汉奸外。宜从速开释全国政治犯,并取消以前有碍民众运动之各项特殊条例。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对国民党提出的八大政治主张》(1937年7月10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关于中间政派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时间
地点
相关人物
意义
1937年8月—11月
上海
姚子青;谢晋元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
谢晋元及其家书
电影《八佰》片段
[点击全屏观看]
原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长
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2015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授为烈士。
推荐电影
导演 管虎 上映时间 2019年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读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战略西迁
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但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军事抵抗之外,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国立长沙
临时大学
国立西南
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国立
昆明
师范学院
云南
师范大学
合并
1937年9月10日
1938年4月2日
迁址更名
解散
1946年7月31日
1984年更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南京大屠杀 日军侵华犯下滔天罪行
电影《南京照相馆》
“活下去”群像预告片
[点击全屏观看]
推荐电影
导演 申奥
上映时间 2025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即进行了持续六周的血腥大屠杀,犯下滔天罪行。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每个侵华日军都负有法律和道德的责任。
南京大屠杀 日军侵华犯下滔天罪行
百人斬り競爭
百人斩り超记録
両少尉さらに延长戦
向井 野田
106
|
105
《东京日日新闻》报道记事 1937年12月13日的日报(第4报)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大轰炸的死者达1万人以上,绝大多数为平民,市区大部分繁华地区被毁坏。
重庆大轰炸
潘家峪惨案
1941年1月25日,日军1500多人在遵化、玉田等县伪军的配合下,包围了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将全村来不及撤退转移的群众1300余人集中到潘家大院里。日伪军一面向院内放火焚烧,一面用步枪、机枪向村民扫射。手无寸铁的群众同日军进行了英勇搏斗,潘国生老人徒手夺取敌人一挺机枪,十多名群众趁机冲出虎口。日伪军在潘家峪的血腥屠杀进行了一天,全村1703人,有1320人惨遭杀害。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对待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从1941年到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5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被烧光、杀光、抢光后的华北乡村变成一片焦土。潘家峪惨案就是此时的典例。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生化武器·细菌战·七三一细菌部队
电影《731》15秒总预告
[点击全屏观看]
推荐电影
导演 赵林山 上映时间 2025年
1936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哈尔滨秘密划定6.1平方公里区域建立世界最大细菌战基地。731部队本部下设8个部、1个特别班和3个野外实验场,构建了从人体活体实验到细菌武器研制的完整犯罪体系。据原队员供述,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三千人被用作人体实验材料,专家通过对“特别移送”原始档案、伯力审判材料等史料的比对,确定其中有姓有名、有名无姓、有姓无名及事件关联的受害者达1549名。他们将鼠疫、霍乱等致命病菌注入受害者体内,在冻伤实验室、毒气实验室进行惨无人道的实验。
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引起芥子气中毒事件的铁桶
中毒后的李贵珍
2003年8月4日上午,中国公民李贵珍在齐齐哈尔市一个工地上发现五个铁桶,其中四个整体完好,一个在挖出来时被弄破,里面的“油”溅得到处都是。李贵珍和同伴将这几个铁桶切割开,送到废品收购站,并将桶内的油状物倒在水坑里。当天晚上,李贵珍等人先后出现头痛、眼痛、呕吐症状,被送到医院,确诊为芥子气中毒。在十几天里,就有四十多人中毒,李贵珍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起芥子气中毒事件,毒源就是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毒剂,曾有“毒剂王”之称。1937年,日军在齐齐哈尔设化学武器部,后称“五一六部队”,进行毒气研究。日本投降前夕,“五一六部队”将大量化学武器就近掩埋或遗弃。目前,中国已有十多个省发现过日本遗弃的化学武器,约有两千名中国公民在和平年代受到伤害。中国的土地上仍然有两百万枚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炮弹。
别忘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本课总结: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日军侵华犯下滔天罪行
学史方法提示
(三)如何从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中获取信息
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它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是反映历史真实的。但是,任何影视剧都是文学创作,它不等同于历史著作。
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剧情细节、次要人物、对话场景是可以虚构的,不一定具有历史实证,但必须符合历史逻辑和生活逻辑。所以,从影视剧中获取历史信息时,要了解它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重要程度等。
现在的电影内容制作多数以小人物视角来看历史时代(如《南京照相馆》等),观看时需注意区分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的交杂与融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